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珂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社會、學校、家長各方對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求越來越高,更加關注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故對語文教學質量關注度增強。學習語文是小學生學習與人交流、增強理解能力的基礎,有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語文是一個綜合性學科,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教學應該結合生活實際,更好的認識并適應生活環(huán)境。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要聯(lián)系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出發(fā),提出了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語文教學的幾條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實際;聯(lián)系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5-0068-01
小學語文教學是基礎教育的的開端,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育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生活,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意識形態(tài)的建設,讓學生真正受益。小學語文教要注意聯(lián)系生活,重點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而非學習成績,幫助學習學習知識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通過語文的學習感受生活的美好,督促學生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提高綜合素質。
1.小學語文教學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重要性
1.1 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
隨著中國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小學語文教育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綜合性素質的培養(yǎng)。語文教學不僅能對學生進行德育、美育、智育等教育,還能幫助學生其它學科的學習?;谡Z文學科的特殊屬性,語文教學聯(lián)系日常生活,能進一步豐富語文課堂內容,并且?guī)椭鷮W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觀念,還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是提高學生個人整體素質的必要條件。
1.2 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生的心智還不成熟,不能無障礙、順暢的與他人交流,對于語言交流能力的學習是學生發(fā)展的基本,小學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主動將學習內容應用到生活中去,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增加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語言表達,充分展現(xiàn)語文與生活的相互作用。
1.3 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小學學生的心智未完全成熟,對于世界和社會的認識還不健全,且學生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作業(yè)與考試之中,家長的過度保護,課余活動較少,與社會接觸面小。小學語文教學聯(lián)系教學實際對學生的素質養(yǎng)成影響巨大,還能影響學生的情感表達、審美觀、文化素養(yǎng)等,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社會生活,形成自己關于人生的價值觀念,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2.小學語文教學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策略分析
2.1 創(chuàng)設情境,降低理解難度
情景教學是改變課堂氛圍的教學方式。大多數(shù)小學生還不能完全獨立思考,但其深度較淺,理解能力較差,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適當創(chuàng)設生活中常出現(xiàn)的情境,通過引人生活細節(jié),將學生帶人到教材中作者的感情之中,深刻的感受作者經歷的種種情感的變化,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創(chuàng)設情景能夠降低對課本內容的理解難度,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創(chuàng)新教學,應用多媒體
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力較差,不能長時間集中學習。在課堂上,語文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可通過多媒體演示文稿、動畫演示、電影片段等新穎的方式方法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日常生活片段用別樣的方式展示出來,讓語文學習過程更加活躍,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并在此基礎上準確全面?zhèn)鬟_出語文知識,輔助學生真正理解課文內容。教室還可通過對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語文情景,例如布置認識大自然的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拓展知識,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2.3 整合資源提高綜合素質
生活中豐富的資源和素材是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必要前提,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把握這一教學方法的資源優(yōu)勢,關注和發(fā)現(xiàn)生活點滴中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現(xiàn)象,記錄加工整合成課堂教學內容,在傳遞和分享生活情境的同時傳遞一種發(fā)現(xiàn)生活、關注生活和體會生活的態(tài)度,幫助學生提高自主思考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并能為我所用,運用到學習活動中去。以小學語文寫作為例,學生要善于從生活點滴發(fā)現(xiàn)寫作素材,才能找到更好的立意和角度。其次學生只有善于觀察和體驗生活才能在不斷的學習實踐過程中完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和獨特的情感體驗,才能使作文寫作遠離空洞,充實而有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善于發(fā)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不僅能夠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同身受,積極地感知教材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快速同化學生感觀認知,也能夠幫助學生在不斷的實踐和自我認知中找到前進的方向,形成正確的三觀,提高綜合素養(yǎng)。
3.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的展開首先要求教室充分認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創(chuàng)設日常生活情境、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積極聯(lián)系生活內容等方式,不僅利于教師展開教學活動,還能提高學生認識世界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琴.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J].中文信息,2016,02:200.
[2]張德亮.淺談如何加強小學語文教學與生活實踐的關系[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6,04.
[3]黃春玲.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J].語文教學通訊,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