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琦
摘 要:閱讀課堂的提問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手段。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普遍存在簡單化,表層化的趨勢。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7 section B2a-2e的一堂閱讀課為例,嘗試在閱讀課堂中設計層級性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的問題解決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批判性思維等思維品質的發(fā)展。
關鍵詞:閱讀課堂;問題設計;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在閱讀課堂中,教師通過高質量的問題設計,可以有效促進學生以思維能力為核心的智力發(fā)展。然而,當前教師的閱讀課堂問題設計多停留在理解與掌握語篇大意的層面,這種提問方式屬于淺層次閱讀的范疇,缺乏對學生縱觀全文的的視野的培養(yǎng)。其次設計的問題缺乏層次性,需要學生思考探究或者創(chuàng)造批判的問題較少,這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應該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問題,引導學生從淺層次閱讀進入深層次閱讀,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的高階思維的發(fā)展。
現(xiàn)以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7 sectionB2b的閱讀文章為例,闡述英語閱讀教學中設計層級性問題可試行的一些方法。
1、設計記憶類問題,了解文章基本信息
這類問題,是閱讀和理解文章的基礎,也符合閱讀應該從淺到深,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這類問題通??芍苯釉谖闹斜徽业?,設問時可采用when,where,what,how,who等特殊疑問詞引導的句式。筆者結合課文中的已有問題,編寫了以下幾個記憶類問題:
(1)What do the baby pandas eat for breakfast?
(2)What do adult pandas eat?
(3)How does Lin Wei take care of the pandas every day?
(4).How many pandas are in the world now?
這些問題屬于事實類問題,結合文章開頭介紹的“scan”這一閱讀策略,學生能夠快速輕松地獲得相關信息。這類問題有效地幫助學生全面、詳細地了解全文內容,是閱讀與理解文章的必要步驟。
2、設計探究類問題,全面把握文章內容
探究類問題通常還是可以在文中找到,但要求學生整合文中信息,適當?shù)亟M織語言來表達。學生在思考、探究這類問題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文章內容的全面把握。針對本節(jié)課,筆者設計了一下探究類問題:
(1)Why are pandas endangered?
(2)What is one way of saving pandas?
(3)When people cut down more and more bamboo,what will happen to pandas?
(4)when you buy some thing made of bamboo,what does it mean?
這些問題基于文本信息,但是需要學生組織語言來表達,因此這類問題的設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自己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更上一個層次。
然而,上述兩類問題在閱讀理解中仍屬與淺層次的理解,還沒有達到深層次
3.設計批判類問題,啟發(fā)質疑評價
批判類問題是學生在思辨中表達觀點的途徑。批判類問題可以幫助學生站在閱讀材料之外評價文章的觀點和提倡的做法等,并根據(jù)文中信息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感受或愿望(蘇立平,2019)。批判性思維的核心是評價,它還包括分析和創(chuàng)造(何曉東、李威峰,2018)。在讀后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應著重引導學生質疑評價,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發(fā)展批判性思維。
為了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最初設計此類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話題,以便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氛圍。話題必須是開放性的,這樣學生才能各抒己見。同時,話題又要不失深度和內涵。教師應該循循善誘,鼓勵引導,激發(fā)學生評價的積極性,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本節(jié)課的閱讀文章中,通過作者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對大熊貓的喜愛,對大熊貓現(xiàn)狀的擔憂,以及對不久的將來有更多大熊貓能被拯救而充滿信心。因此,筆者設計了問題:Can you guess 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the pandas? And 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danger of pandas? 針對文中講到人們砍伐竹林,設問:What do the people cut down bamboo for? What do you think of that? 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meet such behavior? 在文章最后談到了熊貓的education program,設問:Do you agree with this education? Why? What can chinese government do to try to help save the pandas?這樣的提問在文中沒有直接答案,需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知,經(jīng)歷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學會辯證思維。
4、設計創(chuàng)造類問題,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這類問題常常以閱讀材料為基礎,引導學生預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可能的結局或針對文章內容作出反應,并形成文段和自己的觀點,輸出的方式可以是對話,也可以是書面表達等
例如,本堂課的文章是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筆者在讀后環(huán)節(jié)布置了如下一個寫作任務:write a letter to the environment minister in our country about how we can do to protect pandas and other endangered animal? And think of ways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讓學生給環(huán)境部長寫一倡議信。說說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從自身做起保護大熊貓和其它瀕危動物,以及保護環(huán)境。
這樣將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幫助學生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同時還進行了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教育,實現(xiàn)了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發(fā)展了學生的文化品格。在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了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閱讀問題和學習任務。在教學主線的引領下,教師帶動學生對文本進行理解、探究、評價及創(chuàng)新,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梳理信息、分析文本,解決問題、拓展思維。設計不同層級的問題,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做到真正的面向全體學生。
參考文獻
[1]程曉堂.2015. 英語學習對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J].課程·教材·教法,(6):73-79. 教育部.
[2]何曉東、李威峰.2018. 英語課堂思辨活動中思辨欠缺現(xiàn)象的探討[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7):6-10.
[3]皮連生.2011.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蘇立平.2019.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層級性問題設計與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4):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