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品瑞
摘 要:初中生剛開始接觸化學知識,對于課上所講授的化學知識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便造成學生化學學習上的困難。本文所討論的即是應對學生化學學習困難的對策,從加強與生活的聯系、運用對比記憶方法、構建化學知識體系等方面進行討論。
關鍵詞:初中化學;學習困難;應對方法
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涉及方面比較廣,學生開始學習化學時對于知識的理解比較困難。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教授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時,需要運用幫助學生解決其理解上的困難,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并形成長時間的記憶。
一、加強與生活的聯系
化學中的許多知識都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加強化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更能幫助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記憶,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授課時,需要提前查找與化學課本中相關的生活信息,并運用在化學課堂上,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與理解。
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燃燒和滅火》一課時,便可以將生活中的需要滅火的場景運用在課堂中,讓學生討論滅火的方法,進而延伸到滅火的原理。我在課堂中為學生講授此課知識時,便對學生說:“大家記不記得炒菜時,鍋里著火的時候,你們的媽媽是怎么做的呢?”這時,有過這種生活經歷的學生便回答說:“要將鍋蓋蓋上?!薄盀槭裁茨兀俊蔽医又鴨?。學生回答說:“因為蓋上鍋蓋之后,鍋里的氧氣燃燒完了就沒有氧氣了,就不會再燃燒了?!薄胺浅U_,這就是我們在生活中用到的化學知識。那為什么不用水滅火呢?”學生回答說:“因為炒菜時鍋里用油了,如果用水澆到鍋里的話,油會飄在鍋上面,火是滅不了的?!蔽冶頁P學生說:“你說得太對了,這就是我們本次化學課程中需要了解的有關滅火的知識。之前我們已經說出了燃燒需要的條件,一個是氧氣,另外一個是可燃物,還有一個大家知道嗎?”學生沒有回答。于是我為學生揭示答案:“最后一個就是溫度,當可燃物達到一定溫度的時候才會燃燒。所以要滅火,就要從燃燒的條件出發(fā)進行研究,需要抑制這些條件?!庇纱耍銓⒒瘜W知識與生活進行了聯系,使學生理解了滅火的原理。
二、運用對比記憶方法
在化學學習中,由于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比較差,所以對于化學知識的記憶也非常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對比記憶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對化學中的一些知識進行對比,發(fā)現知識之間的聯系,由此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記憶。
教師在教授學生《氧氣》一課中不同物質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時,教師便可以運用對比記憶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個實驗對比表格,將不同的燃燒物質填寫在表格中,在做實驗的時候,讓學生仔細觀察帶有火星的木條、硫、鐵絲等物質在空氣與氧氣中燃燒的不同反應。并讓學生在觀察過后將燃燒現象寫在表格中。如,硫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為:“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為:“燃燒的很旺,發(fā)出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為:“鐵絲只能發(fā)出紅熱現象,不能在空氣中燃燒?!辫F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為:“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有黑色固體產生?!边@樣一來學生能夠在表格中將不同物質燃燒時的不同表現,同一物質在空氣、氧氣中燃燒的區(qū)別進行對比記憶,更易于學生掌握這一實驗的現象,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
三、構建化學知識體系
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比較繁雜,知識點比較多,不成體系,這也是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構建化學知識體系,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記憶化學知識。在化學一章內容或一整本書教學完成后,教師便可以為學生構建化學知識體系。
我曾在教學《物質構成的奧秘》這一章內容之后,為學生構建這一章內容的知識體系,以便于學生掌握這一章的化學知識。首先,需要學生認識到,物質是由元素構成的。其次,物質分為兩個大類——純凈物和混合物。其中純凈物中包含單質和化合物。單質中包括金屬、非金屬和稀有氣體?;衔镏邪o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中又包含氧化物、酸、堿、鹽。氧化物中包括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酸包括含氧酸、無氧酸、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堿包括可溶性堿和難溶性堿。鹽包括含氧酸鹽、無氧酸鹽、正鹽、酸式鹽、堿式鹽。通過為學生構建這樣的化學知識體系,學生便從這一框架中了解了這一章內容的知識點,并能夠根據這一知識框架對化學知識進行記憶。由此幫助學生解決化學學習困難的問題。
綜上,在初中化學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設計與生活相聯系的課程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找到化學知識的用途;教師可以運用對比記憶方法,幫助學生對一些化學實驗的反應現象進行記憶,使學生能夠通過對比現象進行記憶;教師還可以通過為學生構建化學知識體系,使學生對化學知識有所認識,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化學知識觀。
參考文獻:
[1]方劍敏.化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江西教育,2017(27):25-26.
[2]李娟.九年級化學學困生成因的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