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林
摘要:實驗是化學教育的基礎, 也是日常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 利用趣味化學實驗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情景教學, 利用有趣又生動的化學反應場景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深入了解化學知識,提高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性;化學實驗;開展策略
引言
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必要手段,還是學生構建化學理論知識的重要學習途徑,在化學課堂中引入趣味性實驗是必須也是必然的。
一、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應用趣味化實驗受阻的原因
1.1教師教學理念落后
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操作不當容易引發(fā)意外。在初中化學課堂上,許多教師為了避免由于學生操作不當或者其他不可控因素而造成的意外,在進行化學實驗操作時,距離學生較遠,或者只播放化學視頻幫助學生了解化學實驗。雖然這樣的授課方式,避免了意外發(fā)生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缺少實際操作,學生對化學原理的掌握并不扎實,而且對化學課堂的學習興趣也存在不足。
1.2教師欠缺開展趣味性
化學實驗的經(jīng)驗在過去化學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秉持著安全認真的教學理念,注重口述式知識傳授,開展化學實驗的經(jīng)驗有所欠缺,加上實驗活動與課堂銜接生硬等問題,導致趣味性實驗在化學課堂不能有效開展,即便開展也達不到化學課堂教學的要求,更無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課堂教學質(zhì)量。
1.3學生課堂實驗參與度不高
受過去教師集中講授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對實驗觀察總結能力普遍不強。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由于忙于記錄,而忽略了實驗過程中化學對象的反應現(xiàn)象,也無法真切地通過觀察化學實驗掌握化學原理。不僅如此,學生缺乏對趣味性實驗現(xiàn)象的思考總結,缺少與小組成員的合作交流,依舊依賴教師講授,并沒有真正通過實驗操作觀察總結得到提升,因此,學生對趣味性化學實驗的實際參與程度有限。
二、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教育工作中的應用方式
2.1 引入趣味實驗課題,激發(fā)學生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他們最好的教師。 初中學生在三年級開始接觸化學學科,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由于缺乏對化學學科基礎知識的了解, 開始接觸化學知識時容易滋生排斥心理。因此,調(diào)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興趣是初中化學教師的首要教學任務。 化學課程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老師可以利用這一優(yōu)點,借助于趣味化學實驗引導學生探究化學現(xiàn)象的基本原理,為后續(xù)教學工作打下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吹牛奶比賽”實驗探究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的組成。 首先在 2個小燒杯里分別加入適量澄清透明的石灰水, 置于實驗桌上,一個靜置不動,另一個燒杯中插入一根吸管,用嘴經(jīng)吸管向燒杯內(nèi)吹氣,可以觀察到該燒杯內(nèi)石灰水變渾濁,如同牛奶;而另一個靜置不動燒杯內(nèi)的石灰水則無明顯變化。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氣體。
2.2 開展趣味實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趣味實驗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為出發(fā)點,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主動性。但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以學生作為教學任務的主體對象,積極引導其發(fā)現(xiàn)、思考和解決問題,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教學水平。 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借助于趣味化學實驗來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zhì)量。 例如,在介紹金屬鈉的理化性質(zhì)時, 教師可以對課本實驗進行改進,切取一小塊鈉金屬,從濾紙將表面的油漬擦拭干凈,并用少量的棉花將鈉塊包裹后放置在水槽中,可以觀察到一個棉花球在水面上不斷翻滾并劇烈燃燒,如同在水面上滾火球一般。 相比課本實驗,“水面滾火球”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
2.3 借助現(xiàn)代技術 ,提高實驗趣味性
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將現(xiàn)代科學技術融合到化學教學工作中,將化學實驗和動畫、視頻等結合起來,以動畫或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某些危險的、不方便在課堂展示的化學實驗,使學生可以更為直觀的了解反應過程。 動畫或視頻不僅可以開闊學習視野,還可以豐富教學內(nèi)容。
2.4 結合生活,提高實驗趣味性
在化學教學實際中,教師要善于選擇符合學生興趣的實驗教學內(nèi)容,將實驗和生活結合起來,提高趣味性。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污漬,教師可將其引入化學實驗中。 將有污漬的衣服浸泡在鹽水中,然后用肥皂清洗,可以觀察到衣服污漬很快被去除。 老師再用化學試劑制備清洗劑,不但充分提高了學生參與度,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2.5注重現(xiàn)實生活例子,拓展化學課堂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生活實際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xiàn)象,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思考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例如,石墨具有潤滑作用,學生可以在生銹的門閂上加入鉛筆芯的粉末,通過石墨的潤滑作用幫助其恢復常態(tài);在父母做家務時,學生可以利用食醋和氧化鈣的化學反應去除水垢等。
結束語
在初中階段的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化學實驗是學生強化理論認知的關鍵部分,趣味性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課堂的實際應用,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以及實際運用能力。我們必須重視趣味性化學實驗在課堂的有效開展,以此提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蘇日娜.趣味 化 學 實驗在 初 中化 學教學中的 應用[J].西 部素質(zhì)教育,2016(7):112.
[2]王登祥.趣味 化 學 實驗在 初 中化 學教學中的 應用分 析[J].新課程(中學),2016(5).
[3]朱寶 平.探討趣 味 化學 實 驗在初 中 化 學教學中的 應用 效果[J].新課程(中),2016(9):128.
[4] 吳俊軍.初中化學課堂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及設計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