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祥
【摘要】小學教學中,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語文閱讀教學中帶給學生的沖擊力是難以估量的。從新課改的角度出發(fā),小學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課堂,要讓學生在閱讀教學引導下,健康成長。在這門語言學科學習中,學生會形成自己的觀念,也會主動思考,把學習內容和自己的知識需求結合在一起。單一教學形式已經(jīng)不再適用于學生學習,要形成清晰的學習思路,展現(xiàn)出新穎的語文閱讀知識框架。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出努力,讓學生的閱讀環(huán)境得到優(yōu)化。所以,文章從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策略分析,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創(chuàng)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是教師教學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學生的思想還不夠成熟,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要發(fā)揮出育人功能,把自身的知識涵養(yǎng)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知識的沐浴下,找到屬于自己的成長道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則是帶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方式。通過有力的閱讀形式,讓學生的身心得到發(fā)展,形成了新穎教學模式下,促進小學生扎實地掌握語文知識。教師在跟上新課改教學步伐的情況下,讓閱讀教學得到創(chuàng)新。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是影響學生學習心情的重要因素。結合這些問題,教師要進一步改進,同時首先要進行透徹的分析。第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沒有看到教師新穎的教學思想和理念。理念為實踐教學提供指導和方向,然而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上沒有樹立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依舊是主導課堂。學生成為了被動學習語文知識的主體,在沒有發(fā)揮出學習作用下,讓教師的“教”完全占據(jù)了課堂,課堂教條化和生硬化。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教學現(xiàn)象。第二,閱讀教學中所使用的手段沒有得到創(chuàng)新。教師依舊是運用單一的教學形式,學生在沉悶和枯燥的學習氛圍下,沒有思考的空間,學習上思路比較混亂,閱讀效率不高。在沒有形成準確的學習方法下,也對閱讀學習失去了信心和欲望。第三,教師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空間。閱讀是需要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結合的,在兩個主體的配合下,才會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但是,教師沒有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閱讀上缺乏有效指導,學生僅僅是依靠自己的理解,閱讀學習上就失去了正確的方向。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闡釋和分析,為學生構建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奠定基礎。
二、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策略
新課程教育改革,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起到了引領性作用。教師需要對閱讀教學策略進行重點推敲。這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都需要關注和重視的。閱讀教學中,學生需要找到屬于自己的閱讀空間,在閱讀中真正地領略到語文知識真諦和價值。教師開展閱讀教學,則是要對學生提供指導和規(guī)范性作用。學生要展現(xiàn)出十分濃厚的閱讀興趣,才會從根本上提高自身閱讀能力。教師通過針對性的朗讀訓練,讓學生的閱讀得到強化。另外,在小組合作學習之下,學生之間發(fā)表意見,交流想法。這是讓學生獲得良好閱讀學習機會的重要參考和支撐??傊?,小學語文教師要對閱讀教學進行重點推敲,制定出完善的教學策略。在實行了有力教學舉措下,讓學生從基本的小學語文閱讀內容出發(fā),為學生構建生動和形象的閱讀課堂做好準備。
(一)創(chuàng)建良好閱讀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質量是關鍵,教學方法是核心,教學內容是根本。所以,教師從這幾個層面出發(fā),要讓學生對所閱讀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濃厚的興趣是要以優(yōu)質的閱讀氛圍為支撐,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中,讓學生吸收閱讀知識,領略到閱讀的內涵和力量。新穎和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是教師教學中的追求,在現(xiàn)代化教學的模式下,才會吸引學生注意力。在圖片或者視頻的沖擊下,讓學生的多項感官得到刺激。比如,以人教版小學語文《黃山奇石》閱讀教學內容為案例,想要獲得較強的閱讀效果,就應該把閱讀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技術結合在一起。在多媒體教學技術上呈現(xiàn)出關于“黃山奇石”的圖片和視頻,學生根據(jù)所觀看到的內容開展聯(lián)想,并充分發(fā)揮想象進行討論。這樣的情境下,學生在生動和形象的閱讀課堂中,產生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另外,為了讓學生的閱讀效果更加明顯,就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重要載體。從基本閱讀內容分析,讓學生獲得明確的學習方向。教師通過問題“黃山奇石到底奇在哪里?”的激發(fā),讓學生在閱讀中擁有正確的引導。這是讓學生獲得清晰閱讀目標的根本。教師不再是主導課堂,而是運用問題讓自己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擁有媒介。這樣的閱讀教學形式受到了很多語文教師的認可,帶動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和進步。
(二)實行朗讀訓練,強化學生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朗讀訓練,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在朗讀訓練中,學生會透徹分析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中的情感和思想。立足文章的主旨,緊緊抓住朗讀文章中的主線,在把文章中的情感融入自身的情況下,會讓閱讀的效果得到提升。比如,教師以人教版小學語文《夜宿山寺》閱讀教學內容為出發(fā)點,為了對閱讀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教師就應該把握訓練學生朗讀的機會。在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古詩朗讀的示范,從朗讀的情感和聲調掌控等層面示范。在洪亮的聲音下展現(xiàn)出作者的情感,學生在教師的示范下,在班級中交互交流和展示。閱讀訓練完成之后,教師帶領學生反思和研究,從閱讀的主旨和朗讀技巧等層面分析。讓學生在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下,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習的內容。這也是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fā)揮出極致的重要參考和支撐。因此,朗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也讓閱讀更加優(yōu)質。這也是需要語文教師做出更多努力的。
(三)開展自主合作學習,展現(xiàn)出較高的閱讀質量
教師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閱讀空間和機會。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創(chuàng)建,在很大的層面上為提高閱讀的質量和效率提供了充足的準備。教師實際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就應該立足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身體發(fā)展和個性特點等方面,在準確和合理地對學生開展分組下,會讓學生閱讀的質量得到提高。比如,教師針對小學語文《曹沖稱象》教學內容,就可以讓學生組成不同學習小組。從閱讀的主題“曹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會怎樣稱象”出發(fā),讓學生的閱讀擁有切入點,在合作討論中,激發(fā)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力量,并提高閱讀效果。
三、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教師要基于新課改要求開展創(chuàng)新和改革。從閱讀教學的基本內容分析,為學生詮釋一個生動和形象的閱讀教學課堂。同時,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下,教師要讓學生領略到閱讀知識的魅力。通過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創(chuàng)建,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質量得到提升。在對小學語文閱讀提供指導和幫助的情況下,讓學生在廣闊的閱讀空間中,更好地參與學習,并真正地領略到閱讀的真諦。希望在本文的分析下,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楊芳.小學語文閱讀為主——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考試周刊,20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