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霞
摘??要: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欣賞評述課是美術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其目的就是通過訓練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和評述能力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意識及能力。基于此,本文將從“巧妙應用臨摹技術,精選作品”“注重培養(yǎng)讀圖能力,引導分析”“鼓勵學生對比欣賞,提高能力”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談一談提高初中美術欣賞評述課堂教學策略探究。
關鍵詞:初中美術;欣賞評述;作品;讀圖能力;對比欣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初中美術欣賞評述教學現狀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及其審美能力有了強大的增強。但從現階段初中美術欣賞評述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在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被動地去接受知識,很難將自己內心對美術作品的理解與認識表述出來,嚴重阻礙了教學水平和學生審美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因而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
一、巧妙應用臨摹技術,精選作品
臨摹是美術教學中一種常見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臨摹雖能夠快讀、實效的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但也得講究有效的方式方法,若一味地提倡學生臨摹,不僅會導致學生出現“厭學、煩躁”的心理現象,而且也會嚴重阻礙學生美術思維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美術能力和興趣愛好來為學生選擇一些合適的美術作品讓其進行臨摹,以期讓學生在興趣的主導下通過臨摹優(yōu)秀作品來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美術欣賞能力。另外,在對學生臨摹作業(yè)進行評價時,教師除了要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外,也要鼓勵學生互相評價,盡可能的讓學生從互相評價中掌握一些美術專業(yè)術語,進而為學生美術評述能力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體育場館設計”這一課時,為了提高學生的欣賞、分析能力以及設計制作能力,首先,旨在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我會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視覺沖擊力較強的圖片(體育館),如,設計感極強的“五一體育場、鳥巢體育場、凱爾體育場”等。然后,我會以“鳥巢體育場”與“五一體育場”為例來展開教學,如,先簡單為學生講述這兩所體育場的功能和造型特點,接著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談一談對這兩所體育場造型特征的認識,之后待學生基本了解其造型特點后,我會再次利用媒體為學生展示“鳥巢體育場”的繪畫作品,并指導學生對其進行臨摹,另外,考慮到學生美術能力處于基礎階段,我會在課前為學生準備該體育場的半臨摹作品,讓學生進行繪制,以期通過讓學生觀察和臨摹充分認識到這兩體育場的設計美、結構美、線條美;最后,我會將學生臨摹完成的作品統一進行評講,在我評講中,我會要求學生記錄我使用的專業(yè)術語,接著再讓學生互相評講,如此一來,能力有效且高效地提高學生的評述能力。除此之外,我還會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在課下嘗試設計自己心目中的“體育館”,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設計能力。
二、注重培養(yǎng)讀圖能力,引導分析
讀圖,毋庸置疑,既是一個美術專業(yè)術語,也是反映學生審美能力的集中體現。注重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一幅優(yōu)秀美術作品中作者內在的思想情感,而且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和評析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美術思辨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除了要為學生講解一些讀圖、識圖技能和知識外,也要通過利用一些典型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詳細分析,以期讓學生與作者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這樣一來,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能夠有效促進美術欣賞評述課堂的有效教學。
例如:在教學“黑白裝飾畫”這一課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在課上,除了為學生講解黑白裝飾畫的特點表現形式及裝飾手段外,我還會為學生展示一些優(yōu)秀的黑白裝飾畫作品,并指導學生對該類作品進行深入剖析,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如:“米開朗基羅的黑白裝飾畫作品集、比亞茲萊黑白裝飾畫、冷冰川的黑白裝飾畫、胡連江黑白裝飾畫”等,接著我會引導學生從畫面的情景、形象、色彩的角度進行分析,在分析中我也會適當的我學生講解這些著名畫家的生平簡介以及畫派、畫風,以此來帶領學生走入充滿色彩和情感的美術世界之中,跨時空與作者的思想建立內在的聯系,從而讓學生深刻意識到讀圖的重要性與意義,促進其美術審美能力與品鑒能力的提升。
三、鼓勵學生對比欣賞,提高能力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句話同樣也應用于美術欣賞評述教學,只有讓學生通過互相對比欣賞各自的繪畫作品,才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逐漸提升自身的美術欣賞能力。另外,鼓勵學生互相對比欣賞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評述能力的發(fā)展與提升。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力,鼓勵學生以對比欣賞的形式來展開學習,進而有效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互相對比欣賞中,教師也要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其中,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打下良好基礎,如,在教學完“線條的藝術表現力”這一課后,我會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線條練習,如,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用線條來完成一幅作品,可以是抽象作品,也可以是具體形象的風景畫、幾何圖案等作品,待學生完成后,我會將學生的作品統一整理在一塊并展示出來,之后,再組織學生進行對比欣賞活動,在對比欣賞過程中,我會以朋友身份適當的做出指導,進而有效促進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美術欣賞評述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全面提高學生美術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新時代藝術人才的必要措施。但提高的過程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一個“千里不絕”的過程。因此,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初中美術教師,仍需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切實注重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黃淑芳,劉新華.淺談如何有效進行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9(04):72-73.
[2]??紀園園.?初中美術“欣賞·評述”教與學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