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是富有感情的,人的思想、行為同人的情緒、情感密切相關(guān)。班主任的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別是對年齡較小的學生,這種感染作用更為突出。班主任與學生的情感關(guān)系,處理好了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wù)。所以,班主任愛護和關(guān)心每一位學生是非常重要的。
關(guān)鍵詞:愛生;親近;尊重;信任
如何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本人結(jié)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認為,應(yīng)從愛護和關(guān)心每一位學生入手,現(xiàn)談?wù)劚救说哪w淺認識。
一、從愛生入手,做到主動親近學生
主動親近學生,做到“四勤”。即勤招呼,看見學生,班主任要放下架子,主動點頭、微笑、親切問好。勤交流,班主任要利用課前、課后的時間,與學生拉家常,說說悄悄話。勤觀察,班主任要多看看學生的情緒和健康狀況,一旦發(fā)現(xiàn)情緒波動和不健康表現(xiàn)時,要及時了解,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勤家訪,班主任要經(jīng)常深入學生家庭,進行報喜型的家訪。通過親近學生,讓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把握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
二、 從愛生入手,做到尊重信任學生
尊重信任學生,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才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的積極因素。尊重信任學生要做到“四不”。課前課后,學生常?!巴对V”,班主任要冷靜處理,不輕率下結(jié)論;學生違紀或犯點錯誤,要以誠相見,不攻擊其弱點;學生常犯毛病,要既往不咎,不翻老底;學生不完成作業(yè),要和言善語,不體罰學生。另外還要善于感情加溫,要循循善誘,耐心幫助。如果體罰學生或變相體罰學生,就會導(dǎo)致學生害怕班主任,感情上遠離班主任,從而產(chǎn)生一種厭學情緒。要正確處理這些問題,其中愛心是關(guān)鍵,對學生有愛心的班主任才會對學生尊重信任;有愛心才能誠心幫助學生認識缺點和錯誤,學生感受到了班主任的一片愛心,就可能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而痛改前非。相反,如果班主任對學生缺乏愛心,就不會耐心教育幫助學生,更不會挖掘?qū)W生思想行為上的積極因素,無法激勵學生的上進心。
三、 從愛生入手,做到從點滴表愛心
低年級的小學生自理能力較差,教師的愛,就要從點滴做起。指甲長了,幫他剪剪;課間跑得滿頭大汗,幫他擦擦;下雨天,為沒帶雨傘的學生想辦法,或送送學生;給每個學生的發(fā)點生日小禮物,這看起來是不顯眼的小事,卻是一種無聲的愛的感化。特別是對后進生,對他笑一笑,摸一摸他的頭,拉一拉他的手,幫他削一削鉛筆,送給他一本作業(yè)本都會撥動孩子的心弦,點燃后進生自信的火花。小瑩是我班的一個單親孩子,因為她父母離異,她只好住在祖父家里,家庭的不幸,使她的性格變得非常孤僻,沉默寡言,作業(yè)也不交,對什么事都不感興趣。我了解到她這種情況,首先從生活小事入手,幫她削一削鉛筆,她的手工做得好,在科技課上,我特別表揚她做的小制作,并獎勵她一支鉛筆,對她偶爾交來的作業(yè),我都會寫上“你有進步”、“這次的作業(yè),你做得很好,請繼續(xù)努力”。在我的關(guān)心下,經(jīng)過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小瑩變了,平時能跟同學一塊玩,臉上露出了笑容,作業(yè)也會按時交了,當我走進課室,她也會跟著其他同學圍到我的身邊來,跟我說說話。
四、 從愛生入手,做到把愛帶進課堂
班主任上課時應(yīng)表現(xiàn)出微笑的臉孔、和藹的態(tài)度、甜蜜的語言,使學生充滿信心,愉快地上好課。上課沒收一本課外書畫或小卡紙往往給其他同學帶來“神秘感”。不如輕輕地走在學生旁邊,他就覺悟了。學生遲到,班主任用眼光暗示就行了,讓學生站在教室門外,更無好處。我班有個學生,有一天他很遲才來到學校,我當時沒批評他,只是用眼神示意他進來。他進來后很認真上課,課后了解他遲到的原因,原來是他爺爺中風住院,家長來不及送他來校。如果我當時不問情由,大罵他一頓或讓他站在教室門外,不但增加他的心理負擔,而且會錯怪了他。在課堂上,班主任還要關(guān)心、鼓勵后進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閃光點,對積極的“苗頭”、進步的“起點”,也要十分珍惜。在課堂上對后進生進行“四優(yōu)先”:優(yōu)先輔導(dǎo),優(yōu)先提問,優(yōu)先批改,優(yōu)先表揚,對他們的點滴進步要給予肯定,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通過以上的做法,我班的孩子都很喜歡我,親近我;喜歡跟我談心,聽我的教導(dǎo)。我班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班風、學風都較好,期末被評為學校“先進班集體”。這可以看出班主任工作應(yīng)從愛生入手。班主任對學生真誠的愛,是啟迪學生心靈的鑰匙,是促進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催化劑,是師生間達到心靈相融的接觸點。只有真正熱愛學生,才會有師生間的感情溝通和共同語言,班主任才能真正了解學生并對其進行富有針對性的指導(dǎo)與教育,學生才會樂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與指導(dǎo)。
《學記》中說的“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吧?
參考文獻:
[1]班主任教育(實驗稿).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李軍義,李靜著.試論溝通藝術(shù)[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2.
[3]孫軍著.素質(zhì)教育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張也編著.班主任教學實踐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丁萬民,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西渠鎮(zhèn)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