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艷珊
摘 要: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夫說過:“每個孩子心里都有一顆音樂的種子?!倍魳酚螒騽t是促使每顆種子都發(fā)芽的有效手段。一個高質量的音樂游戲能調動幼兒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興趣,有助于幼兒更好的掌握音樂知識以及獲得良好的音樂情感體驗。同時,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他們在活動中是歡快的,情緒處在積極的狀態(tài)。將游戲與幼兒音樂教學相結合,有利于幼兒更好的在游戲化音樂教學中進行自主探索。
關鍵詞:幼兒教學;音樂游戲;自主探索;激勵方向;實錄;分析
幼兒音樂游戲是在音樂播放的同時進行的一種以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能力為目標的幼兒游戲活動。它把豐富的音樂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幼兒在聽聽、唱唱、動動、玩玩的過程中掌握了一定的音樂知識、技能,在不知不覺中滲透了常規(guī)的音樂知識。在幼兒音樂游戲活動中,幼兒還獲得積極愉快的音樂情感體驗和享受,愉悅了幼兒的身心。
一、幼兒自主探索的來源
1.1經驗與興趣
幼兒一般是依據經驗與興趣來進行自主探索的。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他們在活動中是歡樂的,情感處在積極的狀態(tài)。這種輕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幼兒的音樂探索活動。在這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孩子們越感興趣就越想學,越學越主動,探索音樂的興趣也就越來越濃。
1.2情景與體驗
幼兒一般是在情景與體驗中進行自主探索的。要讓幼兒對音樂游戲產生興趣,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游戲環(huán)境至關重要。讓幼兒從一開始就置身于音樂游戲所表現(xiàn)的意境之中,往往能激起幼兒的學習音樂的動機和欲望,引領幼兒滿懷興趣地參與音樂游戲。
1.3選擇與創(chuàng)造
幼兒在選擇與創(chuàng)造中進行自主探索。幼兒選擇喜歡的游戲和其它活動的權利,教師要尊重幼兒,尊重他們按意愿去選擇喜歡的游戲和其它活動的權利,不要限制幼兒。尊重孩子的意見、想法、允許孩子不贊同老師的提議,按自己的想法進行音樂游戲。同時,幼兒也在創(chuàng)造中進行自主探究。在幼兒音樂游戲中,幼兒也樂于在游戲中創(chuàng)造新穎的游戲方式、內容。
二、幼兒自主探索的激勵方向
2.1采用無規(guī)則與有規(guī)則的游戲形式
音樂游戲可以分為無規(guī)則和有規(guī)則的游戲。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和音樂學習的需要,確定是選擇無規(guī)則游戲還是有規(guī)則的音樂游戲。例如,在小班,一般是無規(guī)則游戲,強調好玩,強調音樂教學能激發(fā)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與沖動。例如,模仿動作——打鼓、吹號、鳥飛、縫衣服、摘果子等,模仿自然現(xiàn)象或者是社會生活現(xiàn)象的簡單、重復性動作。在中班和大班,則可以引導幼兒按照預先規(guī)定的規(guī)則進行游戲。
2.2在教學中滲透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技能
幼兒在游戲化音樂教學中自主探索,需要在教學中滲透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技能。在音樂游戲中也可以對幼兒進行音樂常識普及。例如:《阿哩哩》及《納西三部曲》這些民族民間音樂產生于鄉(xiāng)間,流傳與街頭巷尾,具有很強的地方性,在麗江的旅游景點或周邊地區(qū)旅游景點都可聽到這些動聽的音樂和可看到隨樂的歡快的納西打跳。同時,幼兒還可以從納西音樂作品的節(jié)奏、速度、旋律中感受到濃濃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情,從而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情感。還有利于開闊了音樂視野,又滿足了幼兒的情感需要。
2.3注重對幼兒良好品質的培養(yǎng)
幼兒在游戲化音樂教學中自主探索,需要教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注重對幼兒良好品質的培養(yǎng),使學生受到音樂形象的傳染和陶冶,使學生在情操、品質、心靈上受到有益的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境地。
三、幼兒自主探索的實錄與分析:以幼兒園原本課程“樂樂游戲——音樂表演區(qū)”為例
實錄一:投放多媒體設備并應用AR技
幼兒期思維的典型特點是思維的具體形象性,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恰好能滿足幼兒的需要,能促進幼兒形象思維能力不斷提高。例如在學唱歌曲《春天》時,先請幼兒欣賞課件引導他們觀察畫面感受歌曲意境體驗春天的美好,幼兒個個聚精會神地看著不時變換的動畫,他們被畫面中美麗的景色所吸引,隨著畫面的切換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將音樂、畫面綜合在一-起,讓幼兒一邊聆聽音樂一邊觀看畫面,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同時圖、文、聲融于一體渲染了課堂氣氣,為幼,更好地理解歌曲奠定了基礎。
實錄二:使用打擊樂器激發(fā)幼兒興趣
在打擊樂活動《小看戲》中,教師讓幼兒邊聽音樂邊有節(jié)奏地編節(jié)目詞,有的幼兒編了看川戲、看秧歌舞、看變臉、看扇子舞……等等,接著請幼兒隨音樂將編的這些“節(jié)目”有節(jié)奏的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出來,再請幼兒按樂曲段落將“節(jié)目”分置,最后請幼兒嘗試探索性按他們自己編的“節(jié)目”配器,整個活動過程讓幼兒發(fā)現(xiàn)探索,創(chuàng)造學習,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滿足并增強了幼兒認知的需要。
實錄三:讓道具和幼兒對話
在給中班幼兒上音樂活動"走路"時,可用兒歌朗讀和打擊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鴨走路的聲音,讓幼兒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節(jié)奏。又如在"打電話”這一~活動中,可運用扮演角色的形式,來引發(fā)幼兒學習齊唱、分組唱的歌唱方法,讓部分幼兒當打電話的娃娃,另一部分幼兒當接電話的娃娃,配上道具"電話",幼兒很容易在感興趣的氛圍中學會此種歌唱方法。
實錄四:主題教學活動與音樂表演區(qū)相結合
歌曲《走路》,整首曲子歡快、活潑,而曲子里的跳音、符點音符較多,幼兒不易掌握。為此,教師可以帶幼兒 玩“小動物運動會”的游戲,讓幼兒練習小兔、小鴨、烏龜和小花貓走路,體會四種小動物走路時的不同速度。接著傾聽音樂,體會有明顯對比的音樂形象,加入動物走路進行表演。從動作中獲得穩(wěn)定律動的印象與體驗,依靠身體的協(xié)調動作來感覺節(jié)拍。最后再加入歌詞進行教唱,使幼兒在邊玩邊唱中輕松學會了這首歌,并掌握了本首歌曲的難點和重點。同時,還使幼兒的表現(xiàn)欲得到滿足,充分展現(xiàn)了自我。
實錄五:讓幼兒成為自己游戲的主人
教學內容應來自幼兒生活,反映幼兒生活,幼兒易懂易學,提高了歌唱的興趣和表現(xiàn)力。如《拔蘿卜》、《小兔乖乖》里歌詞比較口語化,旋律上口易唱,生動活潑,富有動感,反復吟唱,非常適合幼兒的口味。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活動能力的增強和求知欲的增長,我們又選擇了一些謎語歌曲,幼兒邊唱邊猜,增添了情趣。要讓幼兒成為自己游戲的主人。
幼兒音樂游戲是一種以發(fā)展幼兒音樂能力為主的游戲。開展幼兒音樂游戲有利于幼兒更好的掌握音樂知識、獲得良好的幼兒音樂情感體驗。在幼兒音樂游戲中鼓勵幼兒進行自主探索,需要采用無規(guī)則與有規(guī)則的游戲形式、需要不斷在音樂游戲教學中滲透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技能,同時也要注重對幼兒良好品質的培養(yǎng)。幼兒在游戲化音樂教學中自主探索,讓幼兒成為音樂游戲的小主人。
參考文獻
[1]廖乃雄.音樂教學法[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005.
[2]許卓婭.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設計[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14.
[3]黃瑾.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6.
[4]陳淑琴.幼兒音樂教育游戲化[J].山東教育, 2000 (12) :60-61.