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翠蘭
摘要:幼小銜接近年來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成為了國內外教育界的一個熱點問題。在幼小銜接中,語文教學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方面。語文作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對兒童成長與全面發(fā)展有重要意義。因此,做好語文科目幼小銜接工作不可忽視?;诖?,本文以小學語文為例,探究語文科目如何完成幼小銜接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幼小銜接;教學工作
目前,幼小語文教學銜接工作進展情況不是很樂觀,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忽視幼小教育內容的差異性和連續(xù)性;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家長教育理念落后等。針對這些問題,筆者一小學語文為例,探究做好語文教學有效銜接工作,希望為教師同仁們提供有效借鑒。
一、正視語文教學內容差異
小學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們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一教學目標導致小學語文教學與幼兒園語文教學內容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只有教師正視這一教學內容的差異,才能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首先,識字、學詞、寫字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重點知識。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不僅重視學生對字詞的認識,更為重要的是教會學生使用這些知識,這與幼兒教學內容有很大的不同;其次,讓學生掌握初步的朗讀技巧,知道如何的正確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具體來講,讀正確包含四大方面:一是讀準每個字(包括生字)的讀音;二是掌握輕聲、兒化、變調;三是在朗讀的過程中不落字、不加字、不重讀、不顛倒;四是學會長句子的停頓。要完成這一教學目標,需要教師付出超出常人的耐心,反復糾正學生們出現(xiàn)的錯誤;再次,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重點詞句的意思,教會學生理解詞句的方法,這比幼兒教育更近一步的要求。
幼兒園與小學是兩個相鄰的教學與階段,根據(jù)學生身心持續(xù)性發(fā)展這一特點,教師要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為其身心健康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幼兒園的學生會在教師地帶領下完成整個教學活動,但是升入小學后,學生們漸漸有了獨立意識,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凡事喜歡問為什么,教師應該合理利用、正確引導學生的這一學習特征,讓學生對語文課程充滿好奇心,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筆者在教授《要下雨了》一文時,特別注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生們熟悉課本內容的基礎上,筆者進行提問: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故事中出現(xiàn)幾種小小動物,在這些小動物中,小白兔最先遇到誰,然后遇到了誰?學生們根據(jù)課本內容都能回答出來。接著,筆者把幻燈片中按順序出現(xiàn)的小動物圖片順序弄亂,要求學生們不要看課本,回答出這幾個小動物一次出現(xiàn)的順序。學生們經(jīng)過認真回憶、思考也能夠說出正確的答案。除此之外,筆者要求學生們觀察“嗎”“吧”的這兩個生字的字形結構。學生們發(fā)現(xiàn)這兩個字左窄右寬,都是“口”字做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左上格 、橫壓線 、右邊部件略高,關鍵筆畫是豎折折鉤 豎彎鉤。學生們把自己觀察到的字形結構呈現(xiàn)在紙上,經(jīng)過一遍一遍的練習后,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們已經(jīng)掌握了生字詞的寫法。
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不斷地思考的方式,讓學生在問題探索中學會了新的知識。
三、鼓勵學生大膽交流意識
幼兒進入小學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后,內心會產生膽怯、緊張,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盡快融入周圍的人事物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如,在學習《天地人》這一課內容時,筆者一方面出示天地人的圖片,要求學生們看圖說話,誘導、鼓勵學生擁有表達意愿,通過不斷提問問題,一步步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再輔以物質或言語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即使是錯誤的回答也不可以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要委婉地給出意見,糾正學生的錯誤;另一方面,加強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學生在回答問題之前要在頭腦中先想一想,在說話的過程中應該有清晰地邏輯,話要說完、說明白、說清楚。學生們聽到筆者的要求后,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盡管一些孩子還是很膽怯,但在筆者的鼓勵下,孩子們斷斷續(xù)續(xù)的說出了圖片中的內容,筆者對孩子們的表現(xiàn)給予了肯定。完成這一教學活后,筆者播放了相關的朗讀音頻,希望學生們在跟讀的過程中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讀音。學生們經(jīng)過此次的課堂教學實踐,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意識,讓學生想表達、會表達,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對小學而言,應注重教學方式的轉變,學習環(huán)境的優(yōu)化,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以及教師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對幼兒園而言,完善語言教育課程銜接體系,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并進行家園合作則是做好銜接工作的題中之意。對于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單單依靠學校教育的力量遠遠不夠,還需要社會、家庭、幼兒園、兒童等主體之間的聯(lián)系、合作與互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避免現(xiàn)實中幼小銜接工作出現(xiàn)偏差,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等問題。
參考文獻:
[1]吳慧婷.“幼小銜接”教學方式的對接與實踐——“0~9的認識”磨課歷程與思考[J].小學數(shù)學教育,2018(23).
[2]崔吉曉.幼小銜接視角下的語言教學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