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鋼的琴》上映于2011年,自上映以來,好評如潮。作為一部小成本電影,在大片橫行的時代,《鋼的琴》無疑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自此觀眾對于商業(yè)片類型的喜好也潛移默化的受到了影響,本文將從綜合的角度出發(fā),來探討關于《鋼的琴》的藝術特色。
關鍵詞:父愛;敘事技巧;視聽語言
社會是殘酷的,生活是窘迫的,那份父親對于孩子的愛也是永遠不變的溫暖,深深的打動著觀眾的內(nèi)心。在這這部影片中,導演以其清晰的敘事風格,嫻熟的視聽語言技巧,以紀實性的影響,向觀眾展示出心酸生活下的一份莊重而嚴肅的父愛。《鋼的琴》以鋼琴為媒介,將現(xiàn)實主義的壓抑與浪漫主義的文藝,巧融一體,荒誕的黑色幽默中呼之欲出的是夢想的堅韌,而與之中電影所寄予的情懷不僅飽涵以友情的羈絆,更令人動容于那父愛的偉岸。
一、《鋼的琴》作為一部小成本喜劇電影,在票房與口碑上雙收
《鋼的琴》作為一部由張猛執(zhí)導,王千源和秦海璐主演的小成本喜劇電影,可謂是在票房與口碑上雙收,影片主要講述了桂林與其妻子離婚,對于女兒的去留,唯有鋼琴能決定,桂林便召集了一群朋友,開始了鋼琴的制作過程的故事,通過小人物幽默與艱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和友情。其中不僅能夠折射出偉大的父愛,而且對于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衰落也具有一定情懷,導演獨到的電影技巧,帶給觀眾的不僅僅是視覺盛宴,更是心靈上的啟發(fā)。
二、導演在電影細節(jié)上下足了功夫
為了成功塑造桂林在這一生活的無奈中所展示的父愛,導演在細節(jié)上下足了功夫。影片以一個長鏡頭巧妙引入,兩人并排而站進行對話,鏡頭逐漸向前推進直至從兩人中間穿過。電影以對小元撫養(yǎng)權的爭奪為線索,父親為了留住女兒實現(xiàn)鋼琴夢,制作木板琴,籌錢,偷琴,利用廢舊鋼材動員多方力量制作鋼琴,在父親的種種努力中表現(xiàn)出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同時母親小菊和女兒小元的形象也有對人過于現(xiàn)實的諷刺批判。孔子云:“動于中而形外。”對于電影藝術來說,則是通過電影的外在表現(xiàn)來解讀其內(nèi)心深層的內(nèi)在含義。父愛是一種忍讓,為了能夠讓女兒小元彈上鋼琴,桂林拉下面子,尋找朋友借錢,但未有一個朋友能成功地把錢借給桂林,加之理發(fā)店外,桂林車上掛的肉被偷走,更充分顯示了桂林的無奈與現(xiàn)實的冷漠。深夜桂林偷偷帶女兒來到學校彈鋼琴,以及桂林集結眾人去學校偷情,事發(fā)之后的忍讓等,不僅體現(xiàn)了桂林作為一個男人的擔當,其中更是包含了他那份沉重又莊嚴的愛。而道具的運用更是直接將桂林的人物形象進行了圓滿的塑造。整部影片桂林耳朵上嘴里總是離不開煙,古人云借酒消愁愁更愁,煙亦是如此,更加獨具匠心地表現(xiàn)了父愛的無奈與遷就忍讓,以及暗含的社會諷刺價值。細節(jié)構造出的父愛,足以成為桂林的動力。
三、對影視下背景的剖析
中國的現(xiàn)實主義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社會,其本質就是對生命個體的思考與關懷,對生命狀態(tài)的探索與追求,對生存的反思與期望?!朵摰那佟肥且徊勘平F(xiàn)實生活的藝術作品,在純樸與沉默中像一首耐人尋味的詩。影片沒有王家衛(wèi)式的光怪陸離,沒有張藝謀的語言構筑,卻在淳樸與真實中讓心靈得到撞擊與凈化。影片展示的只有桂林與朋友們的努力,只有離婚破碎的家庭,就生活的無奈和沉重的父愛。桂林的歷程便是底層生命個體的生命與生存狀態(tài)的再現(xiàn)。沉重的父愛在展現(xiàn)的同時,現(xiàn)實生活的無奈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兩根大煙筒的拆除不僅僅是代表鋼廠的倒閉,更是對東北老工業(yè)基地衰落的惋惜。
四、色彩的使用在影片表達方面起到不可比擬的作用
影片從頭到尾一直采用的是黑灰色的冷色調,給人一種沉重壓抑的感覺,黑灰色的冷色調不僅僅暗示著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衰落,更是對無奈現(xiàn)實中的父愛發(fā)揮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對觀眾而言,這種冷色調盡管沉重壓抑,但卻能夠從深沉的父愛中體會到溫暖,同時也能夠引起觀眾對于社會現(xiàn)實的反思。光線對于描寫和表現(xiàn)環(huán)境也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當鏡頭以一個全景來表現(xiàn)廢棄的鋼廠時,光線從屋頂?shù)穆┒粗姓丈溥M來,形成一束束光線,將整個廢棄工廠內(nèi)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得生動形象,而光線的耀眼更是與廢棄鋼廠的陰暗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更是體現(xiàn)了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衰敗。
五、音樂對于主題的深化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音樂代表著一個時代,音樂更是配合人物的一種輔料,影片從頭到尾可以說是無時無刻不在有著音樂。而音樂對于主題的深化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無論是開場的葬禮上的音樂,還是片中的各種鋼琴插曲,亦或是影片結尾女兒的獨奏,表現(xiàn)了父親內(nèi)心的情緒變化,這種變化更是將那份深沉的父愛表現(xiàn)出來,同時用能夠對主題有著很好的升華作用。
影片最后父親因現(xiàn)實放棄了女兒的撫養(yǎng)權但結局并不悲涼,女兒坐在父親制造的鋼琴前問父親想聽什么,父親說 “越簡單越好” 兒時的記憶和父輩時代并未遠去。《鋼的琴》中彰顯出的父愛不只是對某一個體的生命體驗,更是升華為人世間的一種崇高的凝聚,這一份父愛是極其包容的,是無私奉獻的,同時也是真實而心酸的,但無論生活多么艱難,這份壓力都不會壓垮父親對子女的愛,反而使父親的愛更加莊重更加深沉。
參考文獻:
[1]鋼的琴個人資料_信息檔案_九酷音樂.http://www.9ku.com/geshou/51169/info.htm.
[2]無法割舍的情誼-鋼的琴.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588561/.
作者簡介:鄭超杰,河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