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生 李豐翠
摘 要:語文教學一直存在“重文輕語”現(xiàn)象,為了全面提高語文素質(zhì)要重視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上、生活中的素材進行大膽嘗試,同時也要認真進行理性思考,以避免說話能力培養(yǎng)的盲目性,從而真正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出色口才和辯才的現(xiàn)代人。
關鍵詞:培養(yǎng);說話;能力;方法;思考
一、問題的提出(研究背景)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根據(jù)語文學科特點,利用課前3~5分鐘時間,讓學生到臺前演講,使學生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逐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善于觀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二、課前五分鐘訓練的理論基礎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要求:“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p>
2.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第9條: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
三、課前5分鐘訓練實踐
訓練目標:(1)鼓勵勇敢走向講臺,體態(tài)大方,語言清楚、完整——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2)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良好習慣。(3)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4)激發(fā)學生自信、自強、樂觀友善的人生態(tài)度。
活動方式:(1)競爭式。圍繞同一話題,定時間,選材、組稿、演講,并參與評價與記錄。(2)辯論式。提倡“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閱讀理念。(3)板演式。提倡學生板書說明。(4)隨感式。由身邊的小事引發(fā)一點感慨,拋出一個話題,推送新信息,實現(xiàn)“聽”與“講”互動。(5)欣賞式。圍繞經(jīng)典詩文,做簡短的賞析:或?qū)懽魈厣?,或主題思想。
操作流程:(1)思想動員。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2)安排順序。廣泛征求意見,排出課前5分鐘輪流演講表(每節(jié)語文課前一人);(3)學生提前一周準備。收集材料或自行撰寫,課代表督促檢查準備情況。(4)教師審稿。(5)正式演講。每堂語文課前5分鐘,師生聆聽臺上演講,共享學習資源。(6)師生互動點評。教師由示范點評至學生自主點評,師生互換、生生互換。
材料選擇面面觀:(1)優(yōu)秀演講稿。初學者采用“拿來主義”,與同學分享。(2)成語故事、寓言故事、名人故事、身邊小事。(3)經(jīng)典散文。(4)名人小傳。感悟人生,積淀思想。(5)唐詩宋詞賞析,鑄就文學功底。(6)我的作品我推送。(7)課文“佐料”推送。(8)新詞綴成文,彰顯個性。
訓練步驟:(1)自我介紹。(七年級)要求形式新穎,有特點,有個性,要讓大家都能記住你。(2)“拿來”的演講稿。(3)典故或成語故事。(八年級)。(4)精彩片段賞析。(5)唐詩宋詞欣賞。(6)名言警句。(九年級)要求學生講名言警句,結(jié)合生活實例,談認識、談感受、談啟迪。(7)主題演講、即興演講。要求選擇材料,確定主題,精心構(gòu)思,巧于提煉?!嵘柧?。
教學評價:
(一)鍛煉了學生的膽魄。第一次上臺是畏首畏尾,現(xiàn)在是爭先恐后;開始是無話可說,現(xiàn)在是滔滔不絕;初始時不知所措,現(xiàn)在是瀟灑自如。
(二)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5分鐘課前演講”活動,成為語文教學中成為常態(tài)的行之有效的口語訓練活動。
(三)豐富了語文知識的積累。學生在課余時間查找演講的材料,這本身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生之間多交流、共同提高,起到了互教互學之功效。
四、成效與反思(成果實踐范圍、時間、創(chuàng)新點;存在的不足與突出問題,引發(fā)的思考)
(一)提高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一個學生為了做關于中東問題的演講,光摘抄的文字材料就有十幾頁,而這本身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二)增強了競爭與合作意識。在演講實踐中,學生的競爭與合作的意識得到強化,能力不斷提高。
(三)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能力。課前5分鐘演講,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極大限度的發(fā)揮。
同時,演講也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
(一)要從根本上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是搞“填鴨式”還是讓學生吃“自助餐”?是要師道尊嚴還是要民主平等?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主觀上重視,用愛心經(jīng)營。只有在主觀上重視的情況下,才肯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將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放到應有的位置。而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則可以營造出自由、安全、和諧的說話氛圍。
(三)擬定周密計劃、運用正確方法。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一樣,既要有長遠的規(guī)劃,又要有短期的部署。在方法上既要重視系統(tǒng)全面的指導,又要注重個案的分析研究,凸顯學生的主人翁地位。
注:獲甘肅省第二屆優(yōu)秀教學方法(模式)征集評選三等獎。
作者簡介:李守生,武威第十四中學一級教師;李豐翠,涼州區(qū)新店小學一級教師。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