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評價在課程實施中起著激勵、導向和監(jiān)控質量的作用。評價的目標體系和方式方法直接影響課程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影響課程功能的落實。隨著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貫穿于物理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主要從核心思維和核心知識結構兩方面評價策略進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關鍵詞:物理核心素養(yǎng);高中;物理課堂;評價
隨著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貫穿于物理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評價問題在課程實施中起著激勵、導向和監(jiān)控質量的作用。評價的目標體系和方式方法直接影響課程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影響課程功能的落實。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做好物理課堂的評價工作,通過有效的評價策略,把握正確的教學方向,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促進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的功能,在教學過程中結合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要求,適當拓展物理教學知識面,以評價促進新課程改革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一、核心物理思維評價方案
所謂的核心物理思維主要指的是物理研究以及物理學習中所需應用的關鍵思維模式,與一般性科學思維有一定的共同性,主要體現在學科特點這一層面。深入地分析后發(fā)現可將核心物理思維分為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分別為物理問題解決方法與物理學思維兩類。物理問題解決方法有很多,如類比法、歸納法以及演繹法。而物理學思想主要指的是對稱思想、統(tǒng)一思想以及守恒思想等,是更高層面的理念指引價值。
若想保證核心物理思維評價的有效性與科學性,就要盡可能達到以下兩方面要求。
一方面,合理設置便式練習,引導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思路進行總結與歸納,在日后的解題過程中始終保持靈活的思想,并快速應對物理習題,形成范式思維,加快解題速度,并保證效率。比如,教師在“力的分解”教學中講解正交分解法相關的內容后,就可將擬題的情景以及條件進行合理修改,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解決或自主解決,在解決完畢后要求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與梳理,而后發(fā)現一般性問題的解題思路。這樣的評價方式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契合,同時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可幫助學生建立范式思維,使學生發(fā)現解決問題的本質特征并非將解決問題的重點放置在習題本身上。這樣更加重視物理思維的滲透,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得出最終答案,也會形成解析思維,利于深入了解并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將大大提升評價效果。這樣既有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同時也可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運用此物理思維方式解決其他學科的問題,通過思維遷移的方式有效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譬如,教師在講解牛頓運動定律所體現的統(tǒng)一思想后,還需進一步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牛頓所建立的力學體系,進一步分析物理學統(tǒng)一思想,“如果將來你成為著名的科學家,那么你會怎樣去研究相關理論呢?”這樣的問題設置方式有利于學生深入思考,通過有效的研究揭示問題解決過程的類比思維,可將此種方法融入其他問題的處理中,保證處理效果,從而加強對相關知識的了解與認知,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方法和思維的遷移能力,有利于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jié)撃艿耐诰蚺c提高。
二、核心物理知識結構評價方案
核心物理知識結構主要指的是由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所組成的具有一定層次性的知識體系,架構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碎片化知識的整合與歸納,提高物理知識的學習效率。在核心物理知識結構評價形式上,建議教師通過課前導入以及課堂小結兩種方式來進行。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聯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實驗演示、多媒體技術等方式引入物理概念;通過評估學生是否了解物理規(guī)律發(fā)現的背景、發(fā)現的過程以及是否建立起與相關物理概念的聯系來評價學生對核心物理知識結構的認知程度。通過復習提問的形式,評價學生是否已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是否具有良好的建構思維等。
例如,教師在教授“楞次定律”相關知識之前,通過復習前一節(jié)的探究實驗,設置問題:電磁感應現象的產生條件是由哪些實驗方案得出的?如何總結出來的?通過引導學生復習回顧相關方案導入新課,課堂教學臨近結束時進行小結,即可提出與之對應的復習問題,問題一: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有哪些?問題二:原磁場、感應電流的磁場,原磁場的磁通量、感應電流的磁場磁通量分別有怎樣的邏輯關系?通過問題的設置,一是評估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二是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逐步學會條理清晰的解答,快速反應,逐步掌握課堂中的核心知識,通過自身的理解建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針對物理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物理課堂評價方案進行分析,期望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亦期望對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參考性建議。
參考文獻:
[1]黎國勝.高三物理復習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探索:瞄準核心素養(yǎng)的薄弱點,精準發(fā)力,補齊核心素養(yǎng)的短板[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7,35(11):9-11.
[2]魏明,田宇青,劉高福,等.基于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表現性評價研究:以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為例[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8,36(1):9-11.
作者簡介:陳飛(1980.09—),男,漢族,安徽濉溪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