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嬌
摘 要:在新課改及素質教育深入推進和實施的時代背景下,音樂這門旨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科的重要性逐漸顯現出來。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卻發(fā)現,在一味講解音樂理論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對音樂學習提不起興趣,使得音樂教學效果低下。如何更好地開展音樂教學,使學生在繁忙的學習之余通過這門學科的學習能夠陶冶身心和性情是教師關注的話題?;诖?,本文針對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音樂創(chuàng)新教學進行一番闡述,以期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創(chuàng)新教學;多媒體設備;小組合作;體驗式教學
音樂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感知世界和美好的主要途徑和方式。傳統的音樂教學一味注重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的掌握,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針對樂曲的曲調、節(jié)奏、和聲等音樂理論知識詳細地向學生介紹和分析,枯燥的教學內容及單一的教學方式壓制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致,導致音樂教學效果低下。鑒于此,初中音樂教師應積極轉變觀念和理念,積極探究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法開展音樂教學,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熱愛,為高質量音樂教學課堂的構建提供有力支撐。
一、借助多媒體設備,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在信息經濟迅猛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教學設備逐步走進人們的視野,走入到課堂教學中,并因其自身特有的優(yōu)勢備受師生的青睞和喜愛,在課堂教學中廣泛應用。初中音樂教師應也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巧妙借助多媒體設備打造聲像俱佳的音樂教學課堂,利用多媒體集聲、像、色于一體的優(yōu)勢來渲染課堂氛圍,增強音樂教學的感染力,為高質量音樂教學課堂的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進行《彩色的中國》這首歌曲的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一張世界地圖,從中指出中國所在的位置,并引導學生觀察中國地圖的形狀。接著為學生展示了一張放大版的中國地圖,從中指出黃河、長江、臺灣、香港等重要地理事物所處的位置,并為學生展示了這些實物的圖片,增強學生對歌曲中所提及的這些事物的了解和認識。之后,為學生展示了歌曲的伴奏和完整演唱,讓學生反復聆聽,體會歌曲所傳達的愛國主題情懷。在入情入境的良好氛圍中,我也順勢向學生介紹了歌曲的旋律、節(jié)拍等,開始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如此一來,通過對多媒體的合理、巧妙運用,引發(fā)了學生對課堂的關注,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課堂教學得以順利、有序地進展下去。
二、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
小組合作是新課改倡導并強調的教學組織形式。它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使學生在互幫互助的合作氛圍中更好地理解并感知所學知識。為此,初中音樂教師應從學生對音樂的喜愛程度,對音樂知識的掌握情況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出發(f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地分組,開展小組合作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中共同進步和提升,使音樂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改進和提升。
例如,以“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歌曲的教學活動為例,在課堂上,完成演奏家及樂曲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活動后,我依據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對音樂的喜愛程度等,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練唱歌曲。分好組之后,首先為學生播放了歌曲的完整錄音,讓學生通過聆聽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旋律,并以小組為單位探討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反復聽了幾遍歌曲并練唱了一段時間后,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單獨練唱,在組內成員練唱的同時,其他成員要及時指出該成員練唱過程中出現的瑕疵,我也在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通過巡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的語音、語調力求完善。在小組活動中,學生都積極配合,及時指出組內成員練唱中出現的不足,在共同合作下共同掌握了歌曲。如此一來,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合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有效促進了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三、開展體驗式教學,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平臺
初中生有著樂于展示自我的天性,而音樂的多樣性無疑能夠為學生提供平臺和空間。初中音樂教師應從學生的這一特征出發(fā),給學生提供一些他們感興趣且熟知的流行音樂元素,讓學生盡情地展現自我,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美好所在,在展示自我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及自我風采所在,從而愛上音樂,以更加積極地姿態(tài)投身于這門學科的教學中。
例如,完成“草原牧歌”這一單元內容的教學后,為了增強學生對與草原有關歌曲的了解,我結合學生的喜好,在課堂上引入了學生熟知的流行歌曲《青藏高原》、《天路》,讓學生盡情發(fā)揮自我,自由選唱歌曲,并在唱完之后,發(fā)表自己對于歌曲的獨到講解和感受。這種形式的活動是學生喜愛也樂于參與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如此一來,通過開展親身體驗式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情緒,促進了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
總之,音樂作為陶冶性情和心靈的主要途徑和方式,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初中音樂教師應結合新課改的發(fā)展趨勢和背景,積極探究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開展音樂教學,使學生通過這門學科的學習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素質,為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侯博文.對初中音樂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6.
[2]李振奇.對初中音樂教學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