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孝莉
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項需要學生與教師參與的動態(tài)性互動活動,同時也是一門藝術(shù),而且它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但是無論形式如何,表現(xiàn)方法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實施;一年級語文
對于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來說,學生與教師的參與互動主要在于教師的引領(lǐng),學生的興趣主動。剛進學校的一年級新生,自控能力差,活潑好動,注意力保持時間短,教學效果常常大打折扣。那么對一年級課堂教學來說,要在45分鐘課堂時間里要質(zhì)量,達到有效性,除了在實施教學內(nèi)容上下功夫以外,還要在課堂上關(guān)注學生的動向,對課堂教學進行管理。怎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最大程度地提高一年級課堂教學效率,完美地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呢?
一、強化目標意識,整體把握教材
如果一個老師沒有通讀并研究教材的編排,沒能把握教材的整體特點和編排思路,沒有通讀并理解課標,只局限于對正在教學的單篇課文單個知識點的講課,會出現(xiàn)哪些現(xiàn)象呢?課堂上的教學內(nèi)容完不成,教給學生的識字方法會比較生硬,學生記憶不牢,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不能循序漸進,作業(yè)反饋效果差。記得我在教學《秋天》一課的時候,因為剛學完拼音進入課文的學習,有的地方還沒轉(zhuǎn)換過來,再加上自己認為一年級課文教學嘛,就是讀熟讀通課文,學生字。說實話當時沒有認真去備課,就看了一眼開始上課,按照以前的教學思路,一開始讀熟課文,教師范讀再教讀,指名學生讀,齊讀,總之就是讀,只要讀熟就行了,在讀熟的基礎(chǔ)上學生字。教學完這篇課文時也沒感覺出有啥問題,但是在完成作業(yè)上面就發(fā)現(xiàn)班上一半以上的學生在“一”的讀音的選擇上出現(xiàn)錯誤,當時我還在想這出題的老師怎么出那么難的題,要求學生對字音進行變調(diào)練習?下來,我去翻看了書和教參,才發(fā)現(xiàn)這部編版新教材里面有提出要求學生讀好“一”的不同讀音,而且還是課文的教學重點,這在以前的教材中沒提到的,我又針對這個內(nèi)容回過頭去重新教學,但是效果不好,在后面的課文的教學中,有變音的情況下很多學生都要把音讀錯標錯,有的學生還認為是多音字。進行了一下反思:一是沒有認真?zhèn)湔n,二是在進入課文教學之前,沒有把課標及教材關(guān)于課文教學的總體目標讀明白,讀透,有點亂抓一通。
因此,我給老師們一個建議:要熟悉我們的新課程標準,知道每個階段的目標,再通讀我們的教材,再結(jié)合課程標準教參分單元再讀教材,了解各個單元的教材編排特點,教學目標,教學主題。
二、鉆研教材,精心設(shè)計教學,促進課堂的有效教學
我覺得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鉆研教材方面就應該這樣去做:每鉆研一篇新的課文,我們先應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fā)現(xiàn)一些難于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知識點,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們還應把文章知識的分析在課本上做好標注。對于重點知識點的理解的預設(shè),更應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我大多數(shù)時候是這樣做的!
在整個教學設(shè)計里面,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fā),結(jié)合教學目標,結(jié)合低年級孩子的年齡性格特點,要能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我們的導入方式有很多:故事導入、音樂導入、圖畫導入等等。還有我們在設(shè)計教學時,要有時間的分配和控制,切不可前緊后松。
我們要結(jié)合一年級教材的編排特點,結(jié)合教材的教學知識點、教學重難點和一年級學生年齡特點,鉆研教材把握教材,認真?zhèn)浣滩膫鋵W生,為有效課堂打下基石,最終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三、優(yōu)化課堂組織,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清楚的認識到,喚起學習興趣是使學生積極學習,形成有效教學的關(guān)鍵條件。有效教學本質(zhì)上取決于教師建立能夠?qū)崿F(xiàn)預期教育教學成果的學習經(jīng)驗的能力,而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這就需要教師教學有方,寓教于樂,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那么,如何優(yōu)化課堂教學組織,散發(fā)吸引力?
1、課前激趣導入
一年級學生剛?cè)雽W,對任何事任何物都是好奇的,充滿興趣的。他們的紀律意識比較淡薄,我們要怎樣才能引導他們走進課堂學習?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在很多地方都是實用的,在組織課堂教學中也很有用。所以,我們課前富有情趣的導入很關(guān)鍵!上課了,我走進教室舉起手中的獎勵貼:“你們喜歡它嗎?”(喜歡)“如果今天誰上課坐得最端正,發(fā)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就帶著這種期盼跟隨我的步伐開始上課,在整個課堂上我都發(fā)揮著獎勵貼的作用。當然,我們上課內(nèi)容的課前導入更要有趣,要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如:教學拼音:學習拼音長達一個多月,枯燥無味,很不適應兒童的心理特點。所以,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一開始就要引起學習興趣:教學b.p.m.f的時候,我的導入是這樣的:老師做字母口型或手勢(a.o.e.i.u.),告訴學生:我們來玩一個“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游戲,猜好后請舉相應字母的卡片。我們也可以采用課前鞏固所學知識的方法來導入:學習完聲母進入復韻母的學習時,我請同學上黑板按照所學聲母的順序連一連,最后連成一只小兔,當然也可以連成一頭小象,這主要看你把聲母的位置怎樣擺放。學生覺得學拼音還可以這么玩,興趣又被提起來了。這時,我告訴他們:后面還有更多東西更好玩,你們想不想玩?(想)我就順勢拿出a和i進行新知ai的教學。我們還可以采用開火車讀的方式,也可以通過做游戲(摘蘋果、青蛙跳跳跳等)來鞏固導入。
總之,我們的課前導入方式很多:音樂導入、圖片導入、游戲?qū)?、唱兒歌導入等等。一個好的課堂導入,應該是自然的,能迅速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
四、教學反饋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檢測很陌生,根本不知道該怎樣做?
第一次檢測,我們要明確告訴學生檢測的目的,激勵學生在平時的教學中認真努力,在檢測時認真對待。再教給學生檢測的方法,我們都有投影器,把試卷投影在大屏幕上,教學生怎樣讀題答題,每做一道題先都要學生能夠找到看著,然后認真聽老師講解怎樣做,每完成一道題老師都要親自去看學生答題的要求格式做對沒有,就這樣一道題一道題的完成。第一張試卷花時肯定比較多,多訓練兩張,學生習慣了也就順手了,慢慢的也就會了。每次檢測后,要認真及時閱卷,做好質(zhì)量分析。在進行橫向比較的同時,更注重縱向的比較。在分析學生知識能力的同時,還要進一步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情感態(tài)度。對學生存在是問題要及時查漏補缺,以利于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不管是我們的課堂教學,還是我們的作業(yè)檢測情況,我們都要學會去反思。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也是回顧教學——分析成敗——查找原因——尋求對策——以利后行的過程。所以我大多數(shù)時候在上完課后,我都會結(jié)合教學目標反思我上課的內(nèi)容,我上課的語言態(tài)度,學生的表現(xiàn)反響,學生的作業(yè)情況等問題。思考以后要怎樣做。所以,如果老師們你們在課后有反思,一定要馬上記錄下來為以后的教學做參考。
老師們,我們都希望能創(chuàng)設(shè)“教得輕松,學得高興,學有所得”的理想課堂,只要我們堅持做到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及時總結(jié),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精彩、有效!
參考文獻:
[1]保秀萍.運用多種方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