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健如,董健
新個人所得稅法下高校績效工資個稅籌劃
謝健如1,董健2
(1.廣東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5;2.廣東食品藥品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
新個人所得稅法于2019-01-01起正式實施,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改,也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新個稅將起征點從3 500元提高到5 000元,除稅前可扣除三險一金和職業(yè)年金外,同時這次改革還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等專項附加扣除,并且優(yōu)化了稅率結構,標志著中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有效地降低了高校教師收入的稅收負擔。
新個稅;高校;績效工資;個稅籌劃
這次新個稅改革,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它不僅能調(diào)節(jié)收入分配、有效地促進社會公平,同時也能提高收入水平,促進人們的消費,激活市場經(jīng)濟活力。
新實施的個人所得稅預扣率如表1所示,仍然劃分為七級,其中擴大了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3%稅率的級距擴大了1倍(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由1500元提高至3000元),原稅率為10%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3%;大幅度擴大了10%稅率的級距,原稅率為20%的所得(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 500~9 000元的部分),以及原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 000~12 000元的部分)的稅率降為10%;原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2 000~25 000元的部分)的稅率降為20%,這讓大部分納稅人都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減稅的紅利。
表1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級數(shù)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 1不超過36 000元的部分30 2超過36 000~144 000元的部分102 520 3超過144 000~300 000元的部分2016 920 4超過300 000~420 000元的部分2531 920 5超過420 000~660 000元的部分3052 920 6超過660 000~960 000元的部分3585 920 7超過960 000元的部分45181 920
中國現(xiàn)在越來越重視教育,高校教師的收入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高校教師的收入基本是工資薪金所得,大致包括基本工資、基礎性績效工資、獎勵性績效工資和符合規(guī)定發(fā)放的津貼補貼等。新個稅法下,通過有效的個稅籌劃,合法合理地發(fā)放高校教師的績效工資,不僅能增加教師的稅后收入,也能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所以做好績效工資個稅籌劃,就成為高校財務部門著重考慮的問題了。
這次新個稅改革,是一次根本性的變革,實現(xiàn)了從分類稅制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重大轉變,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同時這次改革惠及每一個納稅人,很大程度加大了個稅乃至整個稅收在推進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新個稅首次按照綜合所得征稅,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等4項收入,按年計稅;個稅起征點從原來的3 500元提高到5 000元,全年60 000萬;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贍養(yǎng)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這個新增加的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支出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兒女上學,父母減負。納稅人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按照1 000元/月/人的標準定額扣除,這1 000元的標準可以夫妻雙方各扣除500元,也可以夫妻任何一方1 000元扣除;職業(yè)學習充電,學知識的同時也能減稅。大病醫(yī)療,家屬生病納入考慮。個人負擔累計超過15 000元部分,可在80 000元限額內(nèi)據(jù)實扣除;首套房貸,每月享受1 000元定額扣除;住房租金每月定額分三檔扣除800~1 500元不等;贍養(yǎng)老人,如果納稅人是獨生子女按照每月2 000元標準定額扣除,非獨生子女的,可與兄弟姐妹分攤,每人每月不得超過1 000元,而且這個分攤方式一年內(nèi)不能改變。表1中優(yōu)化了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結構,更有利于降低中低收入群體的個稅,同時保持對高收入群體的調(diào)節(jié)力度。
新個稅法自2019-01-01起正式實施,2018-10-01起實施最新的起征點5 000元和稅率,這標志著中國個稅計稅方法進入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新時代。
在對高校教師績效工資做個稅籌劃時,要確定高校教師的收入名目,大致包括基本工資,基礎性績效工資,獎勵性績效工資和其他符合規(guī)定發(fā)放的津貼補貼等;可依法扣除的三險一金和職業(yè)年金、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等方面來做個稅籌劃,通過比較,選擇個稅較少的方案來發(fā)放績效工資,有效減輕教師的稅負,增加教師的稅后收入。
例1:張老師當月(1月份)全部收入合計10 000元,三險一金和職業(yè)年金合計2 000元,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合計2 500元,無其他扣除項目,張老師當月應納稅額=(10 000-2 000-2 500-5 000)=500×3%=15元;李老師當月(1月份)全部收入合計10 000元,無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和三險一金、職業(yè)年金扣除項,則李老師當月應納稅額= 10 000×3%=300元。
從例1可以看出,張老師和李老師當月收入相同的情況下,李老師比張老師多交285元個稅,原因是張老師有三險一金、職業(yè)年金和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支出可以稅前扣除,而李老師沒有,所以高校應充分利用三險一金和職業(yè)年金這個優(yōu)惠政策,在個稅法允許的范圍內(nèi),幫教師繳納三險一金和職業(yè)年金,減輕教師的稅負,增加教師的稅后收入;同時稅前可以抵扣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對于減輕個稅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財務人員應該跟教師們普及這個政策,讓教師們充分享受到這個政策帶來的減稅紅利。
例2:黃老師當月(1月份)工資5 000元,基礎績效10 000元,一次性獎勵績效35 000元,三險一金1 500元,職業(yè)年金400元。
方案一:工資、基礎績效和一次性獎勵績效當月合并工資薪金發(fā)放,應納稅額=[(5 000+10 000+35 000)-1 500-400-5 000]×10%-2 520=1 790元。
方案二:工資和基礎績效、一次性獎勵績效分開計稅,則工資和基礎績效的應納稅額=(5 000+10 000)-1 500-400-5 000=243元;一次性獎勵績效使用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辦法計稅,即應納稅額=35 000×3%=1 050元,當月應納稅額合計=243+1 050=1 293元。
按照方案二的計稅方法,則黃老師當月可節(jié)省497元。
方案二的計稅辦法是根據(jù)財稅〔2018〕164號文,對納稅人在2019-01-01—2021-12-31這三年期間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以一次性獎金全額除以12個月的數(shù)額后,按照綜合所得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計算納稅,以避免納稅人因全年一次性獎金并入綜合所得后多交個稅。
根據(jù)財稅〔2013〕103號文,企業(yè)給本單位任職或受雇的職工繳付的企業(yè)年金(職業(yè)年金)單位繳付的部分,在計入個人賬戶時,個人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按規(guī)定繳付的年金個人部分,在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shù)的4%標準內(nèi)的部分,暫從個人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同時工資薪金中的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在不超過個稅法規(guī)定的繳納比例內(nèi)也能稅前扣除,這將大大降低應納稅所得額,從而減輕教師的個稅稅負,讓教師能夠充分享受到個稅優(yōu)惠帶來的紅利,調(diào)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這次新個稅改革邁向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新時代,同時也從個人邁向了家庭。其中最大的亮點是增加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包括教育、醫(yī)療、住房和贍養(yǎng)老人等家庭生活的必要支出,納入扣除范圍后不同程度地增加教師的稅后收入,但很多教師不一定知道這個政策紅利,需要財務人員對教師們進行指導和培訓。
根據(jù)財稅〔2018〕164 號文,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在2019-01-01—2021-12-31這三年期間,可以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后得到的數(shù)值,按照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計算個人所得稅。根據(jù)這個優(yōu)惠政策,當月有比較高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時,對比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稅中,按照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能大大地降低當月的個稅,增加教師的稅后收入。
新個稅改革,除提高起征點外,還增加了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在這個前提下高校應充分利用各項個稅優(yōu)惠政策,幫助高校教師做好績效工資個稅籌劃,保證教師收入不變的前提下,降低應納稅所得額,從而達到減輕個稅稅負的目的,這不僅可以增加教師的稅后收入,也能調(diào)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更好地為學校和學生服務,同時不能損害國家的利益,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
[1]王芳.關于新個人所得稅法下工資薪酬結構的思考[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5):69-72.
[2]吳舒婷.基于新個稅法下的高校個稅稅收籌劃[J].納稅,2018(31):41-42.
[3]蔡玉梅.淺析技工院??冃ЧべY個稅籌劃[J].納稅,2018(19):3-4.
2095-6835(2019)22-0125-02
F812.4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22.050
董健。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