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巧云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qū)中心醫(yī)院手術室,遼寧 大連 116200)
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以及膽囊炎是臨床中常見的需外科手術干預的疾病,近年來,隨著醫(yī)療器械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腹腔鏡手術以其創(chuàng)傷小、操作簡單、恢復快、瘢痕小的特點,已廣泛應用于肝膽外科[1]。由于腹腔鏡手術的優(yōu)勢特點,患者常對術后恢復抱有更大的期望值[2],因此在進行微創(chuàng)手術的同時,醫(yī)護人員應更加重視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筆者回顧性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術的76例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現將護理體會進行總結。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術的76例患者,其中男34例,女42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51.7±3.4)歲,平均發(fā)病時間(4.2±0.6)d,其中,膽總管結石患者24例,膽囊結石患者12例,滿血膽囊炎伴膽管結石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膽囊炎診斷,有手術指征[3],排除手術禁忌證患者,如伴嚴重并發(fā)癥的急性膽囊炎、膽石性急性胰腺炎、膽囊癌、凝血功能障礙、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
1.2 護理方法
1.2.1 術前護理:①知識宣教:多數患者對腹腔鏡手術了解較少,對其信任度不高,從而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護理人員應當利用PPT向患者耐心講解腹腔鏡手術的過程、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方式進行比較,腹腔鏡手術的優(yōu)勢以及預后,同時及時對患者進行溝通,解答患者疑惑之處;同時鼓勵病友之間的相互溝通與交流,消除患者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②術前準備:手術前一天,對術區(qū)皮膚進行清潔,尤其是臍部,刮除術區(qū)可見的毛發(fā),口服30 mL乳果糖,排空大便,減少積氣;術前1晚飲食清淡,避免過飽、高脂飲食,術前4 h禁水,術前30 min予記住0.5 mg阿托品或靜脈注射0.1 g苯巴比妥鈉。③留置導管:術前留置尿管保護膀胱;留置胃管引流胃內容物,避免氣腹引起食物反流[4]。
1.2.2 術后護理:①體位變化:若患者麻醉尚未清醒,取去枕平臥位,將患者頭偏向一側,避免誤吸;麻醉清醒后取半坐臥位,減輕傷口疼痛。②密切觀察病情:患者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體溫升高,術后一天可恢復正常,術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若出現發(fā)熱則及時予以物理降溫,血壓異常則及時報告醫(yī)師,每日注意觀察術口有滲液,保證各類導管的通暢,日常巡視時注意提醒患者不要擠壓、自行拔出導管,密切觀察引流管內液體的量、色、質,記錄24 h出入量及引流情況。③并發(fā)癥處理:由于術中氣腹壓力突然消失,易導致腹腔內毛細血管滲出,術后密切觀察手術切口有無出血;術中麻醉插管影響患者易出現咳嗽、咽部不適感,術后已發(fā)生感染,因此應注意呼吸道護理,必要時予霧化治療,指導患者進行正確有效的咳嗽、咳痰,保證呼吸道通暢;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指導患者正確地進行康復訓練,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及長期臥床引起的感染[5];護理人員一旦發(fā)現引流管內有膽汁樣液體流出,患者出現發(fā)熱、腹痛、腹肌緊張、腹部壓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的表現,考慮發(fā)生膽汁漏,應立即報告醫(yī)師,并予以對癥處理。④出院宣教:囑患者術后低脂飲食,避免暴飲暴食,術后30天內不可劇烈活動;患者若攜帶T管出院,則應詳細耐心地向患者講解如何保護T管,避免牽拉T管,學會如何觀察引流管情況,若出現引流不暢、腹痛、發(fā)熱、切口愈合不佳等臨床表現,及時復診。
76例患者平均手術時長為(67.2±7.5)min,住院時間平均(6.1±1.5)d,所有患者均未出現手術切口感染、膽管損傷、化膿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腸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見表1。
表1 76例患者手術情況統(tǒng)計表
腹腔鏡手術是目前肝膽外科最常見的手術方式,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在手術切口、手術時長、住院時間、術后恢復情況等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6-7];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的不斷發(fā)展,手術器械的不斷改進,以及大眾對腹腔鏡手術的認識逐漸加深,越來越多的患者在有適應證的情況下優(yōu)先選擇微創(chuàng)手術,甚至臨床上也有在腔鏡下完成對肝移植術中對供肝的切取及肝葉切除術[8-9],但另一方面,患者對微創(chuàng)手術的期望值往往較高。若由于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對手術后患者恢復造成影響,醫(yī)患之間可能會因此產生矛盾,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后果。所以醫(yī)護人員應當重視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針對臨床實施效果不斷進行總結和提高,有助于術后患者恢復,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10]。
本研究中,通過回顧性分析在我院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術的76例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總結了在圍手術期護理過程中應當進行一定的知識宣教和心理安撫,增加患者對手術方式、過程及優(yōu)勢的了解程度,增加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度,減少恐懼。焦慮的負面情緒;其次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包括備皮、禁食、通便減少胃腸脹氣等,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術后的巡視過程中應重點關注患者有無發(fā)生并發(fā)癥,密切觀察引流管及傷口情況,及時發(fā)現傷口滲血、感染、膽汁漏、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醫(yī)護人員也應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避免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患者出院時醫(yī)護人員也應及時告知飲食、運動及T管的注意事項。通過以上護理措施,76例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且痊愈出院。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以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的優(yōu)勢在臨床中廣泛應用,為使手術的順利進行及提高患者術后的恢復率,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