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菊紅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視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他曾指出:“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國民的意思。”“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進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币獙嵺`這一理論,靠的不單是教師的學識,還要靠教師的精神面貌、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育是什么?教人變!教人變好的是好教育。教人變壞的是壞教育。活教育教人變活。死教育教人變死。不教人變、教人不變的不是教育?!碑斂吹綄W生出現(xiàn)不恰當行為時,教師毋庸置疑地將去制止。這時教師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將直接決定學生是否接受被教育,或是否真正接受被教育。教師實施教育時的語言也變得至關重要了。
一、心中有愛
教師教育的語言要像愛的雨露一樣,點點滴滴滋潤學生的心田。陶行知先生說:“我要奉勸辦學同志,這句話就是‘待學生如親子弟”。教師只有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的學生,才能誨人不倦,教好自己的學生。陶行知先生奉行“愛滿天下”的宗旨,他曾說:“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痹谒磥?,愛是一種力量,“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教師再嚴厲的教育一定要讓學生意識到真誠的愛。
愛的教育是對學生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fā)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陶行知先生說:“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shù)臓I養(yǎng)。有了適當?shù)臓I養(yǎng),才能發(fā)生高度的創(chuàng)造力。”人在小學階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師愛、父愛、母愛猶如心理發(fā)展的精神乳汁,哺育著學生的心靈發(fā)展。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積極向上、奮發(fā)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這是知識和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
二、言中帶善
學習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結合現(xiàn)在的教育狀況,發(fā)現(xiàn)運用陶先生“愛滿天下”的教育理念,在實際教育教學中運用善意、幽默的教育語言會使教育進行的更順利,學生也更加容易接受。德國著名的演講家海因·雷曼麥曾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提出更能為人接受。”所以,善意、幽默的語言用于正面教育遠勝過空洞的說教,即使用于批評則勝于簡單粗暴的斥責,它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使其辨明是非,達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恰當?shù)剡\用善意、幽默語言,會大大提高教育效果。
三、實踐運用
下面就談談在陶先生“愛滿天下”的教育理念影響下的善意、幽默的教育語言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做謙虛的聽眾
上課時,有些思維活躍學生常常會脫口而出,但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課學習課文時,請學生站起來讀某段課文,但往往出現(xiàn)沒等他(她)讀完,邊上聽的學生馬上有人會指出:“他讀錯了……”。我笑瞇瞇地對那個迫不及待糾錯的學生說:“我們應該做一個謙虛的聽眾!”那學生會意地點了點頭。我想:他已經明白,別人讀書出錯時不該立即指出,而是耐心地聽完后再提意見。
關上小喇叭
班上有個男生林某,小個子大眼睛,聰明機靈很惹人喜愛,只是有一個讓任課老師都頭疼的小“毛病”——愛插嘴?!安遄臁彪m然說明該學生思維活躍積極思考問題,但這個習慣不僅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學習,有時甚至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而且更嚴重的后果是帶動了其他學生加入“插嘴”的行列來。長此以往,班級的“插嘴”風將盛行。斬草除根,抓源頭是關鍵。治林某的“插嘴”病就變成的頭等大事。談話家訪都用上,但效果不理想,上課時依然像小喇叭,嘰里呱啦冒個不停。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想:一味地批評、指責,教育效果不佳,而且還會挫傷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于是,我想了個有趣的方法。這次他又插嘴時,就笑著對他說:“林某,把你的小喇叭關掉哦!”他先是一愣,馬上像是意識到什么似的,小手捂住了嘴,臉上卻忍不住笑了。其他學生聽著,看著,也忍俊不禁。多次后,這位學生自覺意識到要發(fā)言先舉手,班上其他學生“插嘴”的現(xiàn)象也慢慢減少了。
某某“二號”
上課 “搶答”現(xiàn)象屢見不鮮。教師一個問題拋出來,還沒等指名的學生開口,馬上有學生已經叫出了答案,有時甚至是被指名的學生都還沒來得及站起來?!皳尨稹焙汀安遄臁倍际菍W生思維活躍的表現(xiàn)。課上學生積極思考問題,這固然是好事,但學生把自己思考的結果以“搶答”或“插嘴”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并不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既會打擊其他學生舉手回答的積極性,又使該學生變得不會傾聽別人的發(fā)言。于是,我采用了這樣的方法。
當又一次出現(xiàn)“搶答”現(xiàn)象時,我馬上對大家說:“這么多某某啊!”又轉頭對著那位“搶答”的學生說:“你是某某二號!”大家都會意地笑了起來。幾次過后,學生們也明白了別人在回答問題時即使自己知道也不能“搶答”。
有選擇性的耳朵
每次看到學生們討論熱烈,課堂氣氛非?;钴S,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多給了一兩分鐘自由討論的時間。最后到由我來總結時,剛說兩句話,“嘀鈴鈴……”下課鈴聲響了起來,后面的學生就開始“騷動”起來。換成剛工作年輕氣盛的我,一定會抓住“時機”教育一番。但以往的經驗提醒我,這樣的“教育”收效甚微。于是我換了一種方式。
我笑著對學生說:“咦!你們的耳朵還真奇特呀!竟然能有選擇性地聽呀!”學生奇怪地望著我。我繼續(xù)說:“上課鈴聲,你們是聽不到的;下課鈴聲呢,你們是一定聽得到的!”學生面面相覷不約而同地笑了。就是這樣一個幽默的修飾詞——有選擇性的耳朵,讓學生自覺地意識到了錯誤。當然,教師拖課是不應該的,我也盡量避免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四、結語
類似的事情在課堂上還有很多,我發(fā)現(xiàn)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運用在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教育理念影響下的善意、幽默的教育語言,代替以往一味地批評指責或是類似“你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等生硬的語言,相信學生會更樂意接受,教育實施的效果將更好。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中區(qū)東湖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