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杰
浙江省余姚市低塘中心衛(wèi)生院 浙江 余姚 315490
從中醫(yī)學角度心絞痛屬于“胸痹”“心痛”范疇,臨床上表現(xiàn)為膻中或左胸部發(fā)作性憋悶、疼痛。歷代醫(yī)家多治以化痰行瘀,溫陽通脈為主,在此基礎上結合臨床辨證施治。筆者采用枳實薤白桂枝湯加減治療痰濁內(nèi)阻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68例,療效較好?,F(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間心內(nèi)科收治的患者136例,均符合國際心臟病學會和WHO《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及國內(nèi)標準[1],中醫(yī)辨證為痰濁內(nèi)阻,證見:胸悶胸痛,痛引肩背,氣短喘促,心慌心悸,便秘,身重體胖等。136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8例。其中對照組中男38例,女30例;年齡56~80歲;體力勞動16例,腦力勞動52例。觀察組中男35例,女33例;年齡51~80歲;體力勞動19例,腦力勞動49例。兩組間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按照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給予標準治療,包括控制各種心絞痛誘發(fā)因素及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等。基礎方案如下:阿司匹林腸溶片,每次100mg,每日1次;酒石酸美托洛爾片,每次12.5mg,每日2次。對伴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基礎疾病的患者,按需給予藥物,心絞痛發(fā)作時口服硝酸甘油。
2.2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基礎上,予以枳實薤白桂枝湯加減,以通陽散結,祛瘀化痰。方藥組成:枳實、厚樸各12g,薤白9g,桂枝3g,瓜蔞24g。每日1劑,早晚2次溫服。并根據(jù)患者癥狀及舌苔脈象進行適當調(diào)整化裁,辨證施治。
3.1 觀察指標:①兩組療效比較。采用心絞痛癥狀積分法統(tǒng)計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持續(xù)時間、疼痛程度、硝酸甘油用量[2],療效指數(shù)(n)=(試驗前積分-試驗后積分)/試驗前積分×100%。分為:顯效,n≥70%;有效,70%>n≥30%;無效,30%>n≥0;加重:n<0。②兩組其他生理指標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應蛋白(CRP)的水平。
3.2 兩組間心絞痛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3.3 兩組間治療前后生理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間治療前后其他生理指標比較
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中詳細描述了胸痹的病因及治療方案,“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認為此病病機總屬“陽微陰弦”。痰濁內(nèi)阻為胸痹常見證型,如清代醫(yī)家尤在涇所述“陽痹之處,必有痰濁阻其間”。大多數(shù)老年心絞痛患者因陽氣不振,導致飲食水谷運化失常,血液循環(huán)遲滯進而致使痰濁、瘀血形成。治法以化痰、溫陽、活血等為主。枳實薤白桂枝湯即來源于《金匱要略》,方中瓜蔞清熱滌痰、寬胸散結,枳實化痰濁、破結氣、消痞悶,薤白通陽散寒、化痰開結,桂枝通陽氣、散陰寒、降沖逆,再輔以厚樸行氣消積,燥濕除滿。諸藥共奏奏溫陽化氣、祛痰化濁之效。臨床觀察結果顯示,枳實薤白桂枝湯加減治療痰濁內(nèi)阻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能有效提高療效,進一步降低Hcy、CRP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