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婭婷
摘要:心理健康的學生,其個人心理要符合相應心理發(fā)展年齡特點,可堅持正常學習,有和諧人際關系,有健全人格,且適應能力強、意志力堅強。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教育,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也是培養(yǎng)高素質專業(yè)性人才的需求,利于滿足學生成長。本文,將基于《高職心理健康》課程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作出相應的對策探討。
關鍵詞: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通過上一學期《高職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筆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比較嚴峻,其主要體現(xiàn)于自我意識問題、情緒問題、人際關系問題幾個方面。成長過程中,部分學生未能形成良好自我意識,總是有逃課行為,且情緒易焦慮、憤怒、自卑,時常有孤獨的負面情緒體驗,會因交不到好朋友而煩惱。當學生長期處于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下,他們的成長無疑會受到影響。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做好教育。
一、改變學生觀念,增進心理健康
在學生群體中,他們總是錯誤認為心理咨詢是一種“有病”的表現(xiàn),對學習和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一些心理健康問題缺少正確認識,不愿意主動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最終影響到了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緩解。針對這一種情況,我們要把握好日常教育工作,從日常教學點滴做起,讓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有一個正確認識,能夠在出現(xiàn)自我意識問題、情緒問題等心理健康問題時及時尋求援助,時刻維護好心理健康狀態(tài),避免消極情緒等的出現(xiàn)。
在實際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不能正確理解人際交往心理問題。于是,我在《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一課教學時,抓住這個教育時機,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在人際交往中曾出現(xiàn)過哪些問題?”有的學生說到了不敢交往,有的學生說到了不愿交往,還有的學生說到了不善于交往。針對學生們說出的人際交往問題,我從以自我為中心、自卑怯懦、孤獨孤僻、敏感多疑幾個方面對問題產生原因進行了分析。接著,我開始帶領學生正確認識人際交往方面的心理障礙。當講到“自卑怯懦”這個心理障礙問題時,剖析了生理缺陷、家境貧困、自我認識不足等自卑形成原因,并提出要正確對待貧困等不利因素,用積極心態(tài)與人交往。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很多學生轉變了對人際交往心理障礙問題的錯誤認識,掌握了一些心理障礙問題調試方法。
二、重視特殊心理,培養(yǎng)自我教育
剛入學校時,面對新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很多學生會形成各種心理壓力。包括學習壓力、人際交往壓力等等。加之,學生們自身學習能力水平較低、素質較低,又得不到社會的高度認可,很容易出現(xiàn)自我評價偏低的情況。當學生對自我認識不夠準確時,難免會形成自卑感、無助感。面對學生這種特殊的心理,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學生自我教育能力。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敝挥斜WC學生具備一定自我教育能力,才能更好地緩解學生心理上的障礙問題。
我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徹底解決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課堂上,結合《心理問題及其鑒別方法》這一教學內容,設計了“心理問題知多少”這樣一個游戲任務。游戲任務中,先向學生闡明了一般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的部分診斷條件,請學生自由補充診斷內容,看一看哪一位學生掌握的心理問題鑒別方法較多。接著,在游戲中,要求學生自主完成閱讀杯弓蛇影故事的任務,說一說有何啟發(fā)?通過故事閱讀,學生們將明白不要總是疑神疑鬼、自相驚擾的道理,并能夠嘗試用所掌握的心理問題鑒別方法進行自我教育。
三、豐富課程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提高課堂整體教學效果,端正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問題,要重視豐富課程教育內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內容教學,以滿足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需求。同時,在課堂上,為了加深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體驗,要注意將一些實際生活案例引入到課堂上,以案例教學形式,讓課堂教育活動變得趣味十足,喚醒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興趣。
在《做情緒的主人》一課教學時,我為了讓學生掌握到情緒的基本類型和情緒的不同作用、調控方法等。課堂上,先借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帶領學生一起回顧了《長春砍手門》新聞視頻,分析了事件中郝志鵬怒火中燒,因同學之間一些小摩擦,讓家長帶17人持刀猛砍吳天昊,造成吳天昊不治身亡事件過程?;仡櫷赀@個新聞事件以后,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場慘劇的發(fā)生?”基于問題導向下,帶領學生學習有關調控情緒的心理健康知識。
四、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增強教育功能
在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教育時,為了增強其教育功能,要注意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課堂上,可圍繞課程教育內容定期組織一些講座活動,通過講座形式對學生情緒問題、人際關系問題等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指導,讓學生心理障礙問題得到及時疏導。此外,實際教學時,可專門設計一個個別咨詢平臺,以網絡、電話等形式回復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咨詢。另外,要利用班級黑板報等區(qū)域,向學生宣傳心理健康知識。除此之外,還可組織一些心理情景劇等比賽活動,最大程度提高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我就曾在實際教育活動中,為學生組織了一次以“演繹青春之歌,共筑芳華之夢”為主題的心理情景劇比賽活動。比賽中,要求學生自由組成若干個小組,利用課余時間精心排練本小組的情景劇舞臺對話。比賽中,其中一個小組演繹了《舍友》這樣一個情景劇,真實再現(xiàn)了宿舍里的一場風波,引出了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人際交往心理障礙問題。在心理情景劇表演過程中,學生們更加懂得要學會包容、謙讓,與人和諧相處。
綜上可知,我們學生中的大多數(shù)都存在著一定心理健康問題。在這個背景下,要想讓學生心理變得更為健康,應發(fā)揮好課程的教育功能,改變學生不健康的心理觀念。同時,通過關注學生的特殊心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漸漸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形成健全人格,不再出現(xiàn)自閉等不良情況。當然,僅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改善還不夠,還需要學校心理健康室,社會的心理健康咨詢,家長的關心、關愛與關注等一系列的配合,才能使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得到更好的改善。
參考文獻:
[1]張春燕.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J].職教通訊,2013 (5):74-76.
[2]龍可.淺談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J].當代教研論叢,201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