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秋
摘 要 農村小學后進生可以說是弱勢群體,他們當中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比較明顯的要么是缺乏愛,要么就是溺愛。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他們往往表現為自卑不合群,厭學逃課,成績不理想,紀律松散,愛惹是生非等等。如果不及時轉化,不但對其本人一生產生嚴重影響,也會擾亂整個班集體的班風、學風的建設,影響學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因此,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應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注重情感教育,塑造健康的人格,樹立自信,讓每個后進生一樣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關鍵詞 平等 自信 榜樣 聯系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身為一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無可避免要面對形形式式的,不同學習狀態(tài)中的學生。勤奮好學的學生,要鼓勵表揚,讓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但班中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也是班主任需要面對的問題。那么,轉化后進生的策略有哪些呢?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1平等相待,用愛護航
大多數的后進生心靈往往很脆弱,如果班主任對待他們冷漠諷刺或不分緣由地責罵,很大程度上將會對后進生的心理產生嚴重影響。造成他們自卑的將越來越自卑,學習成績將越來越差,在同學當中抬不起頭,甚至有的還會有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給予他們同樣的關愛,同樣的鼓勵,同樣的尊重。
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對待后進生,要永不言棄,而應將融融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原三年級有一位學生叫劉世活,他來自邊遠的山村,父母離異,家庭的貧困和落后的知識基礎讓他一直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平時總是少言寡語,集體活動也不愿參加,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曾經動起了輟學的念頭。于是,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我對他特別關心,常常主動向他打招呼, 我多次找他談心,常鼓勵他:知識不認貧富,能力不分貴賤;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要戰(zhàn)勝自我,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他不再自卑,臉上也掛滿了陽光,學習也勤奮了,成績進步很快,在班中受到了很多同學的歡迎,期末還被評為了“三好學生”。
后進生就像沙漠中的幼苗,師愛就是溫暖的春風,就是陽光雨露。對于后進學生群體,班主任應首先做到平等相待,用心去與學生接觸,了解不同學生不同的心理現狀,讓這些后進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和尊重,讓孤獨的心靈不再孤獨,燃起生活和學習的激情。
2創(chuàng)設條件,樹立自信
后進生大多數自卑,缺乏自信。因此,身為班主任一定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條件,讓后進生有自我表現的空間,體驗成功的喜悅,幫助他們樹立自信。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面對的不是機器人,而是有感情的個體,一定要努力擺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一種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交流活動中,教師要盡可能用商量的語氣,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不能因為后進學生回答不對或者不夠完整而諷刺指責,要真正成為學生學習上的“良師益友”,讓后進學生敢于交流、樂于交流,使后進學生在交流中體驗到平等、民主、理解、信任、親情與愛護;其二,要重視評價,恰如其分地對后進生進行鼓勵和表揚。比如在后進學生回答問題后說句“你說得很好!”,在其作業(yè)上寫上“有進步了!”,“書寫很認真!”,“繼續(xù)努力!”等評語,這些鼓勵性的評價對后進學生都有很大的鼓勵作用,能促進他們樹立自信心。第三,要善于挖掘閃光點。后進生的缺點雖多,但總有他閃光的地方。因此,班主任應創(chuàng)設條件,讓后進生的閃光點大放光彩。曾經班上有一位學生叫劉澤記,是較為出名的“搗蛋鬼”,長期不交作業(yè),常和同學打架扯皮。但他美術成績好,曾在學校學藝競賽中拿得第2名。我便抓住他這個“閃光點”,及時找他做思想工作,肯定他的成績,表揚他為班級榮譽立了大功,鼓勵他用畫筆描繪美好的人生,相信他一定能夠成功。此后,劉澤記果然改掉了壞毛病,成為了一名勤奮好學的“三好學生”。
3營造輿論,樹立榜樣
在同等條件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可以激勵后進生發(fā)揮更大的潛力。故而教師在發(fā)現學生表現越來越好的時候,應當及時給予學生表揚,鼓勵后進生向其學習,也鼓勵其他學生向其學習,適度宣傳后進生的良好表現,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被表揚的同學繼續(xù)努力,也可以為其他后進生樹立榜樣,并給予其學習信心。例如,小紅小明小軍都是后進生,在老師的幫助下,小紅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而小明小軍的成績都還沒什么變化,于是教師可以用小紅的成功范例激勵小明小軍。此外,也可以讓小紅帶動小明小軍一起學習,在學習上也可以起到輔導小明小軍的作用。在得到老師與同學的雙重幫助下,且在榜樣的引導下,后進生能夠更加迅速的且有效的投入到學習中。
4加強聯系,家校合一
在校內經過班主任教育已經有好轉的學生,回到家里,脫離了學校、老師的約束,是否能一如既往的在各個方面表現最好呢?這就有賴于學生家長在家里對自己的孩子進行監(jiān)督,與學校教育相統(tǒng)一,形成合力。因此,班主任必須與家長加強聯系,讓家長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也讓班主任了解這些后進生在家里的生活及學習狀態(tài),尋求相統(tǒng)一的最佳教育方法。
如我班有一位學生叫劉宇軒,成績本來就不理想,有一段時間以來,早上上課總是愛打瞌睡,提不起精神來,作業(yè)馬虎應付,多次找他談心,他都保證要做好,但成效不大,上課依然提不起精神。于是,我便多次進行家訪,最終得知他愛打瞌睡的原因是每晚都熬夜。因為是留守兒童,只有其奶奶在家看管,為了便于與孩子交流,其父母為他買了一臺智能手機,但劉宇軒同學卻對手機游戲上了癮,每天晚上早早上床卻在偷偷玩手機游戲一直至深夜,其奶奶全然不知。面對這種情況,我便建議其父母用家庭電話聯系,沒收智能手機。晚上由其奶奶監(jiān)督睡覺,保證不熬夜,同時要求其父母加強思想教育,多與兒子溝通,克服困難多陪兒子。這樣,通過與家長達成一致的教育方法,成功轉化了劉宇軒同學。
總之,對待后進生需要教師給予濃濃的師愛,需要教師耐心、細心的呵護,因材施教,這樣,后進生定會綻放光彩。
參考文獻
[1] 類維漢.淺談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的產生原因及轉化策略[J].學周刊,2018(15):36-37.
[2] 廖成美.淺談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形成原因及其轉化建議[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教學研究),2013(04):113.
[3] 吳建芬,李慧.農村小學“民工子女后進生”轉化的實踐與研究[J].科技信息,2010(27):30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