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
摘要:朗讀是小學語文中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需要合理的展開朗讀教學,為學生傳授朗讀技巧,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朗讀能力的提高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語感,更能促進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實際情況,教師應該為學生做好朗讀示范、創(chuàng)設良好的朗讀教學課堂情境,引導學生動情朗讀、增強學生課堂地位,促進學生個性化朗讀發(fā)展。本文中,筆者就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出了建議和看法,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朗讀能力;策略
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學科,這就意味著語文知識并不是默不作聲就能學好的。小學語文并沒有復雜的知識點,除了基本的識字認字之外,朗讀也是小學語文階段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1]。朗讀需要學生投入感情,才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內(nèi)涵。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朗讀教學的重要性,為學生傳授正確的朗讀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這同時也對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有所幫助。
一、做好示范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小學生的身心仍處于發(fā)展階段[2]。小學思維不健全,知識的學習很大部分都是依靠模仿而完成的。為了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需要為學生做好示范,引導學生模仿教師的朗讀方式和語句表達,進行正確的朗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做好榜樣,朗讀示范也需要投以感情,用深情的朗讀打動學生,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朗讀熱情。
例如:在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葡萄溝”的朗讀教學中,在示范朗讀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使學生在聆聽教師朗讀的過程中自己也能進行思考。結合文章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葡萄嗎?你們知道葡萄有哪些顏色嗎?讓我們一起學習葡萄溝,走進葡萄園的世界里?!边@種教學方式以問題設置開場,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接下來,教師為學生朗讀課文,學生在座位底下仔細的聆聽教師的朗讀。當教師讀到“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色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這句話中葡萄的顏色時,教師要注意停頓并強調(diào)顏色的讀音,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與課前的提問相互呼應,還能加強學生對色彩艷麗葡萄的想象。接下來,教師將時間交給學生自由朗讀課本,學生模仿教師朗讀便能取得良好的朗讀效果。示范朗讀為學生課本的朗讀開展提供了指引,避免學生錯誤的解讀課本,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二、創(chuàng)設朗讀情境,引導學生深情朗讀
朗讀并不是照著書本將字詞讀出來就行了,在朗讀的過程中還需要以情感投入,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朗讀效果。傳統(tǒng)的朗讀教學由教師主導,枯燥乏味的朗讀教學方式難以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課堂朗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提高學生主動朗讀的積極性。而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才能帶著感情的去朗讀課本。
例如:在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找春天”中,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朗讀情境,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朗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是虛擬的,也可以是現(xiàn)實的。如虛擬的朗讀情境可以由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教師可以制作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多媒體課件,將書本中的文字知識以圖片動畫的形式搬運到投影儀上,向?qū)W生展示春天的小草、路邊的野花、河流小溪,以及小朋友快樂玩耍的景象。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的朗讀興趣將得到提高,在他們進行文章朗讀時也將加以更多的感情投入,其朗讀能力也將得到提高。同樣的,現(xiàn)實情境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欣賞春天校園的景象,這對活潑好動的小學生是很有吸引力的,也能取得較好的朗讀效果。
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個性朗讀
朗讀的方式并不是單一的,教師的朗讀方式也不是最好的。在朗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可以引導學生朗讀,但不能抑制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對此,教師在每一節(jié)朗讀課中都需要給予學生一些自由發(fā)揮的時間,使學生自由的朗讀,可以模仿教師朗讀的方式,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進行朗讀,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朗讀的個性化發(fā)展,才能逐步的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樹之歌”的教學中,傳統(tǒng)的朗讀方式以文字強調(diào)為主,如教師在讀到楊樹高時就會比一個高的手勢,這種朗讀方式能夠加強學生的想象。在學生進行朗讀時,學生可以模仿教師這種朗讀方式,也可以自由的朗讀。如斷句式的兒歌式朗讀,“梧桐,樹葉,像手掌”,這種朗讀方式歡快活躍,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只有針對小學生的一種朗讀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掌握,也更受學生的喜愛。
結論:
總的來說,朗讀是小學語文重要的教學組成。朗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強學生對課本的理解。教師應該重視朗讀教學,為學生做好示范朗讀、引導學生深情朗讀、尊重學生個性朗讀發(fā)展,才能逐步的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耿雪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 (48):174.
[2]宋仁平.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探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 (0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