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娟
【摘 ? ?要】 ?學習初中物理時,教師總是先講授物理定義定理的出處和歷史來源。物理歷史學所講述的內容含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基本定義和基本知識,對初中物理教學有很大幫助。其中還含有古今中外著名科學家和學者的研究筆錄和具體事例,對初中物理教學來說具有標桿作用。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物理學的歷史和起源應該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在課堂上加以講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使課堂學習效率提高。
【關鍵詞】 ?物理學史;教育應用;初中物理教學
物理的歷史和起源對于學生理解知識點起著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對于學生高效學習有很大幫助。目前,對于課堂上物理學歷史和起源的講授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項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新教育理念的大趨勢下,對于物理教學的目標更加明確,學生如何更好地并接受物理學史,更好地接受物理學科,如何加強學生對于物理基本常識的理解成為了必須考慮的課題。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習應該以學生的一生為基準,使得學生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為己任。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主要包括經過矯正的正確的出發(fā)點、方式方法和基本思想。而這些全部寓于物理學的歷史和起源中,學生必須去其中吸取對自身發(fā)展有益的東西。
一、物理學的歷史和起源在課堂教學中體現
1.使得學生樂于物理學習,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就物理歷史的發(fā)展來說,可大致分為兩大塊,其一為基礎知識部分。其二是歷史和起源部分。物理的歷史和起源在學習時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組建物理學知識網有著突出作用。對于在課堂上講述物理的歷史和起源對學生的興趣是一種引導。對于現代傳統教學來說有助于梳理課上的知識講解結構,激發(fā)學生興趣。有助于構建有文理有結構的課堂文化形成愉悅歡快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加強對物理的理解形成獨特的知識理解結構,形成特定的知識理解思想結構。例如,初中對于《光現象》的講授,光學是初中物理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接下來對于光學學習的基礎。然而這一塊的知識是不具體的,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但是,如果可以在講授過程中加入對歷史和起源的講解則對于學生的理解有推動作用。在講授過程中可以告訴學生:早期數學家歐幾里得對于光的研究具有突出貢獻。在《墨經》中提出光是沿直線傳播,這是對自然世界本源的研究,為以后的光學奠定了基礎。
2.對于學生性格的引導,著重于“為什么”品質的培養(yǎng)。對于歷史來說,它是一個寶庫,里面記載了歷史學者和科學家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對于某項研究的艱辛歷程。對于物理的歷史和起源的講授,對于學生增強物理學習興趣有很大幫助。對于講授來說只有真的教和學配合起來才能真正的起到作用。對于學生性格的塑造最重要的是在初中階段的引導和榜樣作用,此時,對學生們灌輸刻苦鉆研,鍥而不舍的精神有助于對于學生人格的塑造,對以后的人生方向起到規(guī)范的作用。在課堂上加入物理歷史和起源講授時,要使得學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問題,不要一味地去接受和附和。須以長遠的眼光對待課題。對于每個課題要有自己獨到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質疑和不解。例如,伽利略沒有顧及常人的慣性理解在斜塔上面做了自由落體試驗證明下落時間只是和離地高度有關和物體本身質量沒有關系。哥白尼,不懼當時的天主教的統治堅持把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說法改變?yōu)榈厍驗樘栂档囊活w行星。
3.培養(yǎng)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能力。在學生學習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思考的模式形成慣性思維,時刻保持內心思考的明朗,主動幫助學生對于主動性和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對學生的思維模式進行長時間的更正,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物理的歷史和起源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定律:外在的都是膚淺的,而看不見的才是一個事物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所以才有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表面的事物基本都能發(fā)現,但是只有掌握了細致和耐心才是成功秘鑰。
二、物理的歷史和起源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1.提升教師的基本素質,釀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物理的歷史和起源是一個極大的知識寶庫,需要人們去開發(fā)。在上課時一定要注意對學生對課外知識的汲取,注意學生“想學習”性格的培養(yǎng)。提高老師對于物理的歷史和起源的理解透徹度,理解越牢靠的教師對于學生的理解更加有利。教師應該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己任,利用各式各樣的學習用具來使自己的素養(yǎng)得到提升,以達到靈活課堂教學,釀造課堂氛圍的目的。例如在講解自由落體運動時,通過課前各種學習資料的儲備和查找,在上課時,教師先不直接引入概念而是先跟學生說,從前有兩個人在高塔上準備丟西瓜,塔下面有兩個胖子接西瓜,并且最終測出下落時間和下落高度有關,和重量無關。學生也順利地接受了,對于學生來說在枯燥乏味的課上聽一段小故事,這樣很容易調動學生積極性,營造課堂氛圍。
2.對已知的歷史或定律進行探究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和探究精神。在教學中,加入物理歷史和起源的講授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可以在課上準備一系列的探究活動,比如設置一些難題讓學生通過自己查詢資料或書本來得到答案或者告訴學生錯誤的結論讓他們自己提問并解決,應培養(yǎng)迎難而上而不是退縮的精神。
物理的歷史和起源在物理課堂上所占比重應該增多,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是精神和性格的培養(yǎng)也應同時進行。與此同時,也要找尋更多的和課堂相關的和物理有關的歷史知識相輔相成形成獨特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初中生性格和品質的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柴霞.物理學史與初中物理新課程相結合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7(2):168-168.
[2]姜芳.淺談物理學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05):130-131.
[3]陳小雪.利用物理學史突破教學難點的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