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谷鑫/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
張彭春(1892 -1957),字仲述,1892年4月生于天津,其父張久庵(1834-1909)先生彈得一手好琵琶,人送外號“琵琶張”,他經常帶著年幼的張彭春出入戲院,耳濡目染之下,張彭春從小就對戲劇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16年,張彭春留學回國,自此開始了他在天津的話劇活動。他發(fā)展南開新劇團,實踐了導演制,還改編了大量的世界名劇,培養(yǎng)了大批的戲劇人才,他為我國早期話劇藝術的形成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話劇在北方的奠基人”。
本世紀初,張彭春專題研究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相關研究論文陸續(xù)發(fā)表,其中重要成果有:黃殿祺的《話劇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張彭春》、龍飛的《南開話劇與第一導張彭春》,郭武群的《張彭春對中國話劇的三大貢獻》,等等。近年來隨著研究視野的開拓,又有王曉晨的《中國第一位話劇導演張彭春對于歐美“寫實主義”的中國探索》、陳元峰的《張彭春與中國話劇現(xiàn)代化》等研究論文發(fā)表,從不同角度深化了這一研究領域。
一直以來,對于張彭春戲劇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他早期所創(chuàng)作、編導的《外侮》、《新村正》等幾部作品,即以戲劇類型來分,主要研究對象是他的悲劇作品。本文則以他所編譯、執(zhí)導的喜劇作品為研究對象,探討其作品中的喜劇藝術及其現(xiàn)代意義。
本文中張彭春的喜劇作品泛指他所翻譯、改編和執(zhí)導的戲劇作品,如《財狂》(張彭春、曹禺譯)、《誰先發(fā)的信》(張彭春譯),以及他的學生張平群改譯、張彭春執(zhí)導的《求婚》、《打是喜歡罵是愛》、《虛偽》等劇,在翻譯和執(zhí)導過程中,這些劇作均經過張彭春的改編,體現(xiàn)了他對于喜劇藝術的理解和思考。
《誰先發(fā)的信》的原作者A.A.米爾恩(A.A.Milne,1882-1956)是英國著名劇作家、小說家、童話作家和詩人,也是風靡世界的兒童文學作品《小熊維尼》一書的作者?!墩l先發(fā)的信》敘述的是麥哲生先生的未婚妻佩蒂與房客白先生圍繞一封信所產生的矛盾,佩蒂此前背叛了麥哲生,與一位男青年亨利私下約定結婚后給麥哲生寄了一封分手信,沒想到亨利在結婚的當天失約了,佩蒂便趕來取回分手信。房客白先生一定要將所收信件轉交給麥哲生,兩人因此發(fā)生了爭執(zhí)。交談中白先生得知佩蒂的姓名,交給她一封麥哲生所寫的信,麥哲生在信上說,他已經和另一位含瑞女士結婚。白先生得知后,提議仍將佩蒂寄來的分手信送交麥哲生,以郵戳的日期證明佩蒂先于麥哲生提出分手,并且自己和佩蒂結婚,以幫助佩蒂報復麥哲生。
這一出荒誕鬧劇看似是各種巧合所造成的,實則劇中所有人物都是該劇所諷刺的對象。張彭春的學生——曹禺先生在多年后指出:“南開新劇團是我的啟蒙老師,不是為了玩,而是借戲講道理。他告訴我,戲是很嚴肅的,是為教育人民、教育群眾,同時自己也受教育?!敝南矂∽骷冶尽き偵赋觯矂⊥瘎∫粯?,都有讓人受到教誨的作用,差別僅在于喜劇關心的是愚蠢的人、社會上的謬誤;而悲劇處理的是人類的罪惡,即人類對一種更深刻的道德的背叛。也就是說,喜劇同悲劇一樣,可以起到教育作用。
獨幕劇《虛偽》也表現(xiàn)出喜劇的諷刺、教育作用,一對夫婦外出看戲歸來,發(fā)現(xiàn)家里進來一個賊,這賊見到主人竟然不躲不閃,反而用花言巧語說服夫婦倆,即如果賊偷不到東西,夫婦倆在鄰居面前就會臉面無光。于是夫婦二人不僅在新聞記者面前幫賊隱瞞了身份,還將家里值錢的物件拿出來讓賊一一挑選。該劇對人的虛榮心理加以辛辣的諷刺。正如《喜劇》一書所指出的,喜劇的諷刺針對的是“尊嚴的墮落”、“生活表面上的種種荒謬”、和“罪惡與腐敗社會現(xiàn)象之深刻的不合理性”,即社會與人性的荒謬和不合理性。
《財狂》(三幕?。└淖g自法國作家莫里哀的五幕喜劇《慳吝人》?!敦斂瘛犯淖兞恕稇a吝人》原有的大團圓結局,并得到了較好的評價。鞏思文在《〈財狂〉改編本的新貢獻》文中評價道:
喜劇和笑?。‵arce)最大的分別,便是喜劇的人物性格深刻,笑劇的人物性格膚淺。倘若劇作者只為落得喜劇的結局,忽略劇中人的性格,他的喜劇便不十分成功?!敦斂瘛返母木幈?,要主角韓伯康德性格深刻化,所以就要他的股票完全變成廢紙。實在說,這樣寫不僅沒有拆毀全劇的統(tǒng)一性,卻求得全劇的完整。
關于張彭春話劇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意義,陳元峰在《張彭春早期話劇創(chuàng)作初探》一文中概括道:在張彭春的話劇創(chuàng)作之前,以進化團為代表的文明新戲更多的保留了東方戲劇的傳統(tǒng)質素,從而遠離了西方現(xiàn)代話?。欢鴱埮泶褐暗哪祥_演劇雖然有意識地追求歐美的寫實主義精神,但其受中國古代小說和傳奇劇的影響十分明顯,往往帶有因果報應的痕跡,經常出現(xiàn)離奇的情節(jié),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如《一元錢》、《一念差》等。筆者認為,張彭春所改編的喜劇作品區(qū)別于當時文明新戲和南開新劇團此前的劇作,這些作品在思想內容、人物形象和藝術手法等方面主要承襲自西方的戲劇傳統(tǒng),是地道的現(xiàn)代話劇。
關于喜劇藝術,張彭春有著獨特的見解。他認為,要“抓住”觀眾,就要尊重喜劇所特有的內在規(guī)律,包括那些機智、詼諧的語言和滑稽的人物和情節(jié)。比如,在《誰先發(fā)的信》中,佩蒂在翻看麥哲生的信件時為房客白先生撞見,兩人的對白如下:
他:你好呀?對不住,嚇你一跳。
她:是的。因為錯認人了。我嚇得特別厲害。
他:那會特別的厲害,自然啦。
她:我以為你是麥哲生先生。
他:我恐怕我不是吧。
上述對白類似于西方話劇中“讓步反擊”的語言藝術形式,語言風趣幽默,白先生和佩蒂唇槍舌戰(zhàn),你來我往,熱鬧非凡。
對于《財狂》的改編,男主角韓伯康德的出場經過張彭春的精心設計,改為讓他反復的、狠狠的大聲罵聽差,聽差嚷著,“誰敢偷你,誰能偷你呀!”然后,他再揮著雞毛帚,追趕著,從幕后跳出來,達成吸引觀眾注意力的最佳效果。
在張彭春改編的喜劇作品中,除了戲劇語言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還有喜劇場景的設計和滑稽情節(jié)的運用。以上改編所取得的藝術效果是不同凡響的,在上演根據契訶夫的《求婚》改編的同名喜劇時,由于全劇的語言、人物性格與情節(jié)均十分滑稽,當時南開禮堂中學生觀眾反響熱烈,竟然由開懷大笑,發(fā)展到齊聲哄叫、同時頓足,結果將禮堂二樓天花板的白灰震下了一大片。
取得較好的舞臺效果的方式方法,或許張彭春早在談話中有所揭示。1928年3月,他在南開瑞廷禮堂講藝術生活的要素,談到藝術創(chuàng)造,他說:“不論多么熱烈的情感,只要用某一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成為藝術品的,它的律動總是靜的、淡的。凡是偉大的作品,全是在非常熱烈的情感中,含著非常靜淡的有節(jié)奏的律動。把無限的熱情,表現(xiàn)在有限制的形式中,加以凝練、凈化,然后成為藝術品。這就是藝術作者的犧牲。藝術之所以為藝術者就在于此。”為了使觀眾產生滑稽幽默的感受,就需要劇作者和導演運用種種技巧,用有限制的形式蘊含、表達其中的感情。比如張彭春的喜劇結局中往往出現(xiàn)“劇情突變”的情節(jié)設計,這一形式與小說中“歐·亨利式結尾”達成效果類似,使觀眾產生情節(jié)既出乎意料,又存于情理之中的感覺。在《誰先發(fā)的信》的結尾,白先生竟然和佩蒂結婚,以幫助佩蒂報復麥哲生。《虛偽》的結局中,賊將拿走的值錢字畫又送了回來,因為女主人早就將之調了包?!皠∏橥蛔儭奔记傻倪\用,會產生滑稽的場面,也會使觀眾產生“被命運嘲弄一場”的心理感受。
綜上所述,張彭春在戲劇方面所做出的貢獻,促使中國戲劇向現(xiàn)代化方向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其喜劇作品是其戲劇現(xiàn)代化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張彭春所改編的喜劇是現(xiàn)代話劇,主要承襲了西方的戲劇觀念和藝術技巧。他的喜劇作品實踐著他的“現(xiàn)代化”主張,注重戲劇的諷刺、教育作用,還從思想內容、人物形象、藝術表現(xiàn)等方面體現(xiàn)出了話劇的現(xiàn)代化特征。
注釋:
①黃殿祺.曹禺和他的恩師張彭春,話劇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張彭春[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225.
②[美]莫恰.喜?。跰].北京:昆侖出版社,1993:4.
③夏家善,崔國良,李麗中,編著.南開話劇運動史料:1909-1922[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59.
④陳元峰.張彭春早期話劇創(chuàng)作初探[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9):61.
⑤夏家善,崔國良,李麗中,編著.南開話劇運動史料:1909-1922[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469.
⑥黃殿祺.曹禺和他的恩師張彭春,話劇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張彭春[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