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寧
(廣西梧州市林水中學 廣西 梧州 543000)
我擔任班主任多年,帶領的班級在班風學風都得到校領導和各科任老師的好評,別人認為我付出最少收獲最多。確實,在別的班主任為繁重、瑣碎、永不休止的班主任工作忙得團團轉、唉聲嘆氣時,我卻輕松自如、游刃有余。我是如何做呢?下面我談幾點班主任工作體會:
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也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班主任每天的工作都很多,工作之多,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正確培養(yǎng)和使用班干部是我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法寶,搞好班干部隊伍,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班風,更有利于班主任管理班級。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一支高素質班干部隊伍呢?
1.1 精心選拔。選拔班干部應從素質、能力、知識三者綜合考慮,要精心選拔,廣泛征求意見和深入細致調查研究,從不同側面對選拔對象進行考察,發(fā)掘優(yōu)秀學生擔任班干部。對新生班的班干部可采取試用,同時定期對干部進行述職評議,表彰優(yōu)秀班干部,對不稱職者要及時調換。另外,不把學習成績作為選拔班干部的唯一標準,因為成績好的同學,不一定都具備當班干部的素質,有的學生盡管學習成績一般,但對班工作有較強的積極性和組織管理能力,挑選這些同學當班干,不僅有利于加強班級管理,且可以激發(fā)這些同學的學習熱情,促使他們盡快提高學習成績。
1.2 培養(yǎng)能力,大膽放手,樹立威信。班干部確定之后,應重視做好培養(yǎng)工作,把工作方法教給他們,精心指導,小心扶植,加強班干部理論學習和工作方法訓練,提高其領導水平,培養(yǎng)其領班、管班能力。充分地信任班干部,大膽放手,把管理工作交給班干部,鼓勵他們敢想敢干,敢抓敢管,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努力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有意識地幫助他們揚長避短,不斷提高他們在同學中的威信。
人的一生,最美好的時代就是青年時代,處于青年初期的初中階段則是孩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和成熟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這個階段的學生尤其渴望理解,渴望支持,渴望承認,需要師長、同學、他人幫助健全人格和完善個性,校正人生航向。我的做法是:
2.1 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初中學生有許多優(yōu)勢,可塑性和好奇心強,容易吸取各種知識;接受能力強,容易被各種新鮮事物所吸引。隨著身體的發(fā)育成長,在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過程中,這些優(yōu)勢會對孩子起到很大作用。準確把握當代中學生的基本心態(tài),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因此,只有把握了學生的共性和個性的心理特點,工作才會有側重點。無論是采用班會教育、個別談話、活動等何種方式,都以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為突破口,實施個別差異性教育,幫助學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2 研究學生的閃光點。學生作為成長中的個體,正處理花季年華,需要教師關愛。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善待每一個學生,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努力去發(fā)現和利用他們的閃光點。
(1)建立尊重的氛圍,精心培植學生的自尊心。和優(yōu)秀學生相比,后進生的自尊心更強。教師應真愛他們那僅存的一點自尊心,在他們犯錯誤時,切忌當眾講學生的缺點或動輒“揭短”。更不能諷刺,挖苦他們,正確的方法是批評教育,這樣既維護了他的自尊,也使他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評教育,不至于產生抵觸情緒或逆反心理。
(2)學會理解、寬容,學會賞識。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教師要熱愛學生設法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體察他們的感受,從中發(fā)現他們身上的寶貴品質,做到心理相容,要理解,要寬容,要原諒,要學會賞識。對犯錯誤的學生,寬容比懲罰更有效,寬容不是對學生的錯誤、缺點容忍回避,而是是給學生一個改正的機會,使他們更快地改正錯誤。
要把班級學生培養(yǎng)成有正確目標,誠實正直,具有豐富情感的人,形成良好的班風,我感到與科任教師的鼎力相助有極大關系。每位科任教師承擔著一份教學工作,它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十分清楚。如果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多溝通,多了解,共同觀察學生們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情況等,發(fā)現學生的“反常行為”,抓住“苗頭”,對癥下藥,及時糾正,就能收到防微杜漸的效果,這讓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級。
在班會課上,不要從頭講到尾,嘮嘮叨叨講多了學生很反感,改用討論問題方式,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然后進行總結引導。例如,關于提高人的修養(yǎng)的班會課,我讓同學們說一句自己對修養(yǎng)的理解的話,然后就這個問題結合現實充分發(fā)表意見,我也作為他們的一員參與討論并談了自己的認識。最后,大家達成共識:應該從小處做起,努力將自己培養(yǎng)成為高素質人才。結果,這節(jié)課課堂氣氛活躍,效果十分顯著。
我深深體會到,對學生關愛,與學生建立團結、親密的師生情誼,那么他們有什么想法、要求就會主動找我談心,尋求幫助。同時,深入到他們中間,關心、了解每一個同學,師生關系融洽,班級的集體精神就更突出。事實證明,關愛學生,理解學生,主動去做他們的一員,才能真正贏得他們的敬重,才能使他們不斷前進。如何與學生建立朋友關系,我的體會是:課堂上要多些微笑,遇事要有耐心,以情感投入,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從總體上說,班主任和學生要建立一種新型關系,班主任要從“獨奏者”過渡到“伴奏者”,從此不再主要是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去發(fā)現、探求知識,引導他們而非塑造他們。班主任要充分尊重“以人為本”的宗旨,善于傾聽,善于引導,這樣才能成為成功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