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卿
【摘 ? 要】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實施任務教學法必須要注重師生的互動,必須要堅持分組教學的模式,要做好課程設計工作,必須要注重評價環(huán)節(jié),建立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價體系。
【關鍵詞】 ?任務型;初中;英語;教學
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基于任務型開展英語教學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做好任務的設計工作,通過任務設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習內(nèi)容,做好任務過程性控制,加強教師的引導性,堅持以小組為形式教學法,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更好的發(fā)展空間。
一、任務型教學要加強師生互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師生的互動,不僅要通過提問進行互動,更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敢于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完成英語學習任務,提升英語教學質(zhì)量。
如《Teenage problems》課程教學中,在summary環(huán)節(jié)中,有對內(nèi)容從問題原因角度進行分析的部分,problems環(huán)節(jié)是:She hardly has spare time for her hobbies,在causes環(huán)節(jié)中的回答是:She often stays up late to do her exercises,以及后面的feelings環(huán)節(jié)。在這個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依托三環(huán)節(jié)營造的良好學習氛圍,提出了你和她有沒有相同的problems?如果有,你的原因是哪些呢?你的hobbies有哪些的,你是如何deal with(處理)他們呢?通過布置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學生在思考中對內(nèi)容理解更加透徹,此時我要求學生用英文的方式表達處理,你是不是有和她一樣的問題或者你的問題是什么,產(chǎn)生的原因。學生初期的問題,基本都是圍繞著hobbies開始的,內(nèi)容也大同小異,但隨著學生討論時間的增加,部分學生開始討論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引導,同時部分學生直接就說出了自己對英語的看法和學習英語中存在的問題,還有的指出老師在布置任務時對自己造成的困擾,這些討論內(nèi)容真實反映出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心理,因此我根據(jù)學生的問題,特別是關于英語方面的問題,與學生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不是站在講臺上高談闊論,而是走下講臺,去到學生身邊解決學生遇到的Problems,在解決學生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升個人能力,分析遇到的問題和原因從而為學生解決困擾提出具體的思路。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后續(xù)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性明顯提升,課堂的參與性和完成任務的速度明顯加快,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任務型教學要堅持分組教學
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開展任務教學法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分組教學的理念,通過學習小組來完成教學內(nèi)容。教師在實施任務型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分組教學,依靠小組來完成任務,做好教學設計。
如《Growing up》課程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在Reading部分布置一些問題,讓小組進行討論并回答,如問題Read paragraph 3 and answer,然后設計幾個問題,讓小組內(nèi)討論并回答,這種方式看似堅持了分組教學的方法,但實際上由于每個小組都只完成一個任務,因此,部分小組組內(nèi)的成員會依靠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進行回答和學習,而其他人參與度比較低,存在感比較差,無法真正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我轉變了教學的思路,在布置任務問題時不在是局限于一個章節(jié),而是讓學生Read quickly and answer,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快速閱讀內(nèi)容,同時按照每一段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回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并調(diào)動學習小組的積極性。因為,閱讀全文并回答問題,即便是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可以完成,而且還無法完全得到理想的答案,因此小組內(nèi)必須要做好學習任務的設計,每個人一段閱讀,然后回答問題找出答案,然后兩兩互換,對比回答問題的答案的方式來確保問題回答的有效性,這樣我在提問的過程中,學生會對內(nèi)容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我選擇paragraph2的問題進行提問,小組內(nèi)是A同學回答問題,如果是paragraph3的問題進行提問,小組內(nèi)可能是B同學也可能是C同學,這就確保了小組內(nèi)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教學目標,有效調(diào)動了學習小組的積極性。
三、任務型教學要做好學習評價
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實施任務教學法必須要做好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學生完成任務的評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任務教學法,給學生布置任務以后,認為學生只需要完成任務即可,對學習評價和任務的完成情況沒有過多進行涉及和考核,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造成任務教學法教學效果不理想情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對任務教學情況的學習評價和完成任務情況分析,提升課程教學質(zhì)量。
如《Art world》課程教學中,我結合教材內(nèi)容和課程內(nèi)容,布置了幾個任務讓學生思考,如Do you often read English newspapers or novels?What do you do when you come cross a new word?讓學生在交流中溝通體驗,同時要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分析如何從上下文推斷一個新的單詞。任務布置以后,學生反饋的結論基本是一致的,從上下文的句子含義入手,還有的說從段落首句來分析,這些都是常見的在閱讀過程中分析新單詞含義的方法。但是,我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已經(jīng)總結出如何推斷新單詞含義的規(guī)律以后,提供了幾篇課外閱讀素材,每一篇的素材中我都用紅色字體標識了新的詞匯,讓學生進行學習和思考,嘗試用自己總結的推斷新單詞意思的方法去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除了個別成績優(yōu)異且個人能力比較強的學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和推斷出單詞含義以外,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推斷出單詞的含義,這說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任務的完成容易做成表面工作,缺少對任務有針對的落實。
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布置任務以后,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任務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和整理,判斷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而查漏補缺。當然學習任務的檢查不可能在課堂上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而是需要配合作業(yè)檢查,學習小組互助等多個方式共同完成,需要教師初期付出一定的辛苦,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和質(zhì)量檢查體系,提升學生學習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