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曼莎
摘要:學習策略的正確選擇可以簡化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效果,改進學習模式。以泰語為母語的成功的漢語學習者,普遍表現(xiàn)出平衡、全面與高效的漢語學習特征。因此,對于泰國的漢語學習者而言,要圓滿地完成漢語學習任務(wù),關(guān)鍵在于掌握多種漢語學習策略,同時結(jié)合自身的漢語學習狀況選擇科學的學習策略與學習方式。
關(guān)鍵詞:泰國 漢語學習 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H19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8—0094—02
從學習策略視角看,漢語學習者能否選擇適合自身的漢語學習思路,直接關(guān)乎學習漢語的實效。很多泰國的學習者目前都已經(jīng)圓滿地完成了漢語學習任務(wù),這是由于此類的漢語學習者選擇了正確的漢語學習策略,在簡化漢語學習方式的同時,也能識記漢語用法的要點。[1]由此可見,學習策略的正確選擇與使用對于漢語學習者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一、主要采用的漢語學習策略
第一類為元認知的學習策略。元認知的漢語學習策略基本特征在于學習者經(jīng)過摸索,最終確保獲得較好的漢語學習實效。[2]在深入認知的具體過程中,漢語學習者將會不斷探尋使用漢語的方式與機會,并且注意傾聽他人運用漢語對話的方式。學習者在遇到某些錯誤使用漢語的情況時,會深刻記憶并糾正錯誤。由此可見,元認知策略的核心要點在于達到漢語使用技能全面提升的效果。[3]
第二類為社交策略以及情感策略。情感策略的核心內(nèi)容在于學習者經(jīng)常進行漢語交流,通過頻繁的口語交流來反復練習漢語。學習者在社交與表達的過程中,會面對多種表述錯誤,但是學習者并不會由于懼怕失誤就停止表述,而是敢于大膽糾正口語表述。此外,社交策略的核心在于求助于他人,通過運用提問與請教的方式來獲得漢語知識。漢語學習者如果遇到自身無法理解的漢語表述方式,會要求對方重復表述,或者放慢表述速度。[4]
第三類為記憶策略。運用記憶策略來學習漢語的重點在于背誦與記憶漢語語法,并且嘗試在表述時穿插漢語的生詞。同時,學習者還要確保做到緊密聯(lián)系既有的漢語知識以及新知識,在反復練習的基礎(chǔ)上最終達到熟練與完整的口語表述效果。在適當?shù)膱龊舷拢瑵h語學習者也會開展主動的漢語交流,經(jīng)??偨Y(jié)與歸納自身看到或者聽到的漢語用語技巧,以此來深化對于漢語學習的印象。
經(jīng)過以上的分析可見,多數(shù)泰國漢語學習者都習慣選擇元認知學習策略以及社交學習策略,僅有少數(shù)漢語學習者能做到經(jīng)常運用記憶策略或者情感策略來完成漢語學習。因此,在漢語學習的具體實踐過程中,泰國學習者應(yīng)全面均衡各類學習策略,避免偏重某類學習策略而忽視其他策略。
二、使用學習策略的方法
目前,很多泰國友人都開始嘗試學習漢語,并表現(xiàn)出強烈的興趣。而漢語本身具有明顯的語言復雜性及抽象性,因此,作為漢語的語言學習者,應(yīng)當掌握靈活與科學的漢語學習方式。[5]在提升漢語學習實效的過程中,重視如下要點:
1.均衡利用多種漢語學習的方式與策略
漢語學習的整個過程都具有循序漸進的基本特征,因此,漢語學習者要保持足夠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同時,漢語學習者應(yīng)結(jié)合當前的漢語學習階段狀況,靈活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與學習策略。漢語學習者只有做到了均衡利用多種不同類型的學習策略,才能確保更好的漢語學習綜合效果。反之,如果僅限于單一的漢語學習策略,那么很難在短時間里獲得最佳的漢語學習實效。綜合運用多種學習策略對于提升漢語學習實效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漢語學習主要策略包括元認知策略、社交策略以及情感策略等,多數(shù)泰國學習者仍局限于選擇某個單一的策略,并未真正做到平衡各種學習策略。[6]為了改進漢語學習的現(xiàn)狀,泰國學習者應(yīng)當認識到結(jié)合利用多種策略給自身漢語學習帶來的便捷性,尤其應(yīng)當做到善于利用社交與情感層面的學習策略。在平日的人際交往中,學習者應(yīng)當不斷自我鼓勵,大膽運用漢語來完成溝通與交流。
2.經(jīng)常進行口語交流
語言學習能否獲得最佳的學習成效,決定于口語交流的頻率。因此,漢語學習者如果僅限于記憶與背誦的學習方式,是無法做到成功運用漢語來完成多種日常交流的。漢語學習者要重視口語交流,確??谡Z交流的頻繁性與常態(tài)化。
除了具備口語交流的意識,還要具有良好心態(tài),不去過多擔憂自己將會出現(xiàn)的表述上的誤差。實際上,多數(shù)的泰國漢語學習者都會受到熱情的歡迎與耐心的幫助,因此不必擔憂被嘲笑。只有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才能快速進步。
3.運用聯(lián)想記憶增強漢語學習的印象
漢語語法具有多變性,因此在初學漢語時,很多外國學習者都會感到難度很大。泰國的漢語學習者需要不斷運用聯(lián)想記憶等多種學習方式。例如,在遇到近似的漢語用法以及詞匯時,學習者可以自制卡片以便于強化記憶,并且善于運用知識遷移的方式來加深漢語學習印象。通過積累經(jīng)驗,漢語學習者就會擁有更加靈活的學習思路以及學習方式。
三、結(jié)語
泰國學習者在初次接觸漢語時,會感覺漢語晦澀難懂,但是如果掌握了科學正確的漢語學習方法,就會提高漢語學習效率。在使用不同的學習策略時,漢語學習者要結(jié)合自身的漢語學習現(xiàn)狀,針對現(xiàn)階段的漢語學習難點來選擇學習策略。漢語學習者應(yīng)靈活使用學習策略,確保實現(xiàn)高效的漢語學習目的。
參考文獻:
[1]郭素紅.留學生性格傾向?qū)h語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J].高教學刊,2019(4):17—19.
[2]孫寧寧.學習者策略研究與留學研究生漢語教學[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20(2):138—140.
[3]王茹,任美琪.留學生漢語學習APP界面的用戶體驗提升策略研究[J].包裝工程,2018,39(22):246—250.
[4]黃章鵬.激發(fā)和培養(yǎng)漢語國際教育本科生學習動機的意義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1):37—38.
[5]三井明子.日本留學生漢語自主學習能力調(diào)查分析[J].漢語學習,2018(4):88—95.
[6]張勇.泰國成功漢語學習者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研究[J].漢字文化,2018(14):26—29.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