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麗
摘 要 伴隨教學改革,閱讀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英語教師要做到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是讓學生愛上閱讀,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據(jù)筆者多年的閱讀教學實施反思和經驗特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關鍵詞 英語閱讀;閱讀技巧;拓展練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9-0064-01
英語閱讀教學方法一直以來眾說紛紜,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方法,但還是很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遇到閱讀,學生要么避而不見,要么就瞎蒙,這讓老師和學生都苦不堪言,那么,英語教師應該如何抓住語言學科特點,理解和掌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在教學中大膽嘗試,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英語教學中,筆者總結發(fā)現(xiàn)學生在英語閱讀中仍然受到各種因素的束縛,教與學不能很好的關聯(lián),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能提高,其主要問題有下面兩點。
(一)不能夠整體感知文章,反將詞匯和句子作為重點講解
英語文章的閱讀,需要在教學上學生讀懂、理解大意、掌握文章的一些信息和分析文章的寫作用意。然而,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卻把詞匯和句子作為主要將解的內容,在閱讀教學中,從講解詞匯,到句子的分析,不厭其煩的分析語法,甚至還存在逐字逐句地分析課文,生怕漏掉哪個重要的知識點,殊不知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教學了,學習單詞、分析句子,這些教學讓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很被動,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從背景出發(fā),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教師交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學生領略大意,分析文章的結構,以時間或故事發(fā)展過程來學習文章,學生學習了文章,掌握了知識,一些詞匯及句子到段落自己主動去學習,學生的語言能力運用方面都得到了提高,達到了教學的效果。
(二)閱讀教學形式單一而且脫離實際
隨著課改的發(fā)展,現(xiàn)在課本包括資料中的閱讀材料都很豐富,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古今中外的歷史故事人物傳奇等等,都能很好地拓展學生的眼界和知識層面,因此,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就應該告訴學生這個材料的知識背景,提供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有個大體了解,降低閱讀難度并且提起學生閱讀興趣,但有些英語教師閱讀教學方法和形式單一,教學中師生交流范圍無法擴展,仍然停留在課本上,不能夠向更深的層面擴展,從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一)詞組閱讀法,閱讀文章時,同學們在一個詞組或意群內是不應該停頓的,要不然就會影響對文章的理解。有些學生經常逐字逐句的進行閱讀,遇到稍有不會的單詞都要查字典,這種閱讀方式不僅影響閱讀速度而且影響閱讀效果。因此,學生應該學會詞組閱讀法,快速掃描詞組,對不是很熟悉的詞也會通過上下文加以理解,進行猜測,這樣會讓閱讀速度明顯提高,而且對文章的內容以及主旨大意有了很好的理解。
(二)跳讀法,所謂跳讀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略讀文章,獲取文章的主旨大意,這個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目的選擇性的閱讀文章,忽視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細節(jié)問題,這樣,就能很快的找到文章的大意,同時也加快了文章的閱讀速度。當然跳讀時要學會抓關鍵。也就是所謂的找主題句,找到每個段落的主題句,最后總結出全文的主題思想。一般情況下,主題句會出現(xiàn)在每段的段首或則結尾處,全文的主旨大意一般出現(xiàn)在第一段或最后一段,如果夠細心,學生都不難發(fā)現(xiàn)這個閱讀的規(guī)律。
(三)尋讀法,顧名思義,這種方法就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帶有目標的快速準確的閱讀并尋找答案。然后進行摘抄或者標記,做到又快又準。
三、課外拓展,加大閱讀層面
近年來,教材里面引用的閱讀內容面廣,題材也很豐富,這些能很好地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但是僅僅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學生還需要加大閱讀面,有選擇有計劃的進行一系列課外閱讀,幫助自己提高閱讀水平積累詞匯量。
四、結語
總之,只有學生具備了積極主動性和自主探究的精神,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擴大閱讀面,豐富了知識結構,才能更好地提升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清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及方法探究[J]中學生報教研周刊2016,4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