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勇 吳朝榮
關鍵詞:煤炭儲備基地 裝卸車站 方案比選
0 引言
隨著開采年限的增加,江西省的煤炭資源幾近枯竭,而隨著江西省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增長,對煤炭能源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煤炭能演的供給與需求存在嚴重的不平衡性。蒙華鐵路的修建,經(jīng)由蒙西至華中地區(qū)煤運通道的直達運輸班列是所有新余來煤運輸方式中最為經(jīng)濟可靠的,本項目的建設對于集中調控江西省煤炭外部調入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 接軌站概況及運量分析
1.1 接軌站概況
蒙華鐵路岳吉段為設計時速120Km/h、單線預留雙線條件貨運鐵路,南北向穿過新余市。新余南站為蒙華鐵路在建中間站,原蒙華鐵路設計規(guī)模為3條到發(fā)線(含正線),近期有效長1050m。該站遠期預留復線條件,同時預留到發(fā)線有效長延伸至1700m的條件。
1.2 運量分析
本項目建成后煤炭來源主要由內蒙、陜西各煤田供應,經(jīng)蒙西至華中煤運鐵路通道運至本線,其中部分塊煤采用集裝箱運輸,預計近遠期到達800萬噸/年、1500萬噸/年,詳見表1。
2 站型方案比選
煤炭儲備基地專用線從新余南站吉安端正線左側牽出線引出,跨S235國道后設鐵路裝卸車場(煤儲站),車站布置于蒙華鐵路(在建)以東的新余市渝水區(qū)良山鎮(zhèn)范圍內,由于車站受東側高壓鐵塔和車場尾部周家水庫的限制,有必要進行方案比選。根據(jù)運量、裝卸區(qū)布置形式、地形等情況,結合翻車機布置位置,共研究了三個方案:盡頭式翻車機卸車方案(方案I)、縱列式翻車機卸車方案(方案II)和反向縱列式翻車機卸車方案(方案III)。
2.1 方案I:盡頭式翻車機卸車方案
方案I翻車機重車線卸完煤的空車是用翻車機配套的移車平臺等設備轉線至空車線的,平面布置示意圖見圖2。設集裝箱、翻車機兩個作業(yè)區(qū),近期設重車線、空車線、集裝箱卸車線各1條(共計3條),有效長1050m,機走線2條,機待線2條,邊修線1條;遠期預留重車線、空車線各1條。西側為集裝箱作業(yè)區(qū),設集裝箱裝卸線1條,機車走行線1條(近期機車走行部分利用臨近的翻車機機車走行線),22m跨度龍門吊集裝箱堆場1處;東側為翻車機作業(yè)區(qū),股道盡頭設貫通式翻車機2臺(一主一備),近期設重車線、空車線各1條,機車走行線1條,遠期預留重車線、空車線各1條。
2.2 方案II:縱列式翻車機卸車方案
方案II翻車機重車線卸完煤的空車是用鐵路調車機車轉線至發(fā)車線,平面布置示意圖見圖3。煤儲站設集裝箱、翻車機兩個作業(yè)區(qū),設重車線、空車線、發(fā)車線、集裝箱卸車線各1條(共計4條),有效長1050m,機走線1條,機待線2條,邊修線1條。西側為翻車機作業(yè)區(qū),車場縱列布置,中部設貫通式翻車機臺(三翻),近期設重車線、空車線、發(fā)車線各1條,機車走行線1條;東側為集裝箱作業(yè)區(qū),設集裝箱裝卸線1條,22m跨度龍門吊集裝箱堆場1處。
由于新余南站出站以后蒙華正線縱斷面一直為5.5‰~5.9‰的上坡,導致本鐵路車場與蒙華正線高差越來越大,空車線高程比蒙華正線高程低6.5~11m,增加大量土方及擋護工程;造成蒙華線廢棄涵洞較多,需另設涵洞和排水溝,排水工程較大;受周家水庫泄洪因素制約,需上跨水庫泄洪通道,需新增鐵路單線橋1座;環(huán)形道路與空車線平交,翻車機作業(yè)影響煤炭儲備基地汽車運輸;新增用地多。綜合以上因素,故本方案研究后放棄。
2.3 方案III反向縱列式翻車機卸車方案
為解決方案II與蒙華正線高差較大問題,同時研究了方案III,平面布置示意圖見圖4。將專用線從新余南站牽出線上引出,以大橋跨S235國道后進入鐵路裝卸車場場區(qū),將卸車線設計為大坡度(5.5‰)正線,跨周家水庫后設翻車機重車線、發(fā)車線,然后反向設貫通式翻車機和空車線,這樣減小重車線與蒙華正線高差,集裝箱卸車線在4‰(限坡減2)的坡道上設咽喉區(qū),布置在周家水庫和省道S235之間。
設集裝箱、翻車機兩個作業(yè)區(qū),設重車線、空車線、發(fā)車線、集裝箱卸車線各1條(共4條),有效長1050m,大坡度正線1條,機走線1條,機待線2條,邊修線1條。西側為翻車機作業(yè)區(qū),車場縱列布置,中部設貫通式翻車機臺(三翻),周家水庫以南的遠端設重車線、發(fā)車線各1條;反向在近端設空車線1條,大坡度正線1條;東側為集裝箱作業(yè)區(qū),設集裝箱裝卸線、機車走行線各1條。該方案翻車機重車線卸完煤的空車是用鐵路調車機車轉線至發(fā)車線。
方案I和方案III對比分析,見表3:
方案比選意見:方案I雖遠期多上1臺翻車機,但工程投資省,近遠結合較好,遠期卸車能力大,滿足專用線裝卸車場直進直出要求,新增用地小。故本次專用線鐵路裝卸車場方案推薦方案I:盡頭式翻車機卸車方案。
3 專用線能力分析
本次計算按不利情況考慮,全部按C80E型車輛進行計算,翻車機裝卸區(qū)作業(yè)流程及時分如表4所示。
由上表可知5000t列車,采用翻車機裝卸的理想作業(yè)時間為221分鐘,考慮到平行作業(yè)實際需要時間為183分鐘,如果按1臺調機每天工作16小時計算,近、遠期分別可完成5對/日、10對/日,近、遠期分別可達到650萬噸/年、1300萬噸/年的煤炭卸車能力,滿足近期650萬噸/年、遠期1300萬噸/年的運量需求。
如采用C96車型,列車牽引質量5000t編掛輛數(shù)為42輛,翻車機卸煤需60分鐘,采用翻車機裝卸的理想作業(yè)時間為208分鐘,考慮到平行作業(yè)實際需要時間為170分鐘,如果按1臺調機每天工作16小時計算,近、遠期分別可完成5.5對/日、11對/日,近、遠期分別可達到715萬噸/年、1430萬噸/年的煤炭卸車能力,滿足近期650萬噸/年、遠期1300萬噸/年的運量需求。
4 結論
本文充分分析項目的限制因素后,根據(jù)運量、裝卸區(qū)布置形式、地形等情況,結合翻車機布置位置,最后推薦工程投資小、遠近結合好和對既有線干擾小的盡頭式翻車機卸車方案。該項目是蒙華鐵路同步建設的6個疏運系統(tǒng)項目之一,也是蒙華鐵路江西境內唯一的煤炭儲備、疏運項目,建成后將有效調節(jié)贛西南地區(qū)煤炭運輸緊張矛盾,破解新余市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能源瓶頸,提高江西省煤炭供應保障水平。
參考文獻:
[1] 鐵道第四勘察設計院.鐵路工程設計技術手冊站場及樞紐[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
[2] 劉其斌,馬圭貞.鐵路車站及樞紐[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
[3] TB10098-2017,鐵路線路設計規(guī)范[S].
[4] TB10099-2017,鐵路車站及樞紐設計規(guī)范[S].
馮勇 1992年6月 男 漢族 四川省平昌縣 研究生學歷 主要研究方向綜合交通運輸
吳朝榮 1969.12.15 ?,漢,山西省萬榮縣,大學本科,高級工程師 主要研究方向 鐵路站場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