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勇剛
【摘 要】隨著我國數學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數學教育事業(yè)的多次改革實則是為實現現代化數學教育做貢獻,在教研活動中,教師要明確活動中心,正確看待和認識,因為現代化數學教育不同于傳統(tǒng)數學教育中的單一、枯燥的講解,更多的是運用數學教育技術在數學教育實踐中的作用,使數學教學更為輕松、簡單、高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全面地接受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性和創(chuàng)造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研活動;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136-01
新課標下發(fā)以后,課程改革相關理念和教學行為被大力宣揚,但是只有教師將其真正貫徹落實到思想與行動當中,才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課程實施中,教師對授課過程進行重新審視與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國社會經濟高速運轉的情況之下,相關教育機構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調整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數學新課程。
一、小學數學教研活動開展的重要性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與未來,是民族的未來的脊梁。培養(yǎng)新時代的精英人才應當從娃娃抓起。小學生數學教育是為中學乃至大學的數學教育打基礎的。開展適齡兒童義務制教學工作,對綜合提升我國人民素質與能力有著深遠的作用與意義。教育部和聯合國相關組織花費五年時間對小學教學做了充分的調研與研究工作,得出了一系列結論:高水準的小學生數學教育為中學數學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孩子今后生活與學習起了很大幫助,并且對他們學習智力的培養(yǎng)也是不容忽視的?,F如今,我們國家部分地方小學生數學教育發(fā)展得很緩慢,或者是干脆停滯不前,拉大了地區(qū)差距。小學生數學教育是一切數學教育的開端,提升小學生數學教育質量是我們國家學前數學教育乃至整個數學教育體系發(fā)展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大量的教學教研,還需要小學生教師擁有著高超的教學技巧,才能夠保證小學生數學教育的高質量進行,因此,進行教學前的教研活動就十分有必要。
二、小學數學教研活動有效性提高策略
1.深入學習強化認識。
在小學數學教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學習強化認識,因為小學生數學教學中涉及到的數學教育種類眾多,小學生個性化數學教育、小學生自主性數學教育等,各項數學教育中均有其獨特性和特殊性,但縱觀各項小學生數學教育,也均有普遍性。學習的內容能夠相互結合,各項小學生數學教育內容之間相互借鑒、相互影響、相互促使、相互提高,才能培養(yǎng)新世紀的多元化、復合型人才。我國傳統(tǒng)數學教育培養(yǎng)的人才較為單方面,創(chuàng)新、科研能力較差,通常理論過硬、實踐不足,通過數學教學系統(tǒng)的整體化調整,數學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發(fā)揮整體優(yōu)勢,使各項小學生數學教育中形成一種互聯效果,為信息共享、流通提供平臺,方便各項小學生數學教育之間的相互借鑒和學習,使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更具綜合性。因此,加強教師的數學教育技術、提高數學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實踐中的作用,使數學教學更為輕松,數學教學系統(tǒng)更為豐富。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現代化數學教學方法中融入多種科學技術,從而形成數學教育技術。數學教育工作者準確、充分掌握數學教育技術,并利用數學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系統(tǒng)性、創(chuàng)新性和科研性,從而達到新世紀人才需求標準。
2.借鑒有效的教研管理方式。
通過借鑒有效的教研管理方式,對自我小學生數學教育系統(tǒng)進行改革,并且通過政府與國家的宏觀調控、正確引導是推動小學事業(yè)發(fā)展的核心動力,它的管理質量對小學機構數學教育質量是關鍵性因素,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對小學生數學教育機構的加強教研管理是我們當務之急的任務。我們不但要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與權利,還要綜合提升政府管理的能力。小學教育是基礎,對政府責任的明確是勢在必行的。政府應讓公共財政資金為小學費用承擔一部分責任,并將相關經費籌措列為重點建設項目。小學老師是小學事業(yè)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的生存環(huán)境對師資隊伍穩(wěn)定與否及師資水平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相關政府部門要通過多種方法提升老師的福利待遇與社會地位,對表現優(yōu)異者特別給予嘉獎,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讓他們能真正安下心來一心撲在數學教學工作當中。
3.良好的教師效力發(fā)揮。
眾所周知,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師,所以現在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面,教師必須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從科學研究方面入手,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大量研究,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了解與掌握,對教學內容進行按部就班的分析,對教授方式方法進行認真地研究,在備課時對課程內容做好安排,進而把每一堂課教好。教師想要教好一堂課,必須在備課時下足功夫。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是針對書本備課,教師怎么樣教授,學生就跟著怎么樣去學習,通過教師對所教授內容的理解來左右學生,可以理解為學生完全是被動的學習。而在新課程標準之下,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更新了教與學的內涵:它認為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是共同的組成部分,師生應該是合作互利中一起學習、共同進步,最終達到雙贏的結果;對學生這一主體的要求也應當予以重視,對學生從前所擁有的知識或者是經驗給予足夠的尊重,結合學生自身幫助他們提高與發(fā)展,對學生合理的特質發(fā)展予以鼓勵,引導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掌握學習主動權和對知識的探究能力。
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是證明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將教育事業(yè)不斷改革,數學教育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才能夠使學生更為主動、積極、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使學習更為輕松,從而使教學效率提高。數學教學技術就是通過教研活動進行相互經驗的學習和汲取的,因此,開展更為完善體系的教研活動,才能夠保證數學教師之間進行經驗的相互交流,才能夠保證更多更好的小學生數學教學方法被應用到實際的數學教學活動當中,為小學生數學教學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進而促進我國整體小學生數學教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小敏.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8):115-119.
[2]唐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學周刊,2016,(20):119-120.
[3]李星云.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1):45-48.
[4]魏雪峰,崔光佐.小學數學學習困難學生“一對一”認知診斷與干預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6,(02):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