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
【摘 要】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征,為學生提供發(fā)展才能的平臺。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音樂課堂在視覺和聽覺上的教學都發(fā)生了本質性的轉變,對音樂教學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分析當前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從而提出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1-0189-01
近幾年來,在不斷探索實踐過程中,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逐步以素質個性化為主要培養(yǎng)方向,以激勵型評價為衡量標簽,以開放性的課程體系為切入點,以集體合作學習為動力,為構建“自主、合作、創(chuàng)造”的音樂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更多條件,讓小學生擁有充分展示音樂才能的機會。因此,如何在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是諸多音樂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認真研究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一、當前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不足
(一)音樂教學隊伍師資力量匱乏
目前在廣大偏遠農村地區(qū),教師的工資情況得不到保障,缺編較為嚴重,多數教師需任教科目繁雜,導致農村小學的音樂教學質量得不到足夠保障,也嚴重阻礙了素質教育改革和音樂教育的推進與發(fā)展。
(二)教師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素養(yǎng)較差,器材配置落后
專業(yè)知識也是影響當前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偏遠農村地區(qū),部分音樂教師缺乏音樂專業(yè)知識和交流培訓的學習機會,導致教師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的缺失,從而教學模式陷入僵化。同時,許多農村小學還在采用老舊的音樂演奏器材,甚至缺少實施教學的音樂教學場地,這樣使得農村小學音樂教學難以順利開展,更無法達到學校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創(chuàng)新途徑
(一)創(chuàng)設情境,以興趣為切入點
課堂教學需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為切入點,創(chuàng)設合適學生自身的音樂意境,帶領學生自主學習走進音樂世界。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充分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教師需要避免過多應用以教代學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體驗生動具體的音樂學習,并鼓勵其借由音樂形式體現生活。
例如在講到“在音樂廳里布娃娃彈琴”一課時,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播放或一首鋼琴曲或者童謠,增強課堂感染力,同時引導學生在樂曲中找到所要學習的音樂知識點,更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將布娃娃和鋼琴等布景借由PPT的形式展現,從而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能夠在輕松的環(huán)境氛圍中進行高效的音樂訓練。
(二)更新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在音樂教學中,更需要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借助實驗、研究或討論等教學形式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學習,使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更為主動和富有感染力。在農村小學進行音樂課堂教學時,教學應適時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學會發(fā)現和探索,通過設置疑問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同時在探索答案的過程中培養(yǎng)其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不僅能夠提高其對音樂感知覺的協(xié)調運用能力,更可以促進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音樂思維能力發(fā)展。
比如在學習“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一課時,教師在課堂開始時以提問形式引導學生思考與家鄉(xiāng)、祖國有關的所有歌曲和樂曲,然后借由基礎的樂理知識和簡單的樂曲引入課程主題,讓學生從朗讀歌詞和哼唱旋律著手,逐步把握歌曲特色,奠定情感基調,最后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將歌曲進行拆分練習,突出不同學生的聲部特色,這樣更能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求知欲,也能使其充分表達自身的音樂情感和個性。
(三)創(chuàng)建舒適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音樂氛圍
音樂教學是小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音樂教育,可以讓學生的想象力、記憶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都得到顯著提升。因此,創(chuàng)新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也需要按照新的音樂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動時間和空間,消除其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的膽怯心理。
首先,學校可以通過尋找贊助等各類正常集資渠道,根據教學需求不斷完善音樂教學設施,包括教室和基礎樂器等;其次,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各類創(chuàng)造性音樂行為,創(chuàng)新開展各類音樂活動,引導更多學生自主積極參與音樂課堂教學。從而能夠滿足學生的音樂學習成就感,增強其對音樂的探求欲望,同時在評價音樂作品的過程中,能使學生對自己的情感和喜好做出充分表達,加深其對音樂的理解,從而大大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
三、結束語
在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由于環(huán)境和各類條件可能存在的特殊性,需要教師更積極地做好課堂研究,挖掘教學新意,創(chuàng)新出更為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活動,推動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發(fā)展,從而為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的良好音樂素養(yǎng)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也保證音樂課堂教學更富有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秦琴.小議農村小學音樂的有效性教學[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九)[C],2017.
[2]胡國瓊.試談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二)[C],2016.
[3]謝燮.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的“瓶頸”破解——論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及改革[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