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
摘? 要:我國從建國以來,實行的體育教育就是“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體育運動就是用來強身健體的,它和其他課程一樣,都是伴隨終身的,并不隨著年歲的增長和時代的變遷就發(fā)生改變,而且體育帶給人的益處也是無窮而且伴隨終身的,不難理解,一個人身體好了,自然對待事物與處理事務就會有很強的心性。高校體育除了完成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觀念以外,還是校園體育與社會體育之間轉變的一種紐帶和橋梁,因此對實施切實有效的方法,加強高校體育終身鍛煉的觀念教學,有些前所未有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關鍵詞:終身體育理念? 高校體育教學? 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b)-0125-02
如今很多大學生的工作或學習模式都是做起事來不理外物,到飯點了隨隨便便叫個外賣或請同學到食堂帶一份飯草草吃完了事,而在閑來無事的空檔期卻一個勁地報健身房或瑜伽等鍛煉身體的各個項目,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們已經在意識里形成了終身體育的觀念,也認識到了鍛煉身體的重要性,但是在行動上除了體育課的短短2h,其余時間卻難以付諸實踐。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因此高校體育對大學生終身體育理念的教育不能僅從理論上解決,還要聯(lián)系實際,切切實實地讓學生們愿意鍛煉,積極自覺鍛煉。接下來本文結合終身體育的教育理念對于如今高校體育的教學實施路徑做一個小小的研究與探討。
1? 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提升體育運動的主動性
無論如何,高校體育教學的教學主體還是大學生,作為老師既然始終占據著教學的主導地位,那么便不怕學生的思想觀念轉變不過來,大膽地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嘗試轉變大學生們對待體育課程的意識,這也是每一個體育老師在給大學生上體育課時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使他們轉變觀念,就是從根本上認識到體育鍛煉與運動的重要性,運動不僅是強身健體,加強自身體育運動也是一個讓生命充滿活力的過程,從側面也對于社會和諧發(fā)展有著不小的貢獻。當然,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歷程不盡相同,因而對于老師來說,在體育課上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采取不同的運動內容教學。
比如,高校一般會在大一、大二階段安排學生們選擇上體育課,會開放許多不同類型的體育運動課程,包括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可以說供給學生的選擇足夠多樣化。然而對于學生來說,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會因為喜歡籃球,卻喜歡足球的運動方式而選擇其中一種,畢竟學校只提供一個選擇的名額,但其實很多運動方法都是相通的,只是細微的差別很大,這樣逐漸就形成了不同的運動類別和運動風格。老師們在給學生上體育課的時候,需要多注意觀察,留心學生們的不同表現(xiàn),因材施教,多樣化和花樣化自己的教學方式,這樣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 將終身體育融入教學,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終身體育的理念
對于在運動中如何將終身體育運動的觀念融入其中,對很多人來說都有著不小的難度。體育課程和其他課程不同,更多的是真實的體育鍛煉,而不是理論課的講解。雖然在體育課程中,也有著理論的灌輸,但若是只想著憑借為數不多的理論課將終身體育的理念教給學生,是遠遠不夠的。在運動場上,老師給學生教學運動技巧和動作的時候,可以適當地摒棄一些專用的競技動作,轉而教給學生更加適用于隨時隨地普通鍛煉的個體動作,重在易學、易練,相當于把高難度的動作換成低難度卻可以高密度練習的運動,使學生們在課堂之外也可以實時地進行練習,這樣長久下去,自然就會培養(yǎng)出學生科學鍛煉的能力,達到增強體質的效果。
比如大家常見的籃球,現(xiàn)在幾乎只要有廣泛的體育競技場,就會有籃球場,而喜歡打籃球的人也不在少數。在體育課上因為興趣愛好相同的人比較多,學生們可以互相組隊以團隊競技的方式來練習,但下了體育課,生活中茶余飯后想要組織好友打一場籃球比賽,還是比較有難度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數不容易湊齊。在上體育課的時候要是沒有學習過單人練習,就只能一起投投籃、拍拍球了,若是在課程上結合老師的指導學到了許多自主練習的方式,在課后練習的時候就完全不用擔心人數不夠的問題了,一個人也可以完成運動,邁出實現(xiàn)終身體育的一大步。
3? 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奠定教學基礎
提到教學環(huán)境,對體育的教學環(huán)境無疑最大就是器材和場地的問題了,許多高校雖然以前建校的時候對校園的每一寸土地規(guī)劃不是那么完整,利用也沒有特別充分,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逐漸地實現(xiàn)了高校場地的重新規(guī)劃,不僅教學樓的排列越來越顯得規(guī)則了,運動場的面積也得到了相應的擴展和專業(yè)化,這樣就為良好地開展終身體育教學創(chuàng)造了先決條件。其次,除了場地問題,還需要有教學內容的改變,體育老師們可以多組織討論,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大大調動學生自主投入運動的積極性,實現(xiàn)終身體育的教學。
比如排球和網球運動,這兩類運動需要的場地相對都比較大,比較寬闊,建立起來也相對比較有難度,但有了場地和沒有場地的運動練習效果是沒法比較的。這其中不僅涉及到場地,還涉及到球網、球桿等器材的引進,因此校領導們需要足夠重視起學生的運動,盡量為學生們提供更加全面的運動器材和更加寬闊的運動場地。在高校完善起來相應的設施以后,對體育課程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優(yōu)化的教學環(huán)境,必然會為深化終身體育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
4? 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促進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
前面說,老師是體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因此提高老師的教學素質和教學水平,對促進學生正確、有效地形成終身體育的理念有非常大的影響。對老師來說,在許多方面一樣是學無止境的,他們必須緊跟時代的潮流,首先自身努力貫徹落實終身體育,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這樣才能在授課的時候思路清晰,脈絡分明。此外,足夠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使教師們正確地回答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提出的疑問,才能使學生們認真對待體育課程,逐漸隨著老師的滲透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
比如在體育課程上的羽毛球和乒乓球教學中,由于兩者都是小球類運動,因此對一些技巧的把握更加嚴格,要求更加苛刻,在教學的時候首先對老師的要求也更高了,老師不僅承擔了透徹理解教學內容的重任,還要給學生想辦法表達清楚,有時候一個小的問題都需要查找許許多多的資料,翻閱許多相關文獻。由此看來,即使是體育運動,其中涉及到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也絲毫不少,一個基本功扎實、上課有魄力的老師,必然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尊敬和愛戴,在友好的師生關系之下,教學質量會得到異常迅速的提高,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也顯得并非難事。
5? 結語
終身體育的教育觀念實施,涉及到許多方面問題的共同提高,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學生自身,一個完整的教與學體系和制度、優(yōu)化的教學環(huán)境、良好的師資隊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當今時代迅速發(fā)展的社會條件下,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鍛煉意識,對他們來說是終身受用的。
參考文獻
[1] 黃祖文.終身體育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路徑探索[J].才智,2016(29):81.
[2] 穆政.終身體育理念視角下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9):12-13.
[3] 張霖.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7):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