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松
摘 ?要:經過數十年的發(fā)展,民辦教育也已變成我國教育事業(yè)中重要的一個構成部分。但是,這其中大部分民辦高校均存在規(guī)模偏小、辦學條件較差等問題。在我國經濟、社會持續(xù)高速成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公眾化是一種必然的客觀趨向。這種趨勢為民辦高校帶來了新的機遇。該文旨在通過人類學角度對這種客觀條件下民辦高校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進一步研究,以得到對其發(fā)展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人類學 ?民辦高校 ?生態(tài)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C91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c)-0138-02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當前推進高等教育公眾化的大背景下,社會上涌現出一大批民辦高校。這些高校中,不乏教育水平高、成果優(yōu)秀的學校;但就大多數學校來說,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如辦學條件差等問題。究其原因,與民辦高校所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密不可分。而從人類學視角看,對這一環(huán)境又能有不同的看待角度。
1 ?民辦高校的現狀及尷尬
結合中國民辦高校發(fā)展歷史及現有情況,筆者簡單地將其現狀和尷尬之處做一總結。
1.1 民辦高校的現狀
自20世紀80年代國家許可恢復開辦民辦學校以來,民辦學校大量涌現。民辦高等教育已變成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蓬勃成長的民辦高校已變成中國高等教育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現在各種各樣的民辦高校都通過素質改變、形象樹立等方式不斷地增強學習的范圍和學習規(guī)模,提升現在的教師質量和學習環(huán)境,為現在的社會工作培養(yǎng)了許多人才,對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yè)有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現在民辦高校的規(guī)模較小,并且發(fā)展緩慢,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撐它內部的發(fā)展。而通過類比國外發(fā)達國家民辦高校的現狀就可以得出,國外發(fā)達國家,民辦高校大多是通過社會募資的方式來收集信譽和獲得資金,而現在我們國家的民辦高校受到社會各界投資的金額較少,并且也缺少一定的政府資金扶持,使得現在的資金周轉困難。這也是現在民辦高校在我國口碑較差的原因造成的。
1.2 民辦高校的尷尬
縱觀全局,普通民辦高校廣泛碰到的問題是生源危機。目前招生形勢一方面是公辦學校熙熙攘攘、門庭若市;另一方面是民辦學?!伴T前冷落鞍馬稀”的尷尬局面。
縱觀這一冷一熱的局面,固然有歷史的、社會的、觀點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卻還在于民辦高校自身。眾所周知,中國的民辦高校起步較晚,無論是辦學規(guī)模、辦學條件,還是教育質量或辦學特性,與公辦院校比較仍有很大距離。民辦教育在自身的成長過程中也呈現了一些不如人意的形跡,存在著一些問題[2]。通觀目前民辦高校的近況,實施學歷教育的普通高校類民辦院校,由于審批嚴苛、門坎較高,一般都比較正式;而其他實施非學歷教育的民辦高等教育機構,則由于審批較寬松、要求較低,許多是倉皇上馬,完全不具備相應的興學前提,使得大量“三無”學校充斥其中,因而問題也相對較多,面臨生存危機的也主要是這類學校。
影響現在民辦高校內部教育發(fā)展的最大問題就是不平等。民辦高校教師和公辦高校教師在受到國家的福利比例差距非常大,并且民辦高校領導的工資數量也比公辦高校少很多,而且受到的社會待遇和社會地位也比一般的公辦高校低。而且現在大多數人認為民辦高校只是一種人民來組織的一種盈利企業(yè),而非專門用來教育學生的教育機構,是企業(yè),這也就使得現在民辦企業(yè)在社會業(yè)界的口碑不好。而且民辦高校老師在許多時候,他們的三險一金也沒有很好的保障,這又使得他們在日常生活以及各種出行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障礙,也就阻礙著民辦高校的發(fā)展。
2 ?人類學視角下民辦高校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結合上述民辦高校發(fā)展現狀及尷尬之處,又知人類學是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面研究的學科。筆者將從人類學視角分析造成此境況的外圍生態(tài)環(huán)境。
2.1 中國教育文化傳統(tǒng)影響
眾所周知,中國自古推崇文化教育,重視對讀書人的培養(yǎng)。這種培養(yǎng)方式下,由官府設立的公學較受民眾的信任,而中舉后的文人也更多會進入太學接受培養(yǎng)。私塾教育一方面多為有錢人家子弟享用,另一方面,私塾培養(yǎng)出的人才不能保證有所仕途發(fā)展。在這種傳統(tǒng)背景下的中國教育至今也保持著公立高校享有更好的教育資源、擁有更好的教學水平與質量等的受到優(yōu)待的生態(tài)[3]。反之,民辦高校多由私人興辦,在教育資源、政府政策等方面不具備較好的條件,因此生源質量也相對不高,升學率相對較低,又反而給學校帶來了不好的影響,使民辦高校處于一個較差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之中。
2.2 民辦高校創(chuàng)辦人的影響
一個高校的創(chuàng)辦人直接影響一所學校的學校文化、學校教育發(fā)展方向等重大問題。就目前現狀來看,顯然,公立高校由政府創(chuàng)辦,其一切師資、選址、教學資源等均由政府負責。這從一方面給予了生源基本教育質量的保證,讓學生對此類高校有天然的信任感,由此讓學校也處在了較好的環(huán)境之中。而民辦高校創(chuàng)辦人可能是個人、可能是某個團體,這種私立的直接結果就是在學??陀^環(huán)境上會使生源有不信任感,學校也相對會處于較劣勢的地位[4]。并且,公立高校與民辦高校在同為青少年提供教育的同時還存在一種競爭關系,這種競爭也迫使民辦高校處于不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3 ?優(yōu)化民辦高校發(fā)展環(huán)境的建議
3.1 提升民辦教師福利待遇
要對現在民辦教師的地位做出調整,并且提升現在民辦教師的待遇以及日常福利,保障民辦教師的日常生活出行。并且國家教育管理部門也要加強對民辦教師的考核制度,從而提升民辦教師的選拔標準,用來提升民辦教師的基本素質,來提升他們自身的口碑,而且政府要對原民辦教師退休后的待遇予以加強、提升,使得民辦教師和公辦教師在退休后受到的退休金待遇以及各種福利相當,從而大力提升民辦教師的社會影響力。同時政府要對貧困民辦學校內部的民辦教師加以扶持,使得民辦教師能夠有著充分的三險一金作為最基本的工作保障。并且國家要監(jiān)督民辦學校,確保民辦學校的收入中能有30%以上用來民辦教師的待遇提升。
3.2 增加自主招生權
增加民辦學校的自主招生權,為民辦學校開設更多的自主專業(yè),并且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開設自主的價格標識,能夠自己來制定招生規(guī)模、招生范圍來自行地選擇學生,用于現在民辦高校的學習發(fā)展空間,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目前在許多縣市區(qū)都已經采取了這種方式來擴大民辦學校的招生規(guī)模,從而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教育需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民辦學校一定的尊重和一定的教育自主控制,在符合現代法律法規(guī)的同時,加大民辦學校的招生力度,提升民辦學校的整體實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民辦高校已是中國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數量眾多,多數學校也盡量提高教學水平、教育資源,為不少學生提供了上學之所。但從人類學角度上說,由于社會教育文化、創(chuàng)辦人等原因,民辦高校的境況不是很好。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與此問題有關方應著手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努力推動高校教育均等,為民辦高校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王偉.民辦高等學校高質量發(fā)展研究[J].高教學刊,2019,98(2):71-73.
[2] 梁克蔭.民辦高等教育資源的發(fā)展環(huán)境和配置機制[J]. 民辦教育研究,2017(4):24-26.
[3] 陳思穎.從“局外人”到“局內人”:人類學視角下再識“教師研究”[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8,38(6):74-79.
[4] 毛勇.中國公辦、民辦高校公平性透析:競爭的視角[J].教育學術月刊,2018(8):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