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珍梅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共享服務;優(yōu)化措施
摘 要:隨著學科知識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服務已經出現(xiàn)了本質上的變化,開始從傳統(tǒng)模式轉變?yōu)榛ヂ?lián)共享模式,有效提升了圖書館的知識服務效益。文章從學科知識服務的內容出發(fā),研究了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的共享原則、共享方式等,對知識共享服務模式進行了完善,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高校圖書館服務效益的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08-0055-03
1 學科知識共享服務模式概述
近年來,高校已經開始認識到學科知識的重要性,在學科知識基礎上形成了相應的資源內容,為學科知識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尤其是在資源建設過程中,圖書館已經圍繞學科知識內容形成專業(yè)數(shù)據(jù)庫,并從線上和線下兩個環(huán)節(jié)對資源內容進行梳理,有效提升了學科知識的服務效益。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單純依靠閱讀推送實現(xiàn)學科知識服務與學生學科知識服務需求的差距越來越大,而如何實現(xiàn)知識服務的調整和優(yōu)化、形成高效的共享模式已經成為新時期人們關注的焦點。
學科知識共享服務是在學科知識服務的基礎上形成的學科知識實時交互體系。學生可以在共享服務中對掌握的學科知識及相關資源等進行交流和溝通,完成知識的實時共享,從而實現(xiàn)自身學習效果的全面提升。上述共享環(huán)節(jié)包括線下和線上兩部分內容,從傳統(tǒng)媒介和互聯(lián)網媒介出發(fā)形成多元化交互路徑,實現(xiàn)了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服務的優(yōu)化和學科知識共享效益的最大化。
2 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共享服務模式的構建
2.1 構建原則
高校圖書館在開展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人性化原則、個性化原則和信息化原則,依照學生需求和信息化建設指標形成合理的共享方案,實現(xiàn)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共享效益的最大化。
2.1.1 人性化原則。高校圖書館要樹立人性化理念,做好人性化建設,依照用戶服務需求合理設計各項服務內容。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在構建上述模式的過程中要對大數(shù)據(jù)進行全面分析,依照大數(shù)據(jù)的各項內容制定科學、高效、合理的戰(zhàn)略體系,全面提升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效益。
2.1.2 個性化原則。高校圖書館要在學生個體化差異的基礎上對學科知識服務內容進行設計,需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等進行合理構建,有針對性地實施各項學科知識共享服務內容,以保證學生能夠主動參與,不斷提升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成效。
2.1.3 信息化原則。高校圖書館要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結合大數(shù)據(jù)、互聯(lián)網等對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共享服務內容進行升級,形成智能化服務模型,讓學生能夠快速獲取所需知識內容。高校圖書館可借助APP、智能終端等讓學生進行在線交流和共享,實現(xiàn)校內的學科知識交互,通過共同交流、共同學習全面推動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進程。
2.2 構建模型
2.2.1 服務對象。高校圖書館在開展學科知識服務的過程中要針對在校師生和校外人員分別設計相應的服務內容,全面提升用戶的滿意度。一般在校師生的服務需求多傾向于學術知識、科研知識等,高校圖書館在開展學科知識服務時應以信息資源建設為主,在學科知識服務的基礎上設置好相應的交互環(huán)節(jié),保證師生能夠順利實現(xiàn)學科知識的獲取及交流。校外人員的服務需求主要是生產生活信息,高校圖書館在開展學科知識服務時要有選擇地對生產生活知識進行篩選,設置好對外開放環(huán)節(jié),確保校外人員能夠順利地獲取相關的資源內容。
2.2.2 服務內容。高校圖書館在學科知識模型的構建過程中要做好基礎資源設置,包括期刊資源、電子資源、紙質資源等,并做好上述資源的采集和整合,形成較為全面的學科知識庫,保證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共享服務能夠順利開展;做好知識“生產”,即實現(xiàn)知識的加工、處理和再造,使所采集的學科知識能夠與高校學科教學相契合,實現(xiàn)學科知識的與時俱進,這是保證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共享服務效益的關鍵;要做好知識的創(chuàng)新,通過傳統(tǒng)媒體、網絡媒體、網絡社交平臺等對學科知識共享過程中的各項內容進行持續(xù)更新,形成系統(tǒng)化、全面化、開放創(chuàng)新的學科知識共享體系;要實現(xiàn)校企合作,從不同層面采集知識信息,包括開放性論壇、開放性會議中的學科知識內容及校企研究合作成果等,不斷對學科知識進行更新和完善,從而為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2.3 服務方式。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主要方式包括:第一,實現(xiàn)學科知識庫的智能化構建。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均已經構建了相應的學科知識庫,達到了初步設定要求。隨著信息化的逐步深入,高校圖書館在知識庫構建中要重視數(shù)字資源,在數(shù)字化技術的基礎上對學科信息進行統(tǒng)一處理和存儲,構建智能知識庫,讓用戶隨時隨地都能獲取相關知識信息,打破傳統(tǒng)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xiàn)資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第二,做好學科知識咨詢服務。在學科知識共享服務過程中,用戶可以通過咨詢入口進行資源咨詢,由問題解析器完成問題的解析,并依照參考咨詢中的檢索技術獲得相應的資源,對所需的智能服務信息進行抽取,以保證自動應答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科學性。當參考咨詢系統(tǒng)無法獲得準確答案時,則由專家進行解答,根據(jù)用戶的問題聯(lián)系相關人員進行實體識別,由相應的專家進行解析,以確定下一步的決策方案,形成完整的學科知識服務鏈。第三,形成智能推送服務。高校圖書館在提供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過程中要重視智能推送,在APP、移動終端的基礎上實現(xiàn)學科信息的實時推送。圖書館可以采集用戶的行為數(shù)據(jù),分析大數(shù)據(jù)環(huán)境下用戶學科知識的獲取傾向,在該基礎上依照用戶需求和用戶傾向向其推送相關學科知識內容,并附帶相應的知識方式及鏈接,以保證用戶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取所需的學科知識信息,實現(xiàn)學科知識的高效共享。第四,構建共享交流平臺。在線下環(huán)節(jié),高校圖書館可以設置交流座談會、共享空間等,讓用戶在上述活動或空間中交流意見、分享看法,在共享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科知識水平。在線上環(huán)節(jié),高校圖書館可以設置共享交流版塊或意見欄,用戶可以相互交流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并將意見和建議告知高校圖書館,以便圖書館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從而全面提升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質量。
3 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應用優(yōu)化
本研究主要以X高校圖書館為例,對其知識共享服務模式展開分析。該高校是河北省重點高校,其圖書館建設較為完善,非常重視學科知識服務,形成了專業(yè)學科知識數(shù)據(jù)庫,并由專門館員負責定期更新和完善,學科知識較為完善。
在共享服務設置過程中,該高校圖書館形成了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的共享路徑,使學生能夠自主共享,并構建館際合作平臺,實現(xiàn)館際間的資源互聯(lián),為學生提供了較為完善的學習和交流路徑。該高校秉承人性化、個性化、信息化構建原則,對圖書館學科知識共享服務工作進行規(guī)劃,在學生需求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和優(yōu)化服務路徑,有力地推動了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發(fā)展進程。在上述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該高校圖書館在知識庫基礎上形成會議交流、在線直播互動、視頻講解學習、座談會討論等共享路徑,全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科服務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顯著的作用,學生滿意度較高,具體情況見表1。
在今后的工作中,X高校圖書館需要進一步提升館員素養(yǎng),依照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要求做好館員的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確保館員能夠嚴格依照要求落實各項服務內容,高素質、高標準地完成各項工作,進一步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實現(xiàn)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全面優(yōu)化。此外,X高校圖書館還需要完善服務評價制度,結合學科知識共享服務這一特殊內容制訂線上和線下評價兩個環(huán)節(jié),讓用戶能夠對線上和線下服務兩部分內容進行分別評價,提升評估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保證用戶能夠達到預期使用效果,且其訴求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4 結語
高校圖書館在開展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過程中要在知識庫建設的基礎上開展采集、咨詢、拓展服務,形成合理的館際合作和在線交互模式,為用戶提供豐富的學科知識內容和完整的學科服務內容。高校圖書館要不斷提升館員素養(yǎng),做好學科知識共享服務評價工作,不斷提升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效益,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到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共享服務的過程中,從根本上推進圖書館的發(fā)展進程。
參考文獻:
[1]孫興敏,王煥景.基于隱性知識共享視角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6(4):58-60.
[2]楊曉晴,王譯晗.面向科研的學科知識服務調查與研究:以我國部分典型高校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8(1):85-90,95.
[3]劉洪,曾莉,李文林.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服務系統(tǒng)的構建與評價:以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為例[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4(1):24-27.
[4]麥淑平.基于知識構建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建設研究:以廣東藥學院圖書館為例[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3):111-115,139.
[5]任玉蘭,江蓉星.中醫(yī)藥高校圖書館提升學科知識服務能力對策與建議[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3(4):6-8.
[6]張琳梓.高校圖書館學科化知識服務模式研究[J].管理觀察,2017(23):120-121.
[7]賀志玲.學習需求下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的探究[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7(11):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