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梅
摘 要:本文主要以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符號意識培養(yǎng)的策略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小學數學教學符號意識培養(yǎng)現狀,首先分析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符號意識培養(yǎng)現狀,其次從挖掘內在的符號意識,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分析符號意義,掌握數學符號的本質、巧妙借助符號,解決實際問題、注重學習活動經驗,用符號意識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幾個方面進行深入說明,并探討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符號意識培養(yǎng)的策略,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數學;符號意識;有效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8B-0044-02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視角下,人們越來越關注學生素質教育活動的開展,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小學數學教師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對符號意識有所滲透,但需要更加重視學生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數學符號作為數學學科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具備簡潔、準確且抽象的特征,便于交流和表達。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符號意識,可以形象地把數學知識概念和內涵清晰地加以展現,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發(fā)展自身的學習技能,針對小學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方式,具體如下。
一、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符號意識培養(yǎng)現狀
符號意識,就是指可以理解且借助符號表述數以及數量關系和變化的一種學習意識,正確地認知數學符號作為學生樹立符號意識的基礎,也是小學生數學思維提升的重點。要想對數學符號加以深入理解,也就要了解數學符號代表的數量、數量關系和相關變化技巧。一般來說,數學符號主要以字母組成,具備以下特征:其一,字母具備概括性。每一個字母都可以表達變化的數字,可以將其代入到某一個式子中;其二,字母具備代表性。含有字母的數學公式可以表達數學之間的關系,而較為抽象的字母式子對于學生來說存在一定難度,所以在實際學習中應該重點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此外,字母可以代表人類的年齡或者物品的個數等具體的任何一個數字,因此符號意識中的字母了解為學生符號意識發(fā)展的前提。
針對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對學生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面臨著一定的挑戰(zhàn)。所謂的符號意識,為一個集中概念,小學生對其的認知不會在短時間形成,且小學生往往缺少對數學符號表示數或者數量關系理解程度不深,同時不少小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符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僅僅學習到教師課堂介紹的數學符號知識,也就是說,目前小學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效果不容樂觀。
二、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符號意識培養(yǎng)的策略
(一)挖掘內在的符號意識,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之后借助數學模型被運用在生活中,促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到處有數學的存在,縮小學生與數學課程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數學課堂的研究動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此外,在素質教育視角下,教師應該了解到,學生自身積累的知識經驗,往往是在學生和身邊環(huán)境進行接觸之后逐漸形成的,所以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內在的符號意識,加強學生對數學符號的感知。
比如,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中適當地滲透交通牌上的標志“!”或者文具店門前的“M”。在教授《找規(guī)律》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了解學生的隊列設計方式為“三名女生、兩名男生、三名女生、兩名男生......”,之后引導學生總結隊列的安排規(guī)律,為了增強數學課堂的影響力,教師可以滲透數字或者圖形的記錄方式,也就是“3232......或者▲▲▲■■▲▲▲■■?......或者AAABBAAABB......?”。由此巧妙地在課堂中滲透數學符號,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促使學生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
(二)分析符號意義,掌握數學符號的本質
數學符號的產生以及使用都離不開生活的支撐,小學數學教師如果可以引導學生全面的對數學符號進行分析,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便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便于學生掌握數學符號的本質,由此教師帶領學生分析符號的含義,掌握數學符號的本質和內涵。
比如,在教授《1~5的認識和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花朵或者樹木,組織學生對這些圖形進行符號化的修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思維的靈活轉變。之后引導學生結合大屏幕對三朵花和四朵花進行加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加法的意義及計算方式。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對班級內的學生數量進行分類,在數學課堂中全面滲透數學符號,培養(yǎng)學生符號意識,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
(三)巧妙借助符號,解決實際問題
針對小學數學課程的教育,重點教學目標為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問題中找到相關的信息,借助符號進行表示,之后深入數學問題的分析,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從多個角度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最后找到最佳解決問題的方式,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此外,數學教師要時刻以學生為中心,彰顯學生在課堂上占據的主體地位,動態(tài)關注學生對符號的實際掌握程度,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完善學生現有的數學知識體系,在數學課堂中潛移默化的滲透符號意識。
比如,在教授《長方形的面積》相關內容時,針對兩種圖形面積的計算方式,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正方形具備什么特征?若對正方形的圖片進行涂色,怎樣求出涂色部分的面積?若已知正方形的一個邊長,其面積怎樣表示?由此引出教學主題,接下來帶領學生探究邊長為a的正方形面積S=a2,與以文字表示“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相比具有簡潔方便的特點,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最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思考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式,怎樣借助長和寬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如何用字母表示,從而激發(fā)學生思維,科學地對學生進行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
(四)注重學習活動經驗,用符號意識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在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字符號意識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活動的經驗,借助符號意識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小學生自身具備的生活經驗有限,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尚未成熟,且大多數的小學生天性較為活潑開朗,在課堂上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不可避免地做出小動作,影響學生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可以選取學生好奇心的起始點,基于符號觀念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
比如,北師版教材四年級上冊《運算律》的學習中,在學生已經理解了運算律的意義的基礎上,大部分同學仍不能用文字清晰描述乘法分配律,但若改用字母表示出自己發(fā)現的規(guī)律卻為絕大多數同學接受。這是因為教材在四則混合運算以及兩位數乘一位數口算及乘法豎式計算及表格計算中已經滲透了乘法分配律的一些知識,對于學生來說這只是一個知識應用的過程,但從幾個算式的共同特點到用字母表示的運算律卻是一個知識創(chuàng)新的過程,體現的是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提升的是他們的思維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了解符號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全方位地在數學課堂中引出數學符號,幫助學生建立符號模型,逐步發(fā)展學生觀察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依據學生學習水平以及學習能力,不斷對數學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與調整,通過挖掘內在的符號意識,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分析符號意義,掌握數學符號的本質、巧妙借助符號,解決實際問題、注重學習活動經驗,用符號意識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等,創(chuàng)建較為完善的符號意識培養(yǎng)教學體系,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和綜合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沈薇娜. 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符號意識培養(yǎng)的策略探討[J]. 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 2017,(8).
[2]齊勝利. 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以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為例[J]. 云南教育(小學教師), 2017,(6).
[3]趙紅玲.淺談小學生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8,(5).
[4]殷玉朝.小學數學符號意識培養(yǎng)策略探微[J].數學教學通訊,2016,(25).
[5]朱立明,胡洪強,馬云鵬.“數學符號意識”研究:要素、特征與策略[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4).
[6]陶紅強.小學生數學符號意識發(fā)展研究綜論[J]. 江蘇教育研究, 2015,(16).
[7]須勤.小學階段數學符號意識研究綜述[J]. 數學教學通訊,2016,(16).
[8]李艷琴,宋乃慶.小學低段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 數學教育學報,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