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摘 要:在教學活動中,能夠?qū)虒W效果形成關鍵影響的因素就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倘若教師與學生能夠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那么教學效果就比較好;但倘若學生與教師存在劍拔弩張的關系,那么教學氛圍就會過于緊張,影響教學效果。但在此過程中,家長也能夠?qū)熒P系形成影響?;诖?,本文將對家長在師生關系間所形成的作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家長作用 師生關系 作用分析
前言
在學生發(fā)展的過程中,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有效帶動學生的發(fā)展能力,促使學生強化自身的適應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同時也能夠推動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很多教師都認為師生之間應形成上下級的關系,甚至會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過分的管理以及干涉。但在新的教學觀念下,教師與學生應形成朋友關系,教師應平等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推動學生發(fā)展。
一、基礎階段:家長的疏導作用
1.基礎階段師生關系的特點
在初中階段,大部分學生都會形成較為強烈的自我意識以及敏感意識,并且會由于青春期的影響,形成不穩(wěn)定的興趣。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倘若家長不與教師進行溝通,那么教師很有可能就會因為不理解學生,而觸碰到學生的底線,造成師生關系過于緊張的問題[1]。同時,在這一階段,是學生正式脫離自己的幼稚期,走進自己的青春期的一個過程。很多學生在此過程中都會由于過快地更換場景以及環(huán)境,而形成焦慮不安以及自閉的心理。因此,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應與學生形成穩(wěn)定的溝通聯(lián)系,以此舒緩學生的情緒,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幫助。
2.基礎階段家長的影響作用
在初中階段,是學生與家長、與教師距離最遠的一個階段,在此階段,學生會形成強烈的自我封閉意識,也會故意地將自己與其他人進行隔離。對于這一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注重對其進行合理的疏導。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認真去傾聽孩子的想法以及意見,不對其進行打斷,找到孩子形成心理問題的原因;其次家長需要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上進行問題分析,給予孩子信任。同時,在此過程中,家長們需要注意,一定不要憑借自己的客觀思想去決定孩子的情緒,去對孩子進行判斷。比如,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中,由于環(huán)境復雜形勢的變化,很多初中生都會存在較多的心理問題,甚至部分學生會形成較為強烈的憂郁癥。然而,通過調(diào)查,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生了這種病,甚至會以為孩子是故意在撒謊。所以很容易對孩子的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日常的溝通中,家長應尊重自己的孩子,并透過與之交流,獲取相關信息,與教師進行分享溝通,使得教師也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疏導教育。最后,家長可以定期前往學校,對孩子肯定教師的能力,使得孩子能夠?qū)處熜纬尚湃?,從而推動師生關系的穩(wěn)定發(fā)展。
比如,當學生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之后,很容易就會由于自尊心作祟對教師產(chǎn)生抵觸意識。當教師與家長溝通之后,在晚飯的時候,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如下談話:今天看你回家之后的狀態(tài)不太好,在學校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嗎?(此時,即便教師已經(jīng)對家長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家長也應裝作不知情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倘若直接對孩子說你們老師給我打電話了,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意識)。當孩子自己主動地講述出事情經(jīng)過后,家長就可以適當?shù)貙ζ溥M行引導,促使其能夠意識到,教師與自己的父母一樣,都希望自己能夠有好的發(fā)展前景,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從心底里喜歡上自己的老師,從而構成和諧的師生關系[2]。
二、發(fā)展階段:家長的支持作用
1.發(fā)展階段師生關系的特點
在對初中階段的師生關系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一個情況:隨著學生年紀以及年級的升高,其對于教師的依賴性也會隨之降低。比如在初一階段,學生會對自己的教師形成依賴,會聽從教師的意見;但是在初三階段,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基本的思維人格,甚至會故意頂撞教師。因此,在師生關系發(fā)展的過程中,家長們就應該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促使其能夠始終將師生關系維持在初一階段,拉近師生之間的密切性。
2.發(fā)展階段家長的影響作用
首先,在發(fā)展階段,家長應該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發(fā)展形成支持的態(tài)度[3]。就目前的初中教學情況來說,很多家長都會因為師生關系走得太近而形成“吃醋”的狀態(tài),但這也是孩子開始走向成熟、成長的表現(xiàn)。所以家長在生活中應多多地與孩子進行交流,討論自己的教師以及學習,以此強化孩子對教師的好感;其次,在初中階段,由于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深入,教師們也經(jīng)常會要求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手工活動。當學生接收到相關任務后,家長可以與學生一同開展這一活動,并在過程中夸贊學生的老師,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活動參與性,也能夠強化師生間的關系。
三、最后階段;家長的協(xié)調(diào)作用
1.最后階段師生關系的類型
在初三階段,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主要會形成以下幾種狀態(tài):沖突型、回避型、親密型以及順從型。
經(jīng)過分析顯示,在這幾種類型中,沖突型關系、回避型關系是會對學生發(fā)展造成消極影響兩種關系,同時也會對師生之間的關系形成影響。所以,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家長進行溝通,請求家長參與到師生關系發(fā)展中,做好協(xié)調(diào)性的工作。
2.最終階段家長的影響作用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學生與教師產(chǎn)生沖突后,家長作為第三方,是開展協(xié)調(diào)工作最好的人選。但是,在此過程中家長們應該注意,一定要保證自身的公正性, 合理地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4]。
其次,在師生產(chǎn)生問題后,家長應注重安撫孩子的情緒,在私人環(huán)境中與孩子進行溝通,鼓勵其進行情緒宣泄,使得孩子能夠更好地理解家長以及教師,從而提升整體的教育質(zhì)量。
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說教師是與學生接觸最密切的一個人,但是家長的一言一行均會對學生的思維形成影響。良好的親子關系會促使學生形成尊重意識以及關愛意識,在生活以及學習中,會主動地與其他人進行溝通, 也能夠尊重別人的想法,所以在師生關系發(fā)展的過程中,家長所能夠形成的影響是無法忽視的。在這種狀況下,家長們就不應該忽視自身的影響,而是應該主動滲透到師生關系發(fā)展中,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引導,對教師進行協(xié)助,推動師生關系以及孩子的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煥其.家長教師觀對初中師生關系的影響研究[D].廣州大學,2017.
[2]趙瀾波.家長在純潔師生關系中的作用[J].中國德育,2015(19):34-38.
[3]吳春燕.師生課堂沖突現(xiàn)狀及管理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4]郝若平.家校合作:親師互動對學生學習品質(zhì)與心理健康的影響[D].北京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