•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20-01-03 10:00:57王丹
    課程教育研究 2020年49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高職

    【摘要】“思政課程”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逐漸轉變?yōu)椤罢n程思政”,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成為每一學科教師在教育工作中都要落實的工作。英語學科作為高職教育體系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具有教學內容豐富、覆蓋面廣等特點,而且蘊含豐富的文化元素,在新教育形勢下,英語教師應站在課程思政視角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優(yōu)化,以此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本文對此進行探究。

    【關鍵詞】課程思政 ?高職 ?英語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H319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9-0051-02

    前言

    課程思政是指將思政課程與各類課程結合在一起的大思政體系,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旨在構建一個全方位、全課程、全過程、全員參與的育人格局,達到全面、大幅度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這種新型教育理念打破了思政課程理論性和思想性較強導致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學習效果不佳的局面。在教學實踐中,高職英語教師應在深入研究課程思政的基礎上適當地調整教學策略,實現智育與德育并重,給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拧?/p>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

    一直以來,思想政治課程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被設置,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水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由于高職院校中各個學科之間相互獨立,教師“各司其職”,專業(yè)課教師專注于學生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而思想政治教師專注于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導致思政課程和其他課程彼此之間互相脫離,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這樣,思政教育效果也有所削弱。而課程思政則不同,這是一種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課程教學之中的教育方式,也可以說是一種教育理念。簡單點說,課程思政是指某一門學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時,除了傳授學生本學科的知識和技能,還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實現德育教育與智育教育并重[1]。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節(jié)約教育成本,還能在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同時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高職英語教學在課程思政背景下的改革策略

    (一)挖掘教材思政元素,實現英語與思政教育融合

    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高職英語教材中包含各種語言知識,這些語言文字組成的篇章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課程思政背景下,英語教師應當對教材中的思政元素進行挖掘,在傳授學生語言知識的同時充分利用這些思政元素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內涵[2]。例如,英語教材中有關于社交禮儀的內容,這既是用來對學生進行英語語言教育的素材,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在教學實踐中,英語教師要對這些思政元素進行挖掘,將思政教育與英語教育融合起來,讓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也掌握各種社交禮儀。尤其要給學生強調中西方禮儀文化的差異性。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人見面打招呼的時候經常會問對方“上哪兒去?”“吃了嗎?”等,如果對西方人也這樣打招呼,會讓西方人感覺很奇怪,甚至會讓他們產生誤解。西方人見面的時候一般只需要簡單地問候句“Good morning”“Hello”“Hi”等。英語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這些知識的同時,要給學生講解禮貌的重要性,“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美德,無論是“三顧茅廬”還是“程門立雪”,都涉及到“禮”。這樣的教學內容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又能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

    (二)優(yōu)化英語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采取“滿堂灌”的方式,直接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既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會讓學生養(yǎng)成依賴他人的習慣。課程思政視角下,英語教師應當基于思政元素的融入對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3]。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F如今,社會需要有團結精神、合作能力的人才,而小組合作學習法的實施,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圍繞課文內容設置一道開放性問題,然后讓學生以四到六人為一組進行討論,教師也參與到學生的討論活動之中。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又如,教師可以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法,將學生的學習重心移到課前,通過微視頻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并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及時記錄下自己存在的疑惑和問題。在課堂上,教師以學生提出的一些共性問題或者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為載體展開教學,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參與英語知識的構建,學生不僅獲得知識,其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有效鍛煉。

    (三)豐富英語教學內容,融入社會熱點和新聞視頻

    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具有實踐性、社會性,這一點在英語課程教學中也要彰顯出來。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給學生講解英語課本上的知識,教師還要立足實際,根據課程思政要求豐富教學內容,比如融入社會熱點以及有關新聞的視頻等,這樣既能拓寬學生視野,又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在社會朝著多元化發(fā)展的今天,高職學生對社會熱點、新聞的關注度普遍較高,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契機,根據實際需要融入這些內容。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關心時事的良好習慣,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引入西方的影視作品、新聞報道等,帶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去分析、看待西方文化。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帶領學生客觀地比較中西方文化之間的異同,以此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實現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理性看待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客觀地理解、接受各種不同的文化,也能夠用包容的心態(tài)接納其他國家的文化,這對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拓寬學生的視野有積極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與英語有關的視頻等,比如給學生播放聯合國氣候峰會上李冰冰在開幕式上全英文致辭的視頻,在這個基礎上和學生一起討論氣候、自然與人類之間的關系。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實現對學生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四)完善英語評價體系,引起學生對思政的重視

    在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考核主要針對單詞掌握情況、語法掌握情況等各個方面。一般來說,考核的時候考什么,學生就關注什么。課程思政視角下,教師應當革新思想觀念,完善英語評價體系。除了考查學生對單詞、語法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還要考查學生其他方面的素養(yǎng),如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責任感、職業(yè)素養(yǎng)等,將其作為考核標準納入到考核體系之中。這樣,學生自然而然也會關注這個方面,在學習過程中除了努力學習英語知識,也會關注自身的品質和道德培養(yǎng),比如在學習的時候自覺地減少對老師以及對電子產品的依賴,主動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除了對考核的標準進行改變,教師還要對考核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除了采取書面考試的形式,用標準的答案去衡量學生學習質量,教師還可以拓展使用一些其他的非標準答案形式的考核方式,比如布置一些英文資料查找、英文讀書報告等任務,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報告等方式引導學生自評、互評,以此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度。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盡可能多地利用表揚、激勵等具有人性化的手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只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全身心投入,英語教學活動才能高效開展,課程思政理念及其作用才能伴隨著英語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而充分發(fā)揮出來。

    (五)開展英語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加上高職院校的教學特色是實踐教學,旨在為社會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所以,英語教師除了落實理論教學目標,還要重視實踐活動的開展。從某個層面上說,這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思想政治元素滲透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實踐活動,以此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例如,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角色扮演活動,對于這項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所在的專業(yè),模擬出職場情境,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舉個簡單的例子,對于導游專業(yè)的學生,英語教師可以模擬出外籍旅游團參觀中國風景名勝的情境,讓學生輪流扮演導游,給游客講解旅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景區(qū)特色等。這樣既能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又能提升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4]。又如,英語教師可以基于思政元素的滲透展開英語辯論賽活動,主題為“挫折有利于成長/挫折不利于成長”“機遇是成功的關鍵/勤奮是成功的關鍵”等。這樣的英語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結論

    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英語應當做出適當調整,迎合時代的發(fā)展趨勢,立足實際,著眼未來,將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挠⒄Z人才作為教學的方向和宗旨,建立完善的、現代化的教育體系。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根據自己對課程思政的理解,通過挖掘英語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優(yōu)化教學方法、開展英語實踐活動等手段對傳統的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故此與同行分享,以期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振慶.“課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思政教育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02):82-83.

    [2]賀毅夫.因時而進——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英語教學的實證研究——以“Mothers Day”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07):38-39.

    [3]牛曉偉.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建設實施途徑研究——以高職《護理英語》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08):52-53.

    [4]魏懿.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建設與實施——以上海思博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8(04):58-61.

    作者簡介:

    王丹(1984.6-),女,湖南長沙人,漢族,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高校英語教育,中英文翻譯。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高職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發(fā)揮專業(yè)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湘繡專業(yè)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yǎng)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職業(yè)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
    高職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探討
    海峽影藝(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
    關于提高高職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思考
    拜泉县| 太康县| 霍山县| 靖江市| 凤冈县| 凌源市| 黄山市| 资溪县| 聂荣县| 永胜县| 榆林市| 共和县| 永福县| 望城县| 汉川市| 临沂市| 淅川县| 阿合奇县| 泰州市| 龙南县| 锦州市| 高青县| 嵊州市| 天津市| 雷山县| 屏山县| 胶南市| 巴林左旗| 宁津县| 托克逊县| 浮山县| 北碚区| 紫阳县| 安陆市| 哈尔滨市| 山丹县| 杭锦后旗| 左贡县| 九寨沟县| 罗江县|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