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敏文
摘 要:小學語文,學生啟蒙教育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是教育工作者夢寐以求的事情,班班通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讓老師探索出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發(fā)展對語文世界的向往,利用班班通教學環(huán)境,學生可以通過情景式學習,使得課堂效率更加高效,形式多樣的班班通教學系統(tǒng),學生能調用聽覺、感覺、視覺等多感官刺激去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班班通
前言
在互聯(lián)網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傳統(tǒng)課堂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信息化的今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上古圣賢的讀書模式在今天無疑是沒辦法生存的。學生要學習知識,更需要了解書本以外的世界,讓學生在確保學習好的情況下也能拓展自己的視野,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是十分明智的方法。班班通作為連接班級與外部世界的橋梁,在構建高效課堂上起著決定性作用。
一、高效課堂的特點
何為高效課堂?這是一個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熟慮的問題。高效,高效率,可以理解成老師付出同等努力的情況下,學生能從課堂上收到最多的知識;也可以理解成,學生在消耗相同的認知資源的情況下,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并將更多的知識轉化為自己所用;也能理解成學生能在一堂課上將最多的知識內化到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中。簡言之高效課堂就是高效率,讓學生和老師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教學和學習。并在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下,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采用“填鴨式教學”,學生機械地記錄老師講授的內容,老師機械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班班通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與學生互動上,讓學生少走彎路有最大的受益。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和老師在叫做教室的方寸之地探討出一套貼合這個集體的教授和學習模式。
二、班班通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作用
(一)將老師的工作重心放在學生身上,從而使學生學習更高效。
班班通教學系統(tǒng)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因此可以降低教師準備教案的時間,從而有精力分析教授的每個學習集體的優(yōu)缺點,真正有精力做到因材施教。老師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學生的優(yōu)缺點上,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被老師在意的喜悅,學生會因此不再懼怕學習,從此愛上學習。在遇到晦澀難懂的例題,多媒體信息資源有更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老師做更少的無用功,學生也可以在消耗較少認知資源的情況下將更多的知識內化到自己的知識框架中。教師以往準備教案的時間可以用來將課堂教學更有序,將零散的知識點整理歸納成易于理解和記憶的模塊,學生也能更高效地學習。教師篩選資源庫的習題作業(yè),學生也能更容易把握重點,達到高效課堂的效果。
(二)學生和老師共同養(yǎng)成終身學習能力。
許多中小學教師,經過較長時間的小學教育,對于所有的教育早就內化了自己的一套教案,并且這些教案,一年又一年的延續(xù)下去。這樣的一個弊端是教師會產生惰性心理,教授課程的時候只是照本宣科,并沒有做更深入的思考,學生自然也不能學得很透徹。班班通教學系統(tǒng)的使用,教師需要學習計算機技能,身為老師也能體會到學習者的心理,在教授課程的時候更能和學生心意相通。另一方面,在了解他人教學方法的時候也能認識了解到自己教學方法的不足,從而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善,在了解學生學習者心態(tài)的同時加上經過改善的教學方法,教學結果怎能說不高效。老師學習著互聯(lián)網運用技術,學生學習著語文課堂的知識,老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創(chuàng)語文高效課堂。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老師只是教授者,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又推崇“尊師重道”,學生和老師之間往往有這千萬條溝壑。當老師和學生都是學習者的身份時,老師和學生可以一起探討教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苦難,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不在是高高在上的神職角色,學生也能更輕松地和老師探討學習。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也會更傾向于培養(yǎng)學生終生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情景式教學。
時事教育一直是語文教學的很重要的部分,班班通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堂上了解更多的時事,將時事情景融入課堂教學上,可以激發(fā)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時事情景教育下,學生可以更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與情緒喚起相關的記憶會更深刻,班班通,可以將教學內容用情緒化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能更好地記憶教學內容。此外,在一堂晦澀難懂的課程中,老師可以通過flash動畫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注意力從課間的足球上慢慢回歸課堂,此時進入教學,學生學習效率便能得到質的提高。情景式教學不僅僅體現(xiàn)在觀看情景,老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去理解課本知識的同時進行角色扮演,自己去創(chuàng)造情景,更能理解課堂教學內容。
(四)形式多樣的班班通教學。
研究表明,學生的語音發(fā)展與閱讀有十分高的相關,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不僅僅能提升學生的語言和語感也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海量的互聯(lián)網資源,讓學生們學習他人是如何朗讀一篇課文,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跟讀從而高效提高語文能力。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下,老師不管是任何內容都是通過口述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因此,學生沒辦法完完整整意識到什么是重點。班班通教學下,各種教學資源,教師可以調用學生的各種感官,以期許學生真正領悟教學內容。高效的課堂是聽說讀寫相結合的,班班通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借助文本信息,讓學生學習苦澀的文本信息。用不同方式呈現(xiàn)的課程內容,老師運用音頻、視屏、flash動畫、圖片、文本等多動元素相互結合,使學生更有效地參與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教學內容的有趣。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時代,班班通教學環(huán)境不僅讓學生提前接觸互聯(lián)網時代背景下的碩果,也能讓學生和教師共同構建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黃瑞英.“班班通”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7(5):28-29.
[2]鄭學霞.“班班通”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20):264.
[3]岳彩成,趙利明.利用"班班通"實現(xiàn)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8(1):51-52.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上林縣西燕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