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龍愛
摘要:數(shù)學是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數(shù)學由于學習難度大,教學過程也是比較困難。本文主要從課前的知識傳遞、課堂的知識內化和課后分層指導方面來論述。
關鍵詞:智慧課堂;初中數(shù)學;實踐探索
教師是智慧課堂能夠開展的關鍵,核心圍繞的是學生。數(shù)學學科的特點就是難,對學生綜合運用數(shù)學邏輯推理能力以及空間感的想象能力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智慧課堂是利用現(xiàn)代科技努力讓學生更好掌握知識,幫助建立空間感。
一、教學與學習方式
數(shù)學課堂教學總共三個步驟:①教授知識;②及時練習鞏固;③課后復習,強化。學生學習的方式有三種:①學生跟著老師的講解獲得知識;②教師下發(fā)學習資料,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獲取知識;③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歸納總結。為提高教學質量,減少學生學習的瓶頸,教師要運用傳統(tǒng)教學與新媒體的教學并重的方式來改善學生學習環(huán)境。
二、課前知識傳遞
部分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太濃烈,導致其數(shù)學成績一直很差,漸漸對于數(shù)學學習失去了信心,這種情況我們要阻止它繼續(xù)發(fā)展甚至要改變。教師在上課之前要改變學生對于數(shù)學學習枯燥的普遍感受,要去主動引導學生將所有激情全身心投入到數(shù)學學習的課堂上來。培養(yǎng)學生有預習學習內容的習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方案,會能達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讓每個學生都去主動的進行課前的預習,肯定是不可能。學校要創(chuàng)新思路,積極開拓新辦法,開辟新途徑,我們注意到有很多的學校都會有量化考核的體制機制,主要考核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狀況等情況,最終會給每一個學生一個基于該考核下的學分。很顯然,如果我們再多加一些獎勵措施就會更好。例如:可以通過手機問卷考察學生新課程需要掌握的知識面的情況等方式初步了解學生的自主預習情況,達到標準要求的給予一定量的量化考核積分并且給出一定承諾,學生積分能夠達到什么程度可以兌換什么樣的東西,包括各種參觀海洋館等公眾場所的入場券在考慮范圍之內。學校要與這些公眾場所進行長期的合作,并且不能夠大幅影響學校的經濟支出預算。不能實現(xiàn)上述條件的學校量化考核主要側重于學生的各項待遇,補助金等以及最終畢業(yè)證的發(fā)放等情況。
三、課堂知識內化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預習情況因癥施策,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大膽思考,積極探索,積極解答部分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疑難程度高的問題,教師要根據(jù)重要性要求讓學生之間先相互探討,積極商量得出多種答案,要去控制該過程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最后老師給出正確的答案解析,所有的這個過程不僅可以極大的鼓勵得出正確答案學生的自信心,而且對于那些沒有想出正確答案的學生也是更加加深印象,理解的也更加深刻。最好全班都沒得出正確答案來,這樣學生就會銘記于心,記憶深刻,永遠記住這個答案。
學生在做好預習之后,教師要進行全面的書面知識再解讀的過程。要使得學生在認知上更上一個階梯層面,也能夠更加加深一下印象[1]。面對比較難理解的知識點,難理解的定理,難懂的知識教師要多給學生舉幾個例題,多對學生做題指導,要以對做題的熟練度來加深學生對于這些定理的理解的程度。以做題為導向指引,對于那些理解力比較差的學生,可以選擇在晚自習等時間對他們整體的理解情況以及學習狀況進行跟蹤指導,避免其落下課程,跟不上教學進度。
四、課后分層指導
除課堂上的教學、課前的復習之外,課后的分層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分層主要還是考量學習知識的能力以及學習成績水平等情況,對于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要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不同的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知識加強練習。而不同學生對于不同的知識層面掌握的難易程度也是千差萬別的,有部分學生空間感學習力特強,但是他們對于代數(shù)以及邏輯思維卻是比較差的,而有些學生則恰恰相反。這就需要對這部分學生進行不同方面的強化訓練以加強學習了,需要教師多多注意觀察每一位學生對于不同知識點的理解和使用難易程度的具體情況,根據(jù)情況具體施策,提出“補差拔優(yōu)”的個性化解決方案,這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工作量,需要老師付出艱辛和辛苦,以真心對待每一枚學生。要先對教師說一句,辛苦了。
課后的指導要求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以不同施策,多點著力,用以典型題型經典試題練習加以培訓,疊加老師的跟蹤解讀分析易錯點、難點和試題的考點以及總結規(guī)律,然后通過不斷的做題積累經驗,積累經驗,力爭讓學生在面對各種不同的問題題型時,都能表現(xiàn)淡定,從容不迫,都能夠從中找到相同的考點或是似曾相識的考法,增強學生做題的“題感”程度,抱著以最大的勇氣和自信以及對題目理解程度,對題目所要考查的數(shù)學思想的透徹感悟力,經過自己改換思路,改變做法,適度變形做題的方法,以自己最熟悉,最靈活運用的方式巧妙的做出答案來,提高準確率和效率。
五、創(chuàng)新學生學習知識的維度
數(shù)學的學習就是在著重考查每一位學生對于數(shù)學思維、數(shù)學邏輯思維運用以及空間想象力的靈活應用。所有的題型,所有的知識面都是要以考查學生的這些方面,是根本是不會變的,只是換了一種方法,一種思維,換一種角度,換一種方式進行考查。所以我們如果能夠準確掌握這個核心知識點不變的原則,在數(shù)學實際教學課堂上,不斷精準把握知識點的考核要素,對于試題的研究能夠深入,領會數(shù)學思想的內涵,以主動的方式去分析試題要考什么,為什么會以這種方式考,是在試探學生的什么心理,并且至少每學期有兩次創(chuàng)新型課程的具體安排和實施,這項工作對于教師的壓力就比較小,教師可以根據(jù)定理的難度,以及學生對于定理的熟練掌握程度,或是哪種數(shù)學領域學生掌握的不夠充分,不夠具體,不夠具有針對性系統(tǒng)性解決方案,教師可以專門開辟安排課程,讓學生根據(jù)這些難點、易混點以及不太容易找到解題思路的問題中的兩三個具體事例,參考其他輔導材料進行學生大膽自主出題,自主幫助解答問題,教師要對于題目考查的變化多端了如指掌,對于學生自主命題的質量要進行評判,需要改進的改進,需要補充的補充,需要增加難度的增加難度,讓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知識點的考查方式變化多樣,并且都是有規(guī)律的,都是有內在關聯(lián)和聯(lián)系的,都是可以用一個比較通用的方式、方法解出來的,需要對題目進行充分地分析,然后經過自己的運算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種通用的解決方案,再去解題。當然熟練之后就可以在所有的變換思路,變形題目上根據(jù)實際熟練度以及經驗直接解出答案,在實際考試中,如果自己進行變形轉換,達到預想的過程非常的浪費時間,我們只需按照題目的直接意義直接作答即可[2]。
讓學生自主出題并解答不只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的具體,更加的立體。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要多做題,多練題,多見識題型,多了解題型,養(yǎng)成經常分析題型特點的習慣,然后再按照題目的要求去作答,以最快,最便捷,最不易出錯的方式得出答案,只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了,更全面的掌握了,才能對于疑難的問題不膽怯,游刃有余,要去多積累題型特點,做題時用自己積累的解題方法去面對類似相同的題型或變形試題。
結束語
智慧課堂對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是一種全新的嘗試,一種創(chuàng)新,一種開拓。我們要積極探索更加科學,更加高效,更加能夠改善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有利于教育長續(xù)可持續(xù)良性的發(fā)展的教育模式新嘗試。這只是一個開端,并不是結束。
參考文獻:
[1]王燕玲. 智慧課堂下初中數(shù)學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 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 2018(8):31.
[2]劉軍. 微課下初中數(shù)學智慧教育課堂的教學方法探究[J]. 考試周刊, 201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