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微課資源;開發(fā)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9—0066—01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使得微課逐漸深入到學校教育中。就小學階段來說,教師充分開發(fā)微課資源,并將微課資源應用到作文教學中,從而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最終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作用,進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微課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具有深遠的意義。為此,筆者就微課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進行分析,以期為其他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運用微課資源提供借鑒。
一、微課資源運用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1.有利于進行一對一的輔導。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作文教學效果不太理想,且課堂教學效率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微課以其即時、互動、反復再現(xiàn)課件等優(yōu)勢,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可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注重的是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除此之外,學生也能充分根據(jù)個人情況調整學習進度,且遇到難題時也可以及時與教師溝通交流。
2.有利于教師指導學生更多的寫作技巧。在小學階段中,學生練習作文的時間長且又枯燥,難免會讓學生無法把握寫作的重難點。因此,學生也通常會認為寫作很難,并出現(xiàn)了厭寫情緒。而微課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它上課時間短,在5分鐘左右,教師選取某一個問題講深講透,使得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可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策略
1.重點指導學生寫作技巧。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由于學生水平能力的不同,就算是一樣的教學內容教學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就低年級學生來說,寫作主要是以短語與句子為主,主要是培養(yǎng)他們遣詞造句方面的能力。但是進入到中高年級后,學生寫作主要是以片段描寫或人物描寫為重點,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學中教師應將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重點放到寫作模式與技巧上。如,以教學《黃繼光》這篇文章為例,筆者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掌握人物的寫作方法,并充分利用微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做法如下:首先,充分利用微課整理文章中描寫人物的方法,并趁著學生對課文的內容記憶猶新之時以素材引導學生。其次,以圖片與視頻的方式給學生展示課本內容,讓人物的形象更真實;同時,在此過程中讓學生理解文章描寫人物的思路,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以及探討學生真實的感受,激發(fā)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作力。
2.創(chuàng)設更加真實的寫作情境。從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來看,大多都是描寫自然景物、人物、動物等方面的體裁。由于小學生各方面的閱歷不足,在寫作時就會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寫作內容也十分受限制,因此在實際的微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資源給學生展示各體裁的特點和寫法,從而讓學生愛上寫作。如,在春季,種子不斷發(fā)芽,小鳥在枝頭鳴叫;在夏季,炎熱的太陽照著大地、蟬鳴帶來勃勃生機等;在秋季,果樹枝頭掛滿了碩果;在冬季,河水結冰、雪花飄落等。筆者將這些場景以圖片、影像、動畫等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并結合特定的音效制作成微課課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用文字去表達自身的感受,學生才能抒發(fā)出真實的情感。
3.欣賞微課優(yōu)秀的作文范文。通常來說,優(yōu)秀的作文都蘊含大量的優(yōu)美詞句以及修辭與寫作技巧。在寫作教學中,教師也經常讓學生盡可能多地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寫作范文,從而積累寫作素材并從中汲取寫作精華備用,這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比較有效的方法。如,在四年級的作文教學中,以動物為主題的作文教學,筆者以微課、視頻的方式引導學生去分析一篇范文,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寫作方法和技巧,然后筆者從學生寫的作文中選出幾篇比較好的文章,并充分應用微課制作成直觀、生動的教學課件,并配以音頻讓學生欣賞,從而讓學生更加直白地比對范文與自己文章的不同,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明白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無形之中也促進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通過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進行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在寫作教學中合理利用微課資源,能夠有效改變當前封閉、低效的寫作教學現(xiàn)狀,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微課在作文教學中的特點和優(yōu)勢,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需求,摸索出更加適合小學作文的高效運行模式,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