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妮 包之明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迅速發(fā)展,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和生活方式。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微信、微博、微課因其“微”而深受人們喜愛。文章聯(lián)系實際,淺談如何將微課有效地運用于中職計算機課堂中。
【關鍵詞】微課;影視后期制作;中職;微課設計;微課應用
【基金項目】貴港市2018年度教育科學研究A類課題“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課程微課的開發(fā)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為2018A014)。
一、引言
隨著影視產業(yè)的發(fā)展和人們對視覺效果的追求,后期制作成為影視拍攝、上映的必經過程,它在整個影片制作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是將前期制作合為一體的一個模塊,也是最終的一個模塊。廣西每年舉行的中職學生技能比賽“數(shù)字影音后期制作”項目,要求學生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利用組委會提供的素材,完成短片的制作。教師應如何改變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畢業(yè)后能快速地適應并勝任工作崗位呢?下面筆者根據教學實踐,淺談如何在中職影視后期制作課程中有效地運用微課進行教學。
二、中職學校影視后期制作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
影視后期制作課程作為一門專業(yè)課,面向的是學校計算機專業(yè)的二年級學生。在目前的計算機課堂中,無論采用的是任務驅動法還是項目教學法等教學法,教師都是首先通過屏幕控制軟件控制學生的計算機,邊講解知識點邊演示操作,而學生在自己的計算機前觀看教師的演示,然后機械模仿教師的操作,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巡堂指導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部分學生由于接受能力稍弱,造成實際操作的缺失,需要教師一對一指導;而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在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任務后,又會有“吃不飽”的感覺。這加大了教師教學的難度,課后教師和學生缺乏有效的溝通,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這也是中職學校教育所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
三、微課的概念與特點
2008年秋,美國新墨西哥周圣胡安學院(San Juan College)的“一分鐘教授”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因首創(chuàng)影響廣泛的“一分鐘的微視頻”而使微課程名聲遠播。我國對微課程研究比較深入的兩位學者是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鐵生、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教研中心主任李玉平。微課是以學生為中心,基于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理念開發(fā)的5-10分鐘的教學視頻,是圍繞學科中的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易錯點等)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由微課的定義可知,微課具有教學時間短、教學目標明確、資源容量小、資源共享等特點。
四、影視后期制作課程的微課設計
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雖然微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很少,但它支持完整的教學結構和流程。微課的教學設計不能忽視,微課的教學互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下面以“視頻切換”這一教學知識點為例,闡述筆者是如何設計開發(fā)微課的。
(一)微課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掌握視頻切換的添加和參數(shù)設置的方法,能夠合理應用視頻切換制作精美的電子相冊。
教學內容:視頻切換的概念、類型、添加以及利用特效控制臺設置參數(shù)的方法。
學習者分析:學生喜歡開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并且他們已經掌握了Premiere軟件的基礎操作,迫切希望能制作一個完整的短片。
教學重點:為素材添加視頻切換效果的方法。
教學難點:特效控制臺中的參數(shù)設置。
教學活動的設定:在本次微課中,筆者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法、案例演示法,通過對比性較強的兩個案例(如筆者會將平日收集的學生生活照片制作成兩個小視頻,一個沒有應用視頻切換效果,照片與照片間直接硬切,另一個則巧妙地應用視頻切換效果)向學生闡述視頻切換的概念、類型,通過對案例的演示操作,使學生掌握添加視頻切換并設置參數(shù)的方法和技巧。利用問卷星將課堂測驗設置好,并在微課中提供二維碼,學生通過掃描微課二維碼,完成問卷。這樣,筆者可以即時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
(二)微課的錄制
首先,我們需要根據前期分析,收集與整理好與“視頻切換”知識點相關的教學資源,如完成導入案例的制作、課堂案例演示操作過程的錄制,收集與本知識點相關的文字、素材資源,設計好問卷等;然后完成PPT課件的制作,并根據教學設計制作出微課解說詞;最后打開PPT課件,并調整PPT界面的位置,調整好話筒的位置和音量大小,利用錄頻軟件完成微課的錄制,利用后期處理軟件,對視頻進行必要的后期處理,如對重難點的地方可以通過放大局部區(qū)域、添加橫線、改變顏色等方式突出顯示,以達到強調注意的目的。
(三)微課的應用與評價
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相關素材等上傳到藍墨云班課,借助平臺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及時給予全班表揚或定向提醒,保證每個學習者個體都得到關注。利用平臺“答疑/討論”功能,組織開展提問、討論、答疑等活動。
針對這一知識點,對學生進行的評價應是多元的,主要采用過程性評價(占50%)和完成性評價(占50%)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過程性評價主要包括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線上學習交流情況、出勤、團隊協(xié)作等方面進行評價;完成性評價主要包括對本課任務完成效果、作品展示效果等方面的評價。教師應及時向學生反饋評價結果,以便更好地調整后續(xù)的教學。
五、微課在影視后期制作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微課,使學生有效地進行課前預習,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影視后期制作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著書本進行預習,難以直觀形象地了解到每個步驟的做法以及效果,會覺得比較枯燥無味,預習效果不佳,從而打擊學習積極性。利用具有豐富的圖片、視頻、音頻、文字材料的微課,可使問題得到解決。比如,在講解“關鍵幀動畫”一節(jié)時,筆者以大家都熟悉的超級馬里奧游戲為例,錄制了關鍵幀的動畫原理、關鍵幀的添加、刪除、修改操作等視頻,并通過藍墨云班課在課前下發(fā)給學生。學生通過移動終端接收視頻,利用空余時間在教室、宿舍、操場、圖書館等自己喜歡的場所來進行預習。
生動有趣的微課視頻效果,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專注程度。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相關知識點,完成了課前預習,為高效的課堂學習打下基礎。
(二)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睘榱松虾靡惶蒙鷦佑腥さ恼n,課程導入尤為重要。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嘗試利用生活案例、趣聞、新聞時事、游戲、復習、提問等方式導入,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努力制作吸引眼球的微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比如在學習“字幕”這部分內容時,課前,筆者會收集有關文字的地位、因錯字別字引發(fā)的糾紛等新聞報道,將它們合成一個小視頻,在上課時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生觀看完后,肯定會在心里想:“文字如此重要,我應該如何在premiere軟件中添加字幕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筆者在這時候揭示本課的學習任務,講授本課的學習內容,同時向學生端發(fā)送微課學習資源,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新內容,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也更愿意自主探究、解決問題了。
(三)利用微課,有效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要制作出好的影片,必須掌握鏡頭的銜接,如鏡頭景別、鏡頭角度、運動鏡頭的分類以及鏡頭組接的原則等。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單純地把相關概念等向學生講述一遍,學生會難以理解,容易遺忘。要知道,中職學生本來就很害怕理論的學習。筆者借助微課講授這個內容,在課堂上首先播放一段MG動畫視頻效果給學生觀看,使學生初步理解相關概念;然后呈現(xiàn)對應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判斷圖片或視頻屬于哪種景別、角度等,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最后設置一個“連連看”的小游戲,檢測學生對這個內容的掌握程度。這樣,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了,哪怕學生在課上沒掌握好也不用擔心,他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反復觀看學習微課,直到掌握該知識點為止。
(四)利用微課,進行課堂知識總結
筆者會事先利用優(yōu)芽互動電影將每次課的小結部分制作成拼圖游戲、闖關游戲等微課視頻;到了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就組織學生以玩游戲的方式完成對本課知識點的回憶、梳理、消化與吸收,把課堂氣氛推上一個新高潮,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利用微課,實現(xiàn)分層教學
中職學生的接受、理解、操作水平參差不齊。接受能力稍弱的學生可以重復觀看學習微課,直至掌握知識點為止;學有余力的 “吃不飽”的學生可以選擇學習老師補充的微課資源。同學們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云平臺向老師提問,同學之間也可以互相討論,商量解決問題,進而縮小差距,達到分層學習的目的。
六、結語
教學實踐表明,將微課應用于影視后期制作課程的教學中,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制作讓人滿意的短視頻。筆者將繼續(xù)努力,探究微課在中職課堂教學中更深層的有效運用。
【參考文獻】
[1]向云,楊虹宇,張翼然.基于微課中的ps課程教學可行性研究[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5(10):121-122.
[2]李姍.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Photoshop平面設計課程》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2):1-2.
[3]劉世能.微課在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策略[J].教育信息技術,2013(0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