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fā)展,我國已經步入了信息時代。在信息時代下,計算機的應用變得十分廣泛。了解計算機,學會使用計算機,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計算機技術,對于當今時代的大學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各個高校應當重視大學計算機課程的開放教學改革實踐。本文針對當今大學計算機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對開放課程教學改革實踐進行探究。
關鍵詞:大學教育;計算機;計算機基礎課程;開放大學
中圖分類號:TP3-4;G71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19)21-0065-03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has entered the information age. In the information age,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s has become very extensive. Understanding computer,learning to use computer,and mastering some basic computer technology are very necessary for college students nowadays. Therefo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actice of open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put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re analyzed,and the practice of open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s explored.
Keywords:university education;computer;computer basic course;open university
1? 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的現狀
近幾年來,國家的教育體系發(fā)生了變革,許多學科的教學方式都進行了創(chuàng)新以及改革。由于“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在此基礎上,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都需要依靠大量的計算機人才以及軟件工程人才。因此,未來社會對計算機技術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必然有所上升。同時,計算機相關專業(yè)也成為了高校的熱門專業(yè),每年都會有數不勝數的學生報考計算機技術類的專業(yè),這無疑給各個高校的教師帶來了一定的教育難度。于是,人們對計算機技術以及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提高了重視程度。許多高校領導人以及教育機構的工作人員,對計算機技術的人才培養(yǎng)進行了一定的探究與實踐,眾多高校也對大學計算機課程進行了開放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在此社會背景之下,開放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得到了大力發(fā)展,并且仍在不斷地改革創(chuàng)新。眾多家長以及學生可以看出各高校教學初步改革創(chuàng)新的成效,例如,一些高校增加了帶領學生進入機房進行實踐教學的頻率,增加學校的機房數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升級了機房的計算機設備等,更改了原本的課本教學、模擬考試等遠離實踐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為了能夠給將來的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出更加全面、優(yōu)秀的計算機技術人才,相關教育工作者仍在不斷地實踐與探索。
2? 開放大學計算機課程存在的問題
雖然開放式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擁有如此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但是在這門課程教學的探索發(fā)展中,還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2.1? 教學內容上存在的問題
雖然眾多高校的計算機基礎開放課程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創(chuàng)新,但是在教學內容上的改革不夠徹底。一方面,在內容上,沒有進行充分的修改和內容的增減,缺乏新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人們的生活周邊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的變化,充滿了吸引眼球的事物,高校的大學生更是能夠在學習生活中時刻接觸到新穎有趣的事物。在這樣的情況下,本來就比較枯燥乏味的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如果不夠新穎,很難引起學生的注意,更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隨著當今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日新月異,許多新出爐的技術以及科技成果沒有及時加入學生的教材當中,甚至有的教材仍然是以前幾年或是前十幾年的計算機設備為標準。例如,如今Windows 10的計算機系統(tǒng)已經在大多數計算機中普及了,學生自己所使用的電腦也基本都是Windows 10系統(tǒng),并且如今大多數電腦的設施都是64位操作系統(tǒng)。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高校所使用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材還是以原來的Windows 7,32位操作系統(tǒng)來教學,甚至是更為古老的Windows XP系統(tǒng)。教材內容的陳舊不僅不能夠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還有可能造成操作技術不支持、系統(tǒng)不兼容等情況,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擾。
2.2? 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了解計算機,熟練掌握計算機基礎技術以及熟練操作計算機的人才,因此,實踐應當在教學中得到極大程度上的重視。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僅僅對學生紙上談兵,這樣學生不僅難以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并且一堂課下來,學生的印象也不夠深刻。如今許多高校教師在教學時,就存在著重視課堂講解,而輕視實踐的教學模式問題。同時,許多教師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通常都是PPT講解,書本講解,例題講解或者這幾種方式結合教學,偶爾帶領學生去機房進行實踐講解。這樣的教學模式非常籠統(tǒng),許多學科都可以這樣教學,而十分重視實踐和自主探索的計算機課程,其特色就難以在這樣籠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凸顯出來。高校教師應當舍得課堂的時間,能夠放手讓學生自己操作實踐,自己總結在操作計算機過程中所發(fā)現的問題以及新知識。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允許學生自己帶上自己的電腦,教師提出教學問題,讓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操作實踐,教師在旁邊輔導并且解答疑難。利用一點時間給學生自己操作實踐所獲得的教學效果,也許比兩倍時間的單一講解效果還要好。另外,教師在教學時有可能會急于求成,希望直接教授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軟件應用,帶領學生在短時間內熟悉大量的計算機應用軟件,而忽略了對學生的計算機理論教學。如此一來,學生所學的軟件知識沒有堅實的理論知識支撐,通常很快就會被學生忘在腦后。
2.3? 學生技術水平差異引發(fā)的問題
由于計算機專業(yè)的大熱,不計其數的新生報考了各個高校的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同時,還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即將報考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又由于許多學生操作計算機的技術水平不一,一些學生可能由于喜歡打游戲、喜歡研究軟件、上網等,對計算機十分熟悉,操作嫻熟,并對計算機技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一些學生可能由于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條件等原因,對計算機的接觸少之又少,對計算機操作十分陌生。這給學生帶來的在學習方面的差異是巨大的,譬如,在打字速度上,熟悉計算機的學生已經領先了不熟悉計算機的學生很大一步,打字快的學生在完成一些操作任務時行云流水,而不熟悉操作的學生可能還需要逐個字母打,這樣造成的學習耗時差異就有幾倍甚至十幾倍之多。再加上學生數量之多,高校的教師資源以及教學設施資源就會相形見絀。這給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考驗,教師需要在保證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的情況下,盡量顧及到每一名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是非常困難的。
3? 開放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革新方案探索
3.1? 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和改善
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和更新?lián)Q代,相關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當及時對教材內容進行改善和更新,使教學內容與時俱進。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時關注當今的計算機相關技術發(fā)展情況,因為在如今互聯(lián)網時代下,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廣泛,獲取新鮮信息的速度也非???,若教師或者相關教育工作者沒有及時跟上學生所了解到的新技術信息,那么有可能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知識盲區(qū),從而影響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能否時刻關注計算機方面以及相關技術方面的最新發(fā)展消息,并對教學內容以及教材進行及時地改善和補充,對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在教材的設計上也應當一改以往單調陳舊的刻板風格,給原本就已略顯枯燥的計算機學科帶來一些新穎的設計,相關工作中可以在教材的設計以及排版上下工夫,給教材增添幾分趣味。例如,可以在相關技術知識的講解旁增加一些趣味圖片解釋,或者增添一些計算機發(fā)展歷史等科普知識,這樣既可以在學生學習疲倦時增加一些趣味,又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讓他們能夠更加了解計算機發(fā)展概況等相關知識。此外,教師也需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不斷地充實自己,及時關注和了解最新技術消息,讓自己的知識面能夠跟上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步伐。這樣一來,在教材無法及時補充最新技術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及時給學生科普,解答學生的疑問。
3.2? 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拓展
因為開放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與計算機技術的實踐操作息息相關,因此,課程的教學不能脫離實踐,僅僅依靠課堂講解來進行。教師可以適當壓縮一些重復的或者次要的知識講解的時間,將這些時間留給學生自行操作實踐。教師也可以盡量給學生安排到機房上課的機會,以便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接觸電腦實際操作的機會,在機房帶領學生現場講解、現場教學,這樣就可以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學習印象。同時,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模式革新,還可以開展一些課外活動,以促進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計算機。例如,舉辦一些軟件應用比賽,或者以計算機技術為主題的小游戲等等。將開放課程教學帶出課堂,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而提高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興趣,加深他們對計算機技術的認識。此外,由于學習大學計算機基礎的學生不一定都是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因此,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相應專業(yè)進行了解,將大學計算機的知識與他們所學的相關專業(yè)進行結合應用。例如,教師可以在引導車輛工程專業(yè)的學生學習大學計算機課程時,將汽車應用的Matlab等相關計算機軟件給學生進行普及與講解。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同時,也能將知識應用到本專業(yè)的學習中,一舉兩得。
3.3? 對課程的考試進行革新
在一些高校當中,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試形式還是嚴格按照紙質試題、紙質答題的傳統(tǒng)考試模式,這樣的考試形式難以對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進行有效的考核,也難以對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起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作用。因此,高校相關教育工作者可以對計算機課程的考試形式和內容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例如,課程考核可以完全使用上機考試的形式,這樣能夠對學生平時的上機實踐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們的計算機實踐操作的能力。相關教育工作者還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思考,設計一些合理新穎的考試形式,例如,可以采取考試分數比重加權的形式,將分數科學合理地分配到紙質考試、上機考試以及實踐活動小任務等上面,多方面、多元化地安排考試內容,不僅增添了教學和考試的趣味性,也對學生的學習重點起到了有效的指示作用。
4? 結? 論
開放教育的核心是不要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要局限于陳舊的教學規(guī)則,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大學計算機基礎本就是一門充滿著創(chuàng)新氣息以及新鮮活力的課程,對大學計算機基礎進行開放式教學的改革實踐十分有必要。各高校教師應當繼續(xù)推進這門課程的開放式教學實踐的發(fā)展,爭取為將來的互聯(lián)網時代培養(yǎng)更加卓越、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吳瑰.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分級教學改革與實踐 [J].計算機教育,2019(6):46-49.
[2] 劉心聲.“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12):211.
[3] 原虹,張鴻雁.基于任務驅動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J].梧州學院學報,2018,28(6):104-107.
[4] 白穎妹.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J].陜西教育(高教),2018(11):43-44.
作者簡介:張妮(1981.09-),女,漢族,陜西西安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計算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