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茂艷 李姣姣
摘 要:一個國家的發(fā)展與這個國家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聯,古有參加科考報效祖國的說法,后有周總理為了振興中華而讀書。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們都在追求教育的更加完美。特別是在高考決定未來,國家需要高素質教育人才的前提下,各個學校都在積極的對教學進行改革。本文通過對以往的小學德育教育的問題現狀進行了探討,著重分析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相關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小學教育;德育教育;有效途徑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擁有者濃厚的歷史文化的國家,幾千年的發(fā)展證明了我國教育的優(yōu)秀與完美。在清朝衰敗,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中,我國的教育一度停滯不前。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時,我國高度貧困,國家為了我國的發(fā)展提出了很多的措施,終于在短短幾十年間就將祖國壯大了起來。但是由于中國人口的龐大,提出的應試教育使得以往的教學中只注重了文化知識的傳播,針對德育的教學少之又少。目前我國未來的發(fā)展需要人們能夠德育與知識文化全面的發(fā)展,這就需要我們針對整個教育,做出積極的整改,促進德育教育與文化教育一起發(fā)展。
一、小學德育教育的問題現狀
1、課程受重視程度不高
傳統的教學中,因為相信知識是改變貧窮的唯一出路,學校的教學壓力十分的大。很多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考高分有出息,給學校施加了很多的壓力,而且還會報很多的課外輔導學習的課程。學校針對家長這一需求以及教學壓力,將知識課程安排的很滿。受到這一現狀的影響,學校給德育課程的安排也很少,更別說針對德育課的相關活動安排了。
2、教學過于理論化
由于應試教育帶來的壓力,學校重文化教育,德育課程安排很少。在錄取老師的時候,對德育教師要求不高,很多教師甚至都不是德育類的專業(yè)。在上課時,這些教師由于缺乏專業(yè)知識,只會根據書本進行授課,而不與實際相結合,著重講解理論。對于這個階段的小學生來說,理論難以理解,而且枯燥難懂,很多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對這堂課興趣缺乏。這種方式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培養(yǎng)沒有意義。
二、在小學教育中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促進學生們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
小學階段,是人們對這個世界最好奇,形成正常的人生觀世界觀的時期。目前的社會,人群多種多樣,而且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日,各種信息的傳遞十分方便快捷,導致小學生們從多方面接收信息,這些事物又具有很強的正反性,需要用正確的看待眼光去看待事物。但是目前來說,很多人就是因為小學時期缺乏德育教育,無法分辨事情的正確與否,對社會上的犯罪現象盲目的進行模仿,從而釀成大錯。德育教育的實施,幫助學生們形成了良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讓他們能夠分清正誤。
2、促進社會主義的建設
我國社會主義的思想需要體現在教學中,特別是小學教學。這個時候的學生們是完善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只有從基礎就打牢群眾的思想,才能推動整個社會的社會主義文明的建設。道德教育在“德、智、體、美、勞”中排在第一個,說明,要實現其他的四個教育,就需要首先有德。與此同時,也可以在其他四個教育的學習中學習道德,他們的關系誰也離不開誰的。德育教育的實施,不僅能夠健全學生們的心智,也能讓學生們在教學中了解我們國家,產生愛國主義,實現國家與個人全面的發(fā)展[1]。
三、小學德育教育的具體實施策略
1、提高教師的自我修養(yǎng)
教師還需要注意自己的榜樣作用,由于這個時期的學生們模仿能力比較強,教師就需要隨時保持自己有一個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在教育中與學生良好的溝通,把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教師只有具備完善的知識和良好的品格,才能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在生活情境中,除了父母,教師是第二人生最重要的領導者。因此,教師不應該停止學習,多讀書,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還要向身邊的人學習,學習好的地方,不要評價不完善的地方學習對象不僅限于任何人,也包括學生。虛心向大家學習,培養(yǎng)好師德,通過自我反省及時發(fā)現并糾正產生的問題[2]。
2、將德育與教學內容相結合
在小學的語文課文學習中,會有很多描寫正面思想的作文。比如《我的占有邱少云》、《蘆花蕩》、《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等。教師在學習這些課文的時候可以充分的給學生們介紹一些二戰(zhàn)背景的事,對戰(zhàn)爭的殘忍以及戰(zhàn)士們的愛國精神、犧牲精神等正面精神進行著重的描述,讓學生們通過這些課文的學習,引發(fā)愛國情懷和無私的精神。在對小學自然物理中牛頓的蘋果進行學習時,讓學生們去想一個問題:那么多人都吃過蘋果,為什么只有牛頓一個人因為被蘋果砸了就發(fā)現了牛頓定理呢?通過問題帶入思考,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得出原來是因為牛頓有一直保持思考的好習慣才能發(fā)現科學,從而使得學生們在物理教學中學到了寶貴的精神。
結語
總的來說,我們在對小學生們進行教學時,首先要對德育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意識到它對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意義。除了正常的德育課程教學以外,還需要在平時的生活、其他的課程中引入德育教學,讓學生們能夠全面發(fā)展,促進未來社會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佩慈. 試論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 2017.
[2]王麗.試論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