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光
摘要:實施語文教學的有效對話,要堅持學生在對話中的主題地位。要巧妙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體會語文與自然、社會、人類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情感、知識、能力的全面發(fā)展;讓教師的課堂教學充滿魅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著力于因勢利導,創(chuàng)設對話教學情境,成功架構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文本三者通暢、生動、積極的“對話平臺”。本文著重闡述對話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優(yōu)勢及方法。
關鍵詞:對話教學 ? 情境創(chuàng)設 創(chuàng)設優(yōu)勢 ?創(chuàng)設方法
在語文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過于進行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巧妙地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將使學生在高昂和愉悅的情緒中隨問而思,隨引而發(fā),時而凝神諦聽,時而馳思遐想,從而收到可喜的教學效果。
一、情境創(chuàng)設的優(yōu)勢
情境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謂情境,就是“情”與“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與環(huán)境兩方面的內容。在教學中如果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圍,便可喚起學生的想象和愉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要爭取給孩子們一個情感課堂,一個對話的課堂,一個開放的課堂,一個感悟的課堂。
1、創(chuàng)設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機,一旦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興趣就會轉化為學習動機,表現(xiàn)出情緒愉快、孜孜以求的特點,也是課堂教學中,推動學生探索知識的一種“激發(fā)劑”。曾聽過一位老師教學的《胡楊贊》,她先出示一個謎語,讓孩子們猜,吸引了孩子們的興趣。然后出示一張張有關胡楊的圖片和視頻,再讓孩子們欣賞,這樣一下子拉近了老師與學生、學生與課文的距離,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學習,營造了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學文的興趣,從而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創(chuàng)設情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為讓學生更好地熟悉課文,理解課文,也可以將表演帶入課文,這也不失為一種情境創(chuàng)設。親自參與,身臨其境,將使學生對文章更熟悉、理解。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不少可讓學生在初步理解文章的基礎上,組織分角色排練表演的課文。學生排練的過程就是一個對文章熟悉、理解的過程,而表演也是一個感染其他學生的過程。不管是“表演者”還是“觀眾”,都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無疑也是一堂很生動的課,要比老師抽象的講解效果好的多。學生在表演時,不僅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能培養(yǎng)其表演能力,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等。
二、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
敘事性的文本具有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但是事件發(fā)生的背景,以及特定背景之下人物的特定言行與學生的經驗認知有較大的差距,往往成為學生與文本形成有效對話障礙,因此我們要針對這一特點,巧設對話的情境。
1.語言描繪情境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繪聲繪色而充滿情感色彩的生動語言所營造出的愉悅、逼真的對話情境,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與文本“對話”的興趣,為學習文本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在導入《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時,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對話情境:同學們,如果你釣到了一只神奇的金魚?你會怎么做,并說明理由。學生馬上就被這個奇特而帶有童趣的問題給吸引住了,產生了強烈的“對話”欲望,暢所欲言,紛紛介紹自己的想法。之后我順勢導入:“從前有一個漁夫,他釣到了神奇的金魚后是怎樣做的呢?讓我們一起在《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中尋找答案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們興奮地閱讀課文,自覺與文本“對話”,從而很快從字里行間了解了漁夫、金魚和老太婆的做法,品悟出他們各是什么樣的人。最后,在學完這一課,讓學生談感悟時,學生放開思維,說得淋漓暢快。有的說:漁夫懦弱無能,不該答應老太婆的無理要求;有的說:金魚知恩圖報、善良,而且愛憎分明,我喜歡;有的說:老太婆貪得無厭,不勞而獲,太可惡了…… 是??!幸福的生活是靠勤勞的雙手得來的,不勞而獲最終會一事無成,生活中我們既要懂得知恩圖報,又要勤勞致富,幸福的生活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
在教學這種敘事性強的文本,教師結合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恰當?shù)膶υ捛榫?,構建一個發(fā)散性的對話情境,就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與文本“對話”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為一堂好課奠定堅實的基調??梢?,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完全沉浸在文本說描述的故事情節(jié)之中,與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悲歡,學習無盡思索的同時,豐富了自身的情感體驗和人生閱歷。
2.影像資料渲染情境
讓學生走進敘事性的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世界,引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表達文本,實現(xiàn)與文本零距離“情感對話”,是語文對話教學的能否取得成功的標志之一。選擇適當?shù)挠跋褓Y料渲染文本情境,能夠加快學生走進文本情感世界的步伐。
《遇難者的第三個電話》描寫的在9.11事件中,銀行家愛德華意識到自己沒有生還的可能,在生命即將結束時,他拿起手機開始撥打電話。第三個電話,是他最后的遺言,也是最重要的電話,他對母親說了一句生命的留言:“媽媽,我愛您!”---兒子對母親深沉的愛。從樸素的記敘中我們感受到了愛德華對母親的無限眷戀,從中感受到了親情、生命的可貴,濃濃的親情是人類關系的融合劑。在導入本課時我播放了9.11事件的影像資料,并輔以老師深情的講解。影像資料的直觀渲染和教師的描述讓有的學生淚眼盈盈,仿佛身臨其境,學生們很快進入了文本。
影像資料是直觀的表達方式,文字是情感的結晶。通過不同形式的表達,塑造出令人感慨深思的意境。
因此,在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時候,選擇氣質吻合的影像資料作為情境對話的背景,渲染出一種相得益彰的情感意境──一種由飽含深情的直觀畫面和美麗的文字構成的藝術文化氛圍,使學生沉浸在文本的情感世界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特別是那些飽含作者或喜愛同情褒揚、或憎惡批判等真摯強烈的情感的敘事性文章,選擇恰當?shù)挠跋褓Y料渲染對話教學的情境,往往讓學生體會到文章中“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妙處,從而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3.課本劇表演異構對話情境
課本劇表演是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的一種教學形式,深受學生喜愛,可以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從動態(tài)的組織活動課本劇中,讓學生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范圍,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同時,在課本劇的表演中能夠鍛煉學生正確的運用語言,學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課例《鷸蚌相爭》
在上《鷸蚌相爭》最后一節(jié)課時,我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讓學生分別扮演鷸鳥、河蚌、漁夫。根據(jù)課文內容,再現(xiàn)課本情景。學生活靈活現(xiàn)的表演,不時引得學生哄堂大笑。讓學生在笑聲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感,豐富了他們的語言,培養(yǎng)了學生普通話的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和對課文內容的記憶,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耳柊鱿酄帯返恼n堂成了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反思與提煉大平臺。讓學生大膽地參與說、演、讀,縮短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創(chuàng)設一種熟悉的生活情境,使課堂模擬出學生將來所面對的社會生存環(huán)境,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厚重感。
總之,利用情境教學,能寓理于情,寓教于樂。因此,在教學中要適時、適量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情境,使教學變得更為有聲有色,讓學生真正快樂、輕松地學語文,感受語言,培養(yǎng)語感,感悟生活。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情境教學》 李吉林 江蘇教育出版社
2、新課程理念與小學課堂教學行動策略[M].中國人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