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淳
摘 要:聲樂是音樂專業(yè)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初期,新生的一批歌唱家以自身的優(yōu)越嗓音條件為依托,歌唱位置較為靠前,而位置的靠前往往導致聲音偏薄,長時間的用嗓過度導致民歌演唱者聲帶受損,歌唱壽命縮短。在不斷借鑒汲取西方聲樂演唱方法的同時,與我國民族聲樂獨有的特色相融合,逐步總結(jié)出適合我們的聲樂教學方法。
關鍵詞:聲樂教學 發(fā)聲方法 探索總結(jié)
聲樂作為音樂專業(yè)學科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經(jīng)過長時間的探索與磨合,現(xiàn)代聲樂教學的方法已經(jīng)漸漸的成熟,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新生的一批歌唱家主要是以民歌曲風為主,在演唱中主要以自身的優(yōu)越嗓音條件為依托,歌唱位置較為靠前,而位置的靠前往往導致聲音偏薄,而當時在演唱氣息方面的講究較少,長時間用嗓過度導致民歌演唱者聲帶受損,歌唱壽命縮短。隨著社會文化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們與外國的聲樂交流逐漸增多,在不斷借鑒汲取。以下讓我們具體探討聲樂教學具體的方法:
一、呼吸法
從事聲樂教學工作8年來,從各類聲音條件的學生身上,我們逐漸的找到可以讓學生更科學發(fā)聲的方法,其中最根本就是氣息的訓練,氣息對于聲樂演唱來說,就如同是萬丈高樓的地基,初學聲樂的學生可利用以下幾種辦法進行氣息訓練:
1.調(diào)整呼吸方式,將日常的胸式呼吸慢慢轉(zhuǎn)換成腹式呼吸,使腹部慣性用氣,這樣可以更好、更充足的運用氣息來支持聲樂演唱。
2.吹氣訓練,簡稱打嘟,運用吸進去的氣流通過嘴唇均勻吹出,由短到長、由弱到強等,靈活運用,慢慢使氣息飽滿,輸送自如。
3.腹式跳音,利用腹部進行頻率較穩(wěn)的吐音訓練,這樣既增強了腹部力量,同時又訓練了短時呼吸,腹部力量一加強氣息就可以吸得更加飽滿。
二、半打哈欠哼鳴頭位法
哼鳴作為頭部共鳴的訓練途徑,在每節(jié)課的教學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可以利用音階或者聲樂作品讓學生以哼鳴形式進行訓練,并且要求學生盡量做到向眉心上方集中,做到哼住氣息,不漏氣,讓學生充分體會頭位的感覺。
此外可運用半打哈欠訓練學生打開口腔,使學生放松喉嚨、下放喉頭。整個過程分為萌發(fā)、擴充和減退三個階段。半打哈欠為哈欠的萌發(fā)部分,這時的鼻腔、咽腔、喉腔的肌肉剛開始興奮,三個腔體處于通暢的狀態(tài),喉頭下放,舌根底下的會咽處處于立直狀態(tài),這時的共鳴通道和呼吸通道暢通無阻,學生在處于困倦半打哈欠的時候就處于最放松打開狀態(tài)。
三、歌唱與元音結(jié)合練習法
在我們現(xiàn)階段的聲樂教學中,意大利語五個元音的訓練是規(guī)范學生聲音和語言的重要方法。在五個元音字音aeiou中,a/e/o為開口音,i和u為閉口音。元音a口型開度最大,發(fā)聲容易靠前,音色明亮;元音e和i口型較小,有利于訓練聲音的集中,調(diào)節(jié)漏氣現(xiàn)象;元音o和u在我們咬字時嘴唇緊縮,口腔和唇形形成一個肚大口小平置的甕。隨之上顎抬起,舌頭平放,喉頭自然下落,配合二度級進練習曲,是訓練我們穩(wěn)定喉頭的好辦法。同時要注意這個元音容易使聲音靠后,音色暗淡,結(jié)合元音a和e合并成ua和ue來訓練效果會更好。
四、肢體放松練習法
學生在學習聲樂過程中經(jīng)常會因為心里緊張因素而出現(xiàn)破音、聲音發(fā)抖、咽喉有分泌物、腰酸、面部僵硬等不利于發(fā)聲的肢體反應,因而如何使學生可以更加放松的訓練是教學中難題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我們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讓學生嘗試,以達到放松:
1.擺頭練習,在音階練習中讓學生嘗試擺頭歌唱,適當力度,一來可以放松頭部,二來可以分散歌唱者的心理負擔。
2.擺腰練習,以適當力度在歌唱中均勻擺動腰部,可放松肢體同時也使腹腔橫膈膜得到運動訓練,長時訓練可增強腰部力量并增加腹腔氣息容量。
3.微笑練習,“微笑”是我們?nèi)粘I钪械牧晳T動作,而歌唱中的“微笑”和平時的“微笑”是有區(qū)別的,它不是平時微啟口唇淡淡一笑,而是要把笑肌提起來,興奮起來,使歌唱呈積極狀態(tài)。要求學生盡量做到:下巴、舌頭、嘴唇都要放松甚至流口水,后大牙放松,上下分開,這個狀態(tài)要始終貫穿在整個演唱過程中,所有的字和音的轉(zhuǎn)換都應該保持這種狀態(tài),能夠長時保持微笑,對舒緩面部兩側(cè)肌肉是有好處的,從而使上下鄂的長張度可以更好保持,真正微笑起來了,身心也就能更加放松。
五、“嗚音”練習法
此項練習主要可針對女的歌唱學生,女生歌唱時喉頭小而隱蔽,我們可以用咽口水的辦法找到它:在下咽時一個顯示出的圓疙瘩就是喉頭,它會隨著下咽動作而提升再回到原處,此用手按住它,用腹式呼吸法吸氣時這個小喉頭會隨著氣息下沉而放沉。此時屏住呼吸,保持幾秒鐘,然后用最低幾乎接近無音量說“嗚--”,接著把音高在鋼琴上定位,摸著它隨鋼琴的半音上行輕聲做“嗚”音練習,盡量控制整個聲區(qū)的喉位穩(wěn)定,長期作此類半音階級進向上的訓練,對女生的喉頭有良好的作用。
六、定位聲帶與喉頭練習法
聲帶與喉頭,是我們歌唱的發(fā)聲器官,也是歌唱的重要核心部分。歌唱時要注意讓學生把喉頭位置放得比平時說話偏低一些,但注意適度,不能過低。字與字、句與句的轉(zhuǎn)換中,喉頭要保持相同位置,而不能上下、左右的移動造成聲音的不穩(wěn)定。延續(xù)氣息定位之后,發(fā)“s”的狀態(tài),感覺不變,舌尖稍向后移,聲帶會發(fā)生振動,均勻的聲音發(fā)出后,練習曲的每個音都不能脫離聲帶,并要配合已經(jīng)練習過的氣息方法,讓聲音保持穩(wěn)定。
總結(jié)以上六點練習法,可以使我們更好的把握學生身上的條件差異,因材施教。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學生,他們身上所具備的條件與狀況都不一樣,所以在研究總結(jié)出以上六點練習法法的同時,我們還要考究我們已經(jīng)研究出來的是否是科學的,能否更加科學合理,我作為聲樂教學者與推廣者,我始終相信荀子說過的:“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的道理,無論是音樂愛好者或者其他學科的愛好者,接觸音樂對每個人的心靈是很有好處,對人的影響也是非常深刻的,它對人的感化也是迅速的。所以在任何機會條件下,我們能夠盡量的推廣音樂,讓更多的人接觸了解到關于音樂的更多事物,比方以上所講的聲樂教學,都是音樂學科中很重要的傳播途徑,學之、用之、推之,讓聲樂發(fā)揮它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