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泳潔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廣東廣州 51000)
小兒尿道下裂是兒外科中較為常見的先天性尿道畸形疾病,主要表現為陰莖下曲、尿道開口異常,嚴重畸形會導致患兒不能站立排尿,甚至成年后性功能障礙。目前,臨床上治療此疾病主要是盡早采取手術矯正,但由于手術的難度大、患兒因術后劇烈疼痛而治療依從性差,極易引起術后并發(fā)癥出現[1]。因此,為保證手術效果、促進患兒恢復,選擇合理有效的圍手術期的護理是至關重要的。本研究對38例小兒尿道下裂的患兒實施圍手術期的綜合護理干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間的76例小兒尿道下裂的住院患兒,本研究已獲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所有患兒經我院確診為小兒尿道下裂;滿足手術適應癥;排除標準:合并上尿路畸形;合并腹股溝斜疝者;凝血功能障礙者。按照數字隨機法分成綜合護理組和常規(guī)護理組各38 例。綜合護理組中患兒平均年齡(2.59±1.25)歲;疾病分型:其中陰莖頭型 3 例、陰莖體型33 例、陰莖陰囊型1 例和會陰型1 例;常規(guī)護理組中患兒平均年齡(2.48±2.58)歲;疾病分型:其中陰莖頭型 2 例、陰莖體型 35 例、陰莖陰囊型1 例;兩組患兒一般基線資料均保持同質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規(guī)護理組患兒采取常規(guī)兒外科常規(guī)護理措施,包括術前各項檢查、一般護理、術前準備,術后的病情觀察、用藥指導及生活指導等。綜合護理組患兒采取綜合護理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1.2.1 術前護理。①術前準備:術前用溫肥皂水清潔患兒陰莖及陰囊皮膚皺褶處,防止手術污染。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多與患兒互動交流,并指導家屬多與患兒交流溝通,多陪同患兒,從而減輕患兒對手術的恐懼,提高治療依從性,保證手術順利進行。③胃腸道護理:術前1d 進流質飲食,術前8h 禁食,術前4h 禁飲水,術晨給予開塞露鈉肛,送手術前解小便。
1.2.2 術后護理。①疼痛護理:術后患兒因手術創(chuàng)傷會引起不同程度疼痛,評估患兒疼痛,疼痛較輕者給予舒緩療法,較重者按醫(yī)囑給予鎮(zhèn)痛藥。②導尿管護理:妥善固定導尿管,采用增加固定支點方法,防止尿管晃動引起疼痛。多飲水,保持患兒導尿管通暢,觀察并記錄患兒尿液顏色、性質和量;每日匯涵術泰消毒尿道口兩次,防止尿路感染;指導家屬陪護患兒,防止患兒因不適自行拔管。尿管一般出院后2 周拔除,要對家屬做好管道護理宣教。③并發(fā)癥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征、觀察外露龜頭顏色是否紅潤,如有蒼白或黑紫要立即處理,有無紅、腫、熱、痛等情況;注意傷口保持清潔干燥,如出血較多,要報告醫(yī)生處理;遵醫(yī)囑給予抗生素,防止感染。
1.3 觀察項目 治療依從性:患者出院時,應用我院自制的治療依從性調查表進行評定,滿分為100 分,分數越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越好;疼痛情況:采用VAS 疼痛量表[2]進行評定,滿分為10 分,分數越高患兒越疼痛;比較兩組患兒傷口感染、切口尿瘺、尿道狹窄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3.0 軟件對統(tǒng)計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取t 檢驗分析,計數資料采取X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合護理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及疼痛評分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見表1;且綜合護理組患兒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見表2。
?
?
小兒尿道下裂是小兒泌尿外科比較常見先天性的尿道畸形,患兒主要表現為無法站立排尿,陰莖呈彎曲畸形,如不及時治療將會嚴重影響患兒正常生活。目前臨床上治療此病的方式主要是手術,但手術創(chuàng)傷引發(fā)的疼痛會導致患兒不配合治療,從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增加。為保證手術效果,完善有效的護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3]。本研究結果表明,我院對小兒尿道下裂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后,綜合護理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綜合護理組患兒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且綜合護理組患兒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
綜上所述,將綜合護理應用在小兒尿道下裂圍手術期患兒,可有效縮短患兒拔管時間、不僅可提高患兒依從性,還可降低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