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7年是上海高考改革推行的第一年,從原來的3+X變成3+3形式。考試也由原來的上海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簡稱高考)改為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級性考試(簡稱等級考)。同年教育部出版了《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提出歷史教學的五大核心素養(yǎng),揭開了課程改革的序幕。在考改與課改的背景下,第一次等級考試試卷內容所承載的歷史性時刻和里程碑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本文試對上海高中歷史等級考試試卷進行分析和思考,希望可以對可預見的將來提供一定教學指導與借鑒。
關鍵詞:歷史;學業(yè);高考
一、 等級考試的整體分析
2017年上海高中歷史等級考試命題體現了在課程改革和考試改革背景下命題的難度和未來某些趨勢。從命題角度看,更加側重考查學生在新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耙钥疾闅v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具備程度為目的。學業(yè)水平考試的試題命制要注意:……以新情境下的問題解決為重心。學生能夠應對和解決陌生的、復雜的、開放性的真實問題情境,是檢驗其核心素養(yǎng)水平的重要方面?!▽W習情境、生活情境、社會情境、學術情境)……多維度地創(chuàng)設試題情境,考查學生在新情境下如何解決問題,有利于檢測和評價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水平。”從時段上看,近現代史占分比例最高(占總分值71%);從模塊上看,思想史(占總分值41%)、外交史(占總分值33%)的比重相對突出。筆者個人覺得,這也是契合熱點,響應當下我國走向世界戰(zhàn)略的一種學科價值體現。
整體而言,第一年的等級考試題繼承此前命題思路,重視基礎知識,難度平實穩(wěn)定,材料通俗易懂。在全面考查歷史基礎之余,新課標中的五大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更加綜合,更加明顯;在兼顧考查知識遷移能力的同時,也更關注考查學生史學素養(yǎng)的綜合應用。
二、 等級考試的新趨勢
(一) 題量減少,分值變低
在新形勢影響下,等級考試與此前高考有不少明顯差異。以分數為例,2017年等級考試滿分為100分,2016年高考總分為150分。題量也趨于減少:從2016年40道題降到28道題。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考試不僅減少了題目數量,同時還有意識地減少試卷閱讀量,文字信息針對性更強。如綜合分析題“盧梭與他的啟蒙思想”“世界大戰(zhàn)與中國國際地位”,材料字數不多,內容容易理解,重點考查學生運用歷史綜合的能力。
(二) 重視基礎,降低難度
命題者著眼于對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應用的考查。如選擇題第3題,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遷到洛邑。這一時間也可表述為()。此題是考查學生運用時間術語的技能,屬于歷史基本素養(yǎng)。選擇題16題,“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建軍的標志性事件是()”。1927年南昌起義,成為建軍節(jié)的由來。2017年恰逢建軍90周年,此題不難,又與熱點聯系,體現貼近生活實際的趨勢。
和此前考試進行縱向比較的話,我們會更容易體會試卷的難度差異。
2010年上海高考27題:下圖曲線所反映的羅斯福新政前后的()
A. 農產品價格波動
B. 社會失業(yè)率的起伏
C. 銀行數量倒閉的數量
D. 公共工程投資額的增減
2011年上海高考18題: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tǒng)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結果是()
A. 國家開支明顯上升
B. 農產品數量顯著增加
C. 銀行數量不斷增多
D. 美元逐漸升值
2017年上海等級考17題:羅斯福新政是資本主義世界的一次重大調整,它表明()
A. 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
B. 國家調控經濟模式形成
C. 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盛行
D. “滯漲”型危機得以緩解
以上是對羅斯福新政這一知識點進行的命題,很明顯可以感受到難度在逐步降低,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要點的掌握要求是在升高的。當然注重基礎知識,并不等同于死記硬背、機械記憶。不論是選擇題,還是綜合分析題所需的相關知識,都是較高等級的知識而非進一步展開的細節(jié)知識,可以看出命題者希望引導學生把握歷史宏觀發(fā)展的脈絡,理解歷史的“輪廓”,而不是陷于細枝末節(jié)的記憶中,從而真正達到減輕學生過重記憶負擔的目標。
(三) 能力立意,素養(yǎng)培養(yǎng)
中學歷史新課程標準提出五大核心素養(yǎng):時空意識、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唯物史觀和家國情懷。比對與五大核心素養(yǎng)相關試題后,會發(fā)現考查“歷史解釋”素養(yǎng)的試題和分值比是非常高的(僅僅綜合分析題分值就占了總分的39%),這反映了命題者注重學生運用史學思維解讀材料的認知能力。
三、 等級考試的未來方向
減少記憶類試題,減輕學生負擔,考查核心素養(yǎng)能力,在有限的考試時間內,給予學生更多思維空間……第一次等級考試帶來的變化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值得思考的空間。在課改和考改的新環(huán)境下,讓一線教師適應,更好落實核心素養(yǎng)理念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未來學業(yè)考試整體的難度、題型變化,分值比例將大概率地保持穩(wěn)定。重視結論的過程將逐步轉變?yōu)橹匾曀伎歼^程,重視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如何讓學生在“做中學”,習得能力是我們對未來考試復習的思考方向:
“以考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具備程度為目的。學業(yè)水平考試的試題命制要注意:……二是既要注重對歷史學科某一核心素養(yǎng)的評價,更要注重對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評價;三是測試梯度能反映學業(yè)質量標準的不同層次……”
2018年上海高中歷史等級考試的最后一題是:地理學與“世界觀”。此題考查了學生時空意識,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三種不同素養(yǎng)的綜合應用,“綜合的、基礎的各類理論素養(yǎng)不僅是學習歷史學科的依據和指導,也是基本的、重要的教學內容和考試評價內容?!边@會不會是一個未來考試側重的信號:“學業(yè)水平考試的試題命制要注意:……既要注重對歷史學科某一核心素養(yǎng)的評價,更要注重對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評價……”
附試題:第23-25題地理學與“世界觀”為例,命題者設計的問題為:
23. 圖三未標時間,推測繪制時間,說明理由(5分)?!疾闀r空觀念
24. 三幅圖對地理空間認識有何異同?(6分)——考查史料實證
25. 綜合材料和所學,談談你對中國傳統(tǒng)世界觀的看法。(8分)——考查歷史解釋
第25題“談談你對……的看法”這樣類型的提問屬于考查“歷史解釋”素養(yǎng)的典型的方式。命題者除了考查“歷史解釋”素養(yǎng)以外,更關注對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綜合考查,學生應該在盡可能在整合分析所有材料以后,逐步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論述。學生通過立足材料,思考后得到自己對問題的解釋。不是教材或教師考前所灌輸的知識與結論。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方地理學傳入中國大事記
1583利瑪竇在廣州介紹五大洲、地圓說
1602利瑪竇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在北京刊印
1623艾儒略《職方外紀》,系統(tǒng)介紹五大洲知識
1668康熙令南懷仁編《御覽西方要紀》
1782紀昀編《四庫全書》,疑《職方外紀》為妄說
1848徐繼畬《瀛寰志略》刊行,棄用華夷說,被士大夫視為異端
四、 總結
2017年上海等級考試內容具有難度降低,側重考查核心素養(yǎng)的特點,展現出新課標下考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趨勢。在新課標的影響下,相信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培養(yǎng)和落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將會成為一線歷史教學的主要方向,也將成為學業(yè)考試命題的重要角度。一線教師一定要把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歷史教育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目標。因為“歷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歷史教學有著直接聯系,是歷史教學可以承擔,也應該承擔的任務”。
參考文獻:
[1]上海高考改革簡介:2014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fā)《上海市深化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實施方案》。方案明確:2014年啟動改革,2017年整體實施。2017年起,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tǒng)一高考成績和學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作為高等學校錄取的基本依據。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70分,細化為A+、A、B+、B、B-、C+、C、C-、D+、D、E共11級,分別對應該學科報考人數的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為滿分70分,E計40分。相鄰兩級之間的分差均為3分。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9.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9.
[4]陳光裕,鄭曉峰.理論認知素養(yǎng)考查及其教學思考[J].歷史教學,2014(7).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9.
[6]吳偉.中學歷史教學的知識傳授與歷史素養(yǎng)培養(yǎng)[J].課程教材教法,2013(8).
作者簡介:
周夢麟,上海市,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