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斌
【關鍵詞】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多元化評價;作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4—0111—01
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中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來說,教學評價的權利屬于教師,但是從當前的教育現(xiàn)狀來看教師評價的效果不太樂觀,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評價太過單一,并且評價的內(nèi)容不新穎,因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不到發(fā)展,出現(xiàn)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再加上長期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會扼殺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不利于學生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由此可見,作為一名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師,更應該肩負起培養(yǎng)新時代人才的重要作用,在教學中利用多元化評價手段引導學生學習并且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地促進學生學習。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實施多元化評價手段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促進作用
1. 激勵作用。多元化評價的激勵作用就是指教師合理地利用教學評價,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恰當?shù)脑u價能夠給學生心理上的滿足,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從后進生的角度來說,評價相當于給予他們一種努力的動力;對于優(yōu)等生來說,評價則是對他們的肯定以及表揚,讓他們不斷走向成功。
2. 調(diào)節(jié)作用。首先,評價目標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教育方針、教育思想、價值取向,在評價過程中任何評價都要以這個為基礎,如此一來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就會受到影響。其次,多元化評價重視動態(tài)的形成性評價,也就是注重及時的反饋以及調(diào)整。最后,還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評價中能夠及時看到自己的成績,受到鼓勵,不斷改進并提高自己。
3. 導向作用。多元化評價能夠有利于引導學生朝著理想的目標不斷前進。在多元化評價時,教師對學生做出的評價都是按照評價的標準、評價的目標執(zhí)行的,這些評價對于學生來說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施多元化評價手段的策略
1. 從學生個人的學習成長檔案評價。每個學生在學校學習都應該建立個人的學習成長檔案,學生的個人學習成長檔案指的是學生自主學習,并且獨立地撲捉學習進步足跡的方法。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給他們設立兩個檔案袋:一個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成果,比如成績、作品、榮譽等;另一個則是教師為學生建立的,主要包含學生的作品,這些作品由學生親自篩選,將自己最為滿意的作品以電子檔案的形式提交給教師。學生學習成長檔案袋的收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感受集。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比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失敗、成功或者是學習某一節(jié)課的體會等;第二是階段成果。主要是幫助學生記載小學階段學習的進步點或者是學習的態(tài)度等;第三是作品集。主要幫助學生記錄成長的點滴,這部分的評價能夠清晰地反映學生各個階段的學習進展。
2. 以電子評價表的形式進行自主評價。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學好信息技術有利于為學生學習奠定良好的信息技術基礎,但是從小學階段學生自我評價的現(xiàn)狀來看,學生在學習階段對自己的評價還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在評價時往往會給自己過高的評價,又或者是太低的評價。因此,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客觀的自我評價,避免學生自我評價的結果過高或者過低,這樣都是不切實際的。電子評價表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一種方法,但是要求學生要根據(jù)教師給出的標準進行打分。比如,在學習制作幻燈片時,電子評價表的主要考核內(nèi)容有:制作幻燈片的速度、質(zhì)量、主題以及整個幻燈片給人的感受等等,通過結合這些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自主評價,實現(xiàn)評價客觀化。如此一來,才能夠讓學生在自主評價中不斷地看到自身的缺點,并且不斷改進、不斷進步。
3. 以小組評價的方式進行評價。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時,有一些是需要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的。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將學生分為人數(shù)差距不大且能力相當?shù)男〗M,從而讓學生在完成小組作業(yè)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評價。第一是作業(yè)成果得分,其中占整個分數(shù)的30%,主要是考核學生是否能夠高質(zhì)量地完成任務,如資料的收集、圖片、幻燈片的質(zhì)量等;第二是小組表現(xiàn)得分,占整個分數(shù)的40%,主要是從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小組討論的積極性、小組分工是否明確、小組成員工作是否認真,對本次作業(yè)小組成員的建議是否新穎獨特等;第三是小組合作過程中的得分,占30%,主要是考核本小組的學生分配的任務是否能重視團隊合作,能夠在完成自己任務的基礎上主動幫助其他成員。在此之后就可以布置一些適合分組進行的課堂作業(yè),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評價。通過小組合作,學生能夠互相取長補短,從而培養(yǎng)團隊合作的意識。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