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最后一天,我再次來到閩南大戲院,這已經(jīng)是我第三次走進這座美麗的藝術(shù)殿堂了。此時,北方已經(jīng)到了飄雪的季節(jié),廈門卻依然棕櫚繁茂綠樹成蔭,廈門用意大利歌劇演出迎接新年,今年已經(jīng)是第三個年頭了,今年將隆重上演歌劇《弄臣》和《蝴蝶夫人》。踏著辭舊迎新的鐘聲,我和一位姐姐如約來到閩南大院。傍晚的閩南大戲院流光異彩,戲院內(nèi)座無虛席。觀眾都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能夠感受到人們對高雅藝術(shù)的喜愛和崇敬。
大幕終于開啟,指揮邁著瀟灑步子走上樂池,并向現(xiàn)場觀眾致意。此時,全場立即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掌聲平息后約3秒音樂響起,管弦樂隊奏出了歌劇序曲,像春風,又像薄霧,從樂池緩緩流出。于是,和諧悅耳的旋律在劇場的空間漸漸彌漫開來,充滿著所有角落,充盈著觀眾的心扉。這樣的音響效果,自然源自演奏家們的精妙技藝,但也得益于劇院的聲場效果——不空、不燥、不吸音,將樂隊演奏效果完美呈現(xiàn)出來。
指揮棒如同一支魔棒在樂隊指揮的指尖舞動,時而迅疾時而舒緩,為龐大的樂隊變幻出豐富多彩的旋律,音量收放自如,讓人直呼過癮!指揮的專注度和對樂譜及每位演奏(唱)的熟悉程度決定著樂隊、歌隊和主演角色的聲部和諧程度。讓我感觸頗深的是,在樂隊指揮的操作下,樂隊演奏員從頭至尾的演奏從不喧賓奪主,不壓聲樂演員的音量, 每位演奏員都懂得如何在樂隊中與聲樂演員合作,特別是銅管演奏與人聲重疊時,其對音量的拿捏恰到好處。樂隊指揮對演唱者的情緒變化及歌唱氣口捕捉十分精準,在起拍落拍的氣口把握與演唱配合默契、渾然一體。應(yīng)該說,這個樂團的指揮家和演奏家們的音樂修養(yǎng)是頂級的。
《弄臣》的女主角吉爾達的扮演者是馬塔利亞.羅曼。給人的感覺是她演唱的幾首詠嘆調(diào)輕松自如,毫不費力,聲音輕盈不失穿透,音色純凈且漂亮,聲音強弱控制游刃有余,極具感染力,即使在沒有麥克的大劇院里也能直入觀眾心田。但是,我認為,如果拿馬塔利亞.羅曼與2019年“十一”期間來廈門演出的國際級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格魯貝洛娃相比較,前者在音色的華麗程度和對角色形象的塑造上還是稍遜于后者,盡管后者當時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
歌劇《弄臣》蒙特羅內(nèi)伯爵的飾演者男高音盧卡布魯諾,他聲音富有磁性的金屬光澤,高音輕松自如,極具穿透力,他演唱的著名詠嘆調(diào)《女人善變》把公爵對待女性的那種輕浮,輕佻,放蕩不羈的性格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讓現(xiàn)場觀眾為之喝彩掌聲不斷,為此男主角不得不加唱一遍。這首詠嘆調(diào)音域跨度大,最高音到小字二組b,三拍子,結(jié)尾處華彩樂段直上高音b,對于男高音演唱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然而,盧卡布魯諾演唱了兩遍,且每一遍都保持了聲音高質(zhì)量,充分表現(xiàn)出他是一位實力派演員。
歌劇《弄臣》中擔任群眾演員合唱的是意大利帕爾馬歌劇合唱團。我認為合唱隊員的角色感非常強,雖然扮演宮廷人眾,但每個合唱隊員又是歌劇演員,他們用聲音和肢體扮演著形態(tài)各異的人物,其聲音與表演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水平,令人敬佩。合唱隊多聲部合唱的精彩表現(xiàn),給舞臺演出增添了濃厚的戲劇色彩。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的《蝴蝶夫人》的演出安排1月1日。是2020年開年第一天演出的主打歌劇。有關(guān)《蝴蝶夫人》舞臺版歌劇和電影版歌劇我看過不少,當本場女主角出場時,給我的第一印象——這是一位典型的意大利“蝴蝶”,不僅其西方女性與東方女性外形有很大差異,而且扮學者的表演舉手投足之間都帶著西方人的動作特征(如:聳肩,點頭),缺少東方女性賢靜淑雅的氣質(zhì)。此外,女主角聲音形象也略大于劇中巧巧桑的年齡。劇中巧巧桑是日本藝伎年僅15歲,嬌小可人,在羞澀純情的外形中隱隱約約地透露著武士后裔的一種剛毅性格。然而,本劇女主角人物造型恰恰相反,她的外形高大扮相成熟,音色有些老氣,演唱顫音波動幅度稍大,因此使聲音的抒情性不夠好。
扮演海軍上尉平克爾頓的男高音從形象氣質(zhì)上欠些健壯與自信。他的音色偏暗,其高音有到了極限的感覺,音域余量不足。劇中鈴木扮演者也是《弄臣》里的馬達雷娜的扮演者。她的聲部是女中音,其聲音通透,共鳴豐富,音色純凈,舞臺形象靚麗,聲音特質(zhì)與角色形象基本一致。例如,在《弄臣》第三幕,馬達雷娜與曼托瓦公爵的二重唱時,她把劇中人物那種性感放蕩的性格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又如,在《蝴蝶夫人》中把鈴木的柔情憨厚及對巧巧桑的忠誠刻畫的入木三分。在兩部歌劇中分別成功扮演兩個性格迥異的不同角色,充分展示了高超的藝術(shù)水平。
此次觀看歌劇,廈門觀眾的良好素質(zhì)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兩部歌劇演出,觀眾從頭至尾秩序井然,所有的觀眾都在認真觀看、聆聽,沒有人交頭接耳,沒有人玩手機接電話,更沒有人大聲喧嘩。每一個唱段結(jié)束后觀眾都能報以熱烈的掌聲,從掌聲的節(jié)奏、時長及喝彩聲能夠感覺到觀眾歌劇的喜愛,對劇情也較熟悉。中場休息時,我注意到現(xiàn)場觀眾中年輕人居多,有幾位意大利觀眾,看樣子好像是留學生,也有當?shù)氐睦夏耆擞杉胰藬v扶著觀看歌劇,可見觀眾成分還是比較廣泛的。這說明高雅藝術(shù)在廈門有著良好的受眾基礎(chǔ)。
廈門不愧是國際都市,國際化的廈門有著高素質(zhì)的市民,廈門人因歌劇而高雅,因藝術(shù)而快樂。我由衷贊嘆:一個崇尚藝術(shù)的城市一定是和諧美麗的城市,一個和諧美麗的城市也一定是一個高幸福指數(shù)的城市。
作者簡介:魏麗娟,河北傳媒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