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生
摘 要: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口語交際教學,努力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文章簡述口語交際能力,分析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指出中職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傳授交際技巧,夯實口語交際基礎;結合專業(yè)特點,創(chuàng)設良好交際場景;拓展課外活動,豐富口語訓練內容;組織實踐活動,強化口語交際訓練;優(yōu)化教學評價,強化口語訓練效果。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人才
中圖分類號:G421;G71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0-0046-02
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對人才質量提出了新要求,急需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參與社會活動。對于中職生來說,接受口語交際教學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滿足社會發(fā)展對他們的需求。但是傳統(tǒng)的中職語文教學更傾向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口語交際教學長期被輕視,造成中職生書面表達能力較好、口語表達能力一般的現象。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應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強化口語交際教學,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
一、口語交際能力簡述
口語交際是一項新鮮而古老的訓練內容,是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應用和體現,在平時訓練中,要讓口、耳、眼、手等多種感官并用在語言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語言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交際,語言有兩種表現形式:分別是書面語言和口語,其中口語比書面語言應用得更加普遍與直接,在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較大,是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口語交際有兩種表現形式:口頭應變與體態(tài)語言??陬^應變考驗個體的思維敏捷度和表達能力,通過交際體現雙方的道德品質與個人修養(yǎng);體態(tài)語言是在特定場合中,能夠通過體態(tài)的積累,在短時間內用口語表達出所需的信息。口語交際能力的本質是用有聲語言表達個體的思想,交際雙方通過對體態(tài)語言的理解,實現非共同語言環(huán)境中的情感或信息交流。
二、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
1.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現狀
中職生對口語交際能力的認識較片面,具體表現為:口語交際訓練中,要么冷場,要么就是沒有實際意義的高談闊論。有的學生會帶著不知名的情緒參與訓練,使得課堂秩序混亂不堪;有的學生在日常交際中表現良好,但是或多或少帶有不雅之詞;也有的學生到了正式場合則表現得很拘束,言不及義。
2.教師認知層面的現狀分析
中職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guī)定“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但是長期以來,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受“重讀寫、輕表達”這一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部分語文教師在思想認知方面輕視口語交際教學,經常在課堂教學中一筆帶過。而且有效的口語交際需要教師具備高超的語言表達技巧,扎實的語言學、心理學知識,但部分中職語文教師達不到這個要求。
三、中職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1.傳授交際技巧,夯實口語交際基礎
在教學中,中職語文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一些人與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小技巧,為后續(xù)的口語交際能力鍛煉和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在講解口語交際技巧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各方面交際能力的均衡發(fā)展,如注意學生的普通話是否標準、有無口音問題等,從而訓練學生聽和說的能力。當教師向學生傳授一些口語交際技巧之后,要通過實踐活動檢測學生對口語交際技巧的掌握程度,可以是課文朗讀比賽,也可以是主題演講比賽等。在比賽過程中,教師需要全面細致地觀察每個學生的語感、神態(tài)及朗讀得是否順暢,情感表達是否充分,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進行總結和歸納,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勢和缺點并予以針對性指導,從各個方面訓練學生,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口語交際技巧,為其日后進行口語交際打下基礎。
2.結合專業(yè)特點,創(chuàng)設良好交際場景
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口語交際教學長期被忽視,學生也缺乏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導致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整體偏低。為了有效改善這一現象,中職語文教師應革新教育思想,重視口語交際訓練,結合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語文學習氣氛。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口語交際中,讓他們在氣氛渲染下釋放自我、暢所欲言,繼而實現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中職院校開設有不同的專業(yè),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選專業(yè)的課程特點,創(chuàng)設與其專業(yè)相關的交際情境,將口語交際教學與專業(yè)學習相結合,在鍛煉學生口語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鞏固專業(yè)知識,促進學生的均衡發(fā)展。
例如,在組織幼師專業(yè)的學生學習《師說》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文中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進行場景創(chuàng)設,為學生設定教師與學生對話的場景,組織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指導學生找到合適的交際方法,使他們能夠在不同場景使用合適的語言進行交流。教師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的心態(tài)更加平和并沉浸在這種環(huán)境氛圍中,繼而實現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3.拓展課外活動,豐富口語訓練內容
中職語文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上下功夫,還要積極拓展課外活動,這樣才能強化口語交際的教學效果。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課外書,傳授給學生閱讀方法和積累語言的方法,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語言素材。語言知識是進行口語交際的基礎,會讓學生在交際過程中更加自信,表達得更加流暢、個性化。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借此奠定學生的口語交際基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不是盲目的,需要教師的指導和有效監(jiān)督,如以讀書交流會、寫讀后感等方式進行,這樣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讓學生互相交流閱讀體會,實現語言知識的積累與共享。
4.組織實踐活動,強化口語交際訓練
中職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根據口語交際的實用性與臨場性特點,開展豐富的口語實踐活動,為學生搭建起自我展示的平臺,讓學生有更多展示自己口語交際能力的機會,在實際活動中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進而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周末的時間,組織慰問孤寡老人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接觸社會各界、各個層次的人和事。教師也可以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主題辯論或者即時演講,讓學生體驗不同人物的心理特征和語言方式,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能全方位地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思維能力。
5.優(yōu)化教學評價,強化口語訓練效果
中職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薄弱,語言基礎知識與口語交際能力也不強,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教師的評價有關。一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過分關注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這樣,學生自然也不重視口語交際,很容易形成“重成績、忽視口語交際知識”的學習習慣。為了改善這一局面,大大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必須堅強評價機制,從教學評價層面重視口語交際訓練,通過對學生的評價激勵他們學習口語交際知識。教師要完善課堂評價方式,摒棄單一、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使用教師點評、學生自評與學生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營造一個良性的競爭環(huán)境,促使學生學會相互激勵,從而實現共同進步。班級學生存在客觀差異,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因材施教,應用分層評價法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讓班級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充分鍛煉。
總之,現代社會的各個行業(yè)都要求人與人的交際與協(xié)作,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助于中職生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和發(fā)展。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口語交際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口語交際訓練活動,不斷提升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使他們成長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雪云.提高口語交際課堂有效性的幾點策略[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合學報,2017(09).
[2]池蘇蘇.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研究[J].成才之路,2017(19).
[3]陳進芳.論農村中職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4]閆明云.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5]何美金.中職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廈門城市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