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婉君
摘? 要:隨著漢語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深,全世界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了漢語熱的情況。那么,作為母語是漢語的我國人民而言,認真學好語文,將我國的漢文化以最好的面貌傳播到世界各地已經(jīng)成為一種民族使命。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學習是所有學生接受語文教學的啟蒙階段。學生在這個階段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會直接影響其后期進行更深層面的文學學習。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方面,各小學語文教師是有艱巨的任務的,即促成小學生形成對語文基本知識的較好熟悉與掌握,由此,本文將簡要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以此來促進語文方面的知識體系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學生;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0-0153-01
好的習慣能夠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及其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僅僅體現(xiàn)在學習方面,同時也表現(xiàn)在其對未來的規(guī)劃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其生活品質追求以及其它精神追求。所以,在一個人開始學習并且具備較強學習能力的年齡階段,就開始培養(yǎng)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是具備十分重大的意義的。語文是一門包容性較強的學科,在接觸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能通過語文知識了解到其它方面的知識。所以,在小學生進行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小學語文的特點來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特別是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促成學生形成獨立意識更像是一種歷史使命。因此,如何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給出了以下兩點建議。
1.引導學生形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是一種能夠幫助學生提前了解上課的內容,也能夠幫助學生規(guī)避課堂上因為理解能力跟不上教師上課的節(jié)奏而出現(xiàn)學習困難的情況的好的學習方式和好的學習習慣。有了課堂預習的基礎,語文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也就不必擔心學生會因為聽不懂以及對知識的不了解而出現(xiàn)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的情況,教師自然而然就會在原本所講的課程內容中拓展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自然也能夠在同等時間內收獲更多的知識。也就是說,教師要多多引導學生形成課前預習的習慣,以促進高效率學習模式以及高效率教學模式的形成。在如何引導學生形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這方面,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性格特點出發(fā),綜合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所喜愛的各種東西,并將其融入到教學引導的環(huán)節(jié)中。
例如,在講解《春曉》這首詩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相關方面的預習。其中的內容包括,用彩筆畫出《春曉》這首詩里面的生字生詞,然后將這首古詩進行熟讀熟記,告訴學生將在課堂上選人進行背誦,能夠背得出這首詩的學生會得到獎勵。除了這方面的任務布置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生家長的幫助下查找與春天相關的兒歌、文章或者是描述春天的句子。同時,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感受與想法寫下對于春天的情愫。然后在課堂上利用各種游戲讓學生有機會表達其觀點。這樣的一種引導方式,既能深得學生的喜愛,也能從根本上促進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2.促進學生形成細心觀察的習慣
生活是一切文學的來源,也是全部的知識理論的產(chǎn)生基礎。著名作家艾米莉.勃朗特是一個終其一生都從未踏離過她的家鄉(xiāng)的人,或者更為精確的說,由于她體弱多病,她甚至很少踏出自己的房間。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虛弱陰郁又毫無見識的少女創(chuàng)造了偉大的文學名著《呼嘯山莊》,普通的大眾很難想象這樣一個看似未經(jīng)世事的少女能夠與這種類型的小說產(chǎn)生聯(lián)系。盡管如此,這個歷史事實也告訴人們認真觀察生活中的各種事物能夠幫助拓展思維,促進語文能力水平,同時豐富人生見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探討出相關的方法促進學生形成細心觀察的習慣。關于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方略,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或者是其它日常生活的時刻,適當?shù)膶ⅰ吧钐幪幗詫W問”的概念灌輸給學生。
例如,在進行課堂的各種游戲教學時,學生通常會歡呼雀躍,在這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某一時刻,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留意整個教室的氛圍,其中包括每個人的表情以及動作。同時,教師還可以告訴布置一些特殊的作業(yè),即讓學生在課后回家后選一件自身所感興趣的物品、動物或者是事件進行認真仔細的觀察,同時記錄下所觀察的內容。這樣的一種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既能讓學生滿懷欣喜的接受,也能在促進學生形成細心觀察的學習習慣這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3.結束語
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已經(jīng)成為當代社會所必須的一項技能了,而且隨著我國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所以,為了適應時代與社會的進步,對語文學習的重視程度就應該更上一層樓,并且充分關注語文學習的整個過程,特別是進行學習的開端。也就是說,要讓祖國的下一代有很好的語文掌握水平就必須要從小抓起。即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要養(yǎng)成各種好的學習習慣,以為后續(xù)的更深奧的語文知識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以及促進學生形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也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才得以提升,這是比單一的知識教學更有意義的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趙亞榮.小學語文教學淺議[J].新疆教育,2012(21):182
[2]李宵斐.淺議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祖國:教育版,2013(1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